本文摘自程滨先生所著《与陶渊明生活在桃花源》第一章,本系列稿件由程滨先生授权腾讯儒学独家连载。 从古到今,读《桃花源记》的人很多,爱《桃花源记》的人很多,把《桃花源记》再改写成另外一首诗的人也很多。就是近代最通行的启蒙读物《唐诗三百首》里,便有两篇这样的作品。一是王维的七言乐府《桃源行》: 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不见人。 山口潜行始隈隩,山开旷望旋平陆。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 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 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中鸡犬喧。惊闻俗客争来集,竞引还家问都邑。 平明闾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初因避地去人间,及至成仙遂不还。 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不疑灵境难闻见,尘心未尽思乡县。 出洞无论隔山水,辞家终拟长游衍。自谓经过旧不迷,安知峰壑今来变。 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曲到云林。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桃花源(资料图 图源网络) 有人评析此诗,说什么变文为诗,进行艺术的再创造,开拓了诗的意境,具有它独特的艺术价值,能与散文《桃花源记》并传于世。翁方纲《石洲诗话》中甚至说:“古今咏桃源事者,至王右丞而造极。”我看这种说法太过高抬此诗了,变文为诗这种二度创作,就其价值而言已经是降了一等。我们只能说王维太喜欢桃花源的传说,喜欢到情不自禁地要把它改写一遍。另一首诗是张旭(有人考证作者非张旭)的《桃花溪》: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矾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蘅塘退士批注:“四句抵得一篇《桃花源记》。”这更是夸大其辞。其他名家同一题材的作品还有很多,如韩愈的《桃源图》、刘禹锡的《桃源行》、王安石的《桃源行》、苏轼的《和桃源诗》、赵孟頫的《题桃源图》、王恽的《题桃源图后》等。只是《桃花源记》的价值,这些仿品——哪怕是高仿——是无法望其项背的。 还有意思的是,我们从小都接受唯物主义教育,所以自学《桃花源记》起,很自然的就觉得桃源中的那些人是避秦乱者的子孙后代,可是古人却不这么想,很多人认为渔人见到的那些人就是避乱的秦人,一直活到了现在。苏轼不赞同这种说法,可他的理由却有点好笑,他说:“世传桃源事,多过其实。考渊明所记,止言避秦乱来此,则渔人所见,似是其子孙,非秦人不死者也。又云杀鸡作食,岂有仙而杀者乎?”(《和桃源诗序》)苏轼证明这些人是人不是仙,一个论据就是仙人不会“杀鸡”来款待渔人,确实又幼稚又天真,难怪被后人讥为“儿女子痴语,渊明闻此必大笑”(明张自烈《笺陶渊明集》)。 这个虚构出来的理想桃花源,在很多人看来偏偏是现实存在的。其中尤以陈寅恪考证最为细密。陈先生有《〈桃花源记〉证旁》一文,在文章结尾处,陈先生自己“总括本篇论证之要点如下”: (甲)真实之桃花源在北方之弘农,或上洛,而不在南方之武陵。 (乙)真实之桃花源居人先世所避之秦乃苻秦,而非赢秦。 (丙)《桃花源记》纪实之部分乃依据义熙十三年春夏间刘裕率师入关时戴延之等所闻见之材料而作成。 (丁)《桃花源记》寓意之部分乃牵连混合刘驎之入衡山采药故事,并点缀以“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等语所作成。 (戊)渊明《拟古》诗之第二首可与《桃花源记》互相印证发明。 实际上在魏晋时期,偌大的中国存在一片像《桃花源记》中所记载的小村子,那是一点也不新鲜的。即使是今天,我们走到一些偏僻的地方,看见大山里面未被尘世污染的村落,头脑中率先跳出来的也许就是“屋舍俨然,鸡犬相闻”的桃花源。所以说,即使陈寅恪先生论证得再严密,对于现在的人来说,也没有太大现实意义。(或许可以让敏感的商家即使开发一些诸如“古桃花源”的旅游项目吧)因为今天人们失落的,不是现实的桃花源,而是心中的桃花源。正是: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秦观《踏莎行》) 作者简介: 程滨 程滨,字子浔,号矫庵,网名反客生。毕业于南开大学中文系。师从叶嘉莹先生习诗词、吟诵。师从尹连城先生学习书法。2008年获北京中华诗词(青年)峰会优秀青年诗人奖。曾任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吟诵分会常务理事、天津市河西区中华吟诵社名誉社长。嗜京剧、昆曲,工小生。现为天津市南开中学语文教师。著有《矫庵语业》(澳门学人出版社)、《矫庵集》(巴蜀书社)、《迦陵词稿注》(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腾讯儒学独家稿件,转载请务必注明作者及来源。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