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第十一篇“先进”说:“子曰: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对于由“升堂”、“入室”结合而来的成语“升堂入室”(同“登堂入室”)中的“堂”,较有代表性的有以下三种解释。 升堂入室(资料图 图源网络) 《新华成语词典》将“登堂入室”中的“堂”解释为“古代宫室前为堂,后为室”,并引本句为例。 《四库全书·经部》的注释为:“堂:正厅。室:内室。先入门,次升堂,最后入室。” 南怀瑾《论语别裁》中“子路的琴学入门”一章中说:“过去的建筑,都是四合院式的,中间一个大天井,中间的大厅是明堂,深入明堂是内室,再后面就是后院了。” 以上解读都认为堂和室是并列排列的,次序是门、堂、室和后院。但是,这样理解也有明显的疑问:进入此“堂”为什么要“升”和“登”? 查阅古籍中关于“堂”的其他说法可见其更为具体的意义。《墨子》说:“尧堂。高三尺,土阶三等。”《礼记》说:“有以高为贵者,天子之堂九尺,诸侯七尺,大夫五尺,士三尺。”《考工记》说:“殷人重屋,堂修七寻,堂崇三尺,四阿重屋。”《汉书》说:“则贾谊登堂,相如入室矣。” 这些古籍资料加深了理解“升(登)堂”的难度。堂“高三尺”怎么上去?如果是“九尺”就更难上去了。何况“堂”那么高,与“门”和“室”也很难协调。那么古代的“堂”究竟是什么样子呢? 从以上资料可见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把“堂”视为一种古代建筑,对此不妨从建筑学的角度尝试对其加以探究。 查阅梁思成的建筑史著作,发现他对“堂”的直接论述,至为宝贵。1936年写成的说明文《台基简说》(收录在梁思成著《中国建筑艺术图集》和《凝动的音乐》中),提出三点明确结论:一是所谓“堂”即台基之谓,绝不是今日普通所谓厅堂;二是台基见于古籍的均作“堂”;三是古所谓“堂”,就是宋代所谓“阶基”,清代及今所谓“台基”,当没有多大疑问。 为了证明古代的“堂”就是“台基”,梁思成又根据考古发现对三处“土筑的方台”进行了实物考察:“中央研究院在河南安阳发掘殷墟,所得殷代宫殿的遗址,方正的土台或‘堂’上面,有整整齐齐安放着的石块,大概是柱础。次古的则有燕下都考古团在河北易县所发现的燕故都宫殿台基的遗址、陕西西安附近汉未央前殿遗址。” 如果将“堂”理解为“台基”,那么就能解决“升堂”和“登堂”的疑问。因为台基都是有高度的,“升堂入室”也就合情合理,即登上台阶进入房间。据此还可以重新推断门、堂、室的关系,梁思成说“我国古建筑在立体上主要分为三部分:台基、墙柱构架和屋顶,不分时代,不论大小,这三部分均存在。”可见,台基之上才是房子,即门、堂、室不是并列关系,而是立体布局。 所以,《论语》本句的原意是比喻说,子路弹瑟已经上台阶了,离进门和入室不远了。综合来看,登堂入室的原始意思应是“离进门和入室不远了”,而不是“已经进去了”。类似的成语还有“明日黄花”,说的是过时的事物,而非“未来(明日)”的事物。可见,我们不能按常理推测成语的意思。 遗憾的是,“登堂入室”这一成语现在还经常被误用。比如《人民日报》文章《喜闻中医又坐堂》中“使许多确有疗效的中药难以登堂入室”(2007年12月7日),《喜闻博物馆纪念堂免费开放》中“这群长期徘徊在博物馆门外的人,也能登堂入室”(2008年2月4日),《亲历少儿图书馆》中“平民如我者也可以登堂入室在宽敞明亮的图书馆里读书了!”(2010年11月16日)。这里,把“登堂入室”理解为“已经进去了”(药店、博物馆和图书馆),显然与这个成语的本来意思不同。从文本角度正确解读《论语》中的“堂”,对于更准确地使用该成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任国征)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