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是二十多年前吧,同事张老师约我参编一本诗歌选注。我当时正讲元 代文学,便认领了散曲部分。那时人们做事认真,为了考察撰写者水准,每人先写一篇样稿。记得分给我的题目是元好问的《双调·小圣乐·骤雨打新荷》。交稿后张老师很满意,还复印了给大家传看。 古代元曲表演(资料图 图源网络) 从那时起,便不时被人招呼着写些元曲析注之类的稿子。检点书架,计有《元曲精品》、《历代名曲千首》、《元曲四百首注释赏析》、《广选新注集评全元散曲》、《元曲诵读》等等,连合编带独撰,也有七八种之多,加起来三四十万字。 那时稿酬低,千字也就十元二十元。但若跟同期物价相比,眼下也高不到哪儿去。一本书几十万字,连写带改三五遍,耗时一两年,稿费下来居然买不 起一个LV包(好在妻女至今没提这方面要求),您认为这正常吗? 更让人不爽的是个别出版社的态度:书出了,连本样书都见不到。稿费支付也拖拖拉拉,几百元稿费有时能拖上一两年!书换个封面再出,更是招呼也不打一个。——这里缺的是对撰稿人的尊重,更进一层,也是对文化的轻蔑! 不由得想起注释过的两支元曲。一支是无名氏之作【中吕·朝天子·志感】:“不读书最高,不识字最好,不晓事倒有人夸俏。老天不肯辨清浊,好和歹没条道。善的人欺,贫的人笑,读书人都累倒。立身则小学,修身则大学,智和能都不及鸦青钞!” 散曲的好处是一听就懂,不过有些词语、名物也还要解释一下。——“好和歹没条道”是说好歹不分,没有一条明显的界限。“鸦青钞”则是元代普遍使用的钞票,因为用鸦青色的纸印刷,故称。 读书人“立身则小学”(“小学”指礼、乐、射、御、书、数,又称“六艺”)、“修身则大学”(《大学》是《礼记》中的一篇,后被宋儒抽出,成为“四书”之一),十年苦读、学富五车,可是在元代那个文化大掉价的时代,没人懂得你的价值,你还不值一叠“鸦青钞”! 另一首曲子出自马致远的杂剧《荐福碑》:书生张镐满腹经纶却时运不济。好友范仲淹为他写下三封推荐信,可他投奔的人不是病死,就是暴亡。他向朝廷献万言策,受到皇上赏识,被委任为县令,却又给人冒名顶替,自己又遭追杀。荐福寺老和尚见他可怜,允许他将寺中石碑拓印千份发卖,不料一夜间雷电交加,石碑竟被击碎!——张秀才真个是走投无路了! 剧中有一支【寄生草·幺篇】,述说张镐对荒诞现实的描述与牢骚:“这壁拦住贤路,那壁又挡住仕途。如今这越聪明越受聪明苦,越痴呆越享痴呆福,越糊突越有了糊突富!则这有银的陶令不休官,无钱的子张学干禄。” 你听听,聪明人反因聪明而受苦(这样的例子在当时举不胜举),痴呆的反能享大福(假如他有个好爸爸好爷爷),而糊涂人照样能发财致富(当然,是智商以外资本不等于零的那种)!——这还有理可讲吗? 曲子接下来是两个典故:晋代陶渊明为什么弃官不做?张镐解释说:他一定是嫌钱少;他的官俸若不是五斗米而是十斗米、十石米,他还会“休官”吗?而春秋时子张向老师孔子求问如何“干禄”(做官),也一定是被贫困所逼、冲着钱去的! 马致远的冷幽默是一流的!——不过在那个贬抑文明、蔑视文化、耻笑高尚、唯钱是瞻的时代,曲中所描述的,又是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的现实。 有人会说:你这是扯到哪儿去了?不就是写一点“不着四六”的诗词评注吗?哪就扯得上文化了?——这倒让我想起一则寓言:战国时某国君拟以千金购求千里马,三年不得。有个侍臣在君主面前打了保票,可不久他却花费黄金数百两,买回一颗千里马头骨来。君主大怒,侍臣解释说:连马骨都不惜重价购求,还愁活马不来吗?——果然,消息传出,不到一年便有好几匹千里马送上门来。 而今国家强盛、民族振兴,主要拼的是文化软实力。文化的发展少不了金钱的投入,但比金钱更重要的,则是全社会(尤其是领导者)对文化的那份发自内心的尊重!——写诗词评注实是搞文化普及,是为建设民族文化大厦而“夯地”;倘若连这种“文化蓝领”的工作也能受到尊重,则中华文化的振兴庶几有望矣!(作者:侯会)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