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国学 > 正蒙学堂 >

王阳明静坐下的智慧:守静与谨独

http://www.newdu.com 2017-12-05 明代大儒王阳明公众号 佚名 参加讨论

    
    中国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书法家和军事家——王阳明(资料图 图源网络)
    文/佚名
    中国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书法家和军事家——王阳明,其学说被称之为“阳明学”,他的守静心经影响深远。
    王阳明的守静方法有两个步骤:
    第一步:息思虑
    “息思虑”,也就是让自己的心进入空寂境界。
    让心空,佛家和道家会念口诀,儒家没有口诀,但“天人合一”“阴阳变易”“贵和尚中”“知行合一”都是最好的口诀,念口诀时须念念相随连绵不断。如此可取得以一念代替万念的作用,时间一久,自然入静。
    第二步:省察克治
    先省察哪些是私欲,良知会干脆地告诉你答案:好色、好货、好名都是私欲。
    然后是克治,以前有这些私欲不要紧,现在我就把它灭了,斩钉截铁,绝不姑息。
    当然,不能总盯着这些私欲不放,还要想天理。尧舜气象、仁、义、礼、智、良知,这都是天理。
    大部分讲心学“静坐”的人,都在此留步。他们认为静坐无非就是这两个步骤,王阳明指出,这两个步骤中必须要有两件武器保驾护航,否则,静坐要么成为枯禅,要么不如不坐。这两件武器就是“诚意”和“谨独”。
    诚意
    就是正念头,诚实地践行良知给你的答案,一个念头出现,良知自然知道好坏,好的保留,坏的去掉,这就是诚意。王阳明说,诚意就是“如好好色,如恶恶臭”。
    正是因为我们总不诚,所以王阳明才大力提倡“诚意”:“惟天下之大诚,能立天下之大本。”
    在静坐中,我们揪出一个私欲,马上就克服掉它,这就是诚意;如果我们揪出一个私欲,却姑息它,甚至不想克掉它,这就不是诚意了。那我们的静坐也就失去了意义。
    
    慎独
    谨独
    就是慎独,即使自己一个人的时候也要注重自己的行为,严于自律,我们静坐时就是谨独时。在王阳明这里,谨独其实就是自我管理。自我管理却包含了诸多要素。
    王阳明说,静坐时只要把这些要素一一排列,就是谨独工夫了。
    第一:分析,我有什么私欲;
    第二:目标,我要通过什么手段克掉这些私欲;
    第三:信心,我要坚信自己能克掉这些私欲;
    第四:毅力,必须具备强大的意志力,一日不成就两日,两日不成就三日,不可半途而废;
    第五:心态,在克私欲的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心态,不能为克而克,更不能想克掉私欲的目的,一旦有这种心态,就是新的私欲了;
    第六:学习,所谓学习只是通过各种手段光明自己的良知,以良知的巨大力量来帮助自己完成自我管理;
    第七:检验,当你确定自己把私欲克掉后,要去实践中检验;第八是反思,我为何会有这种私欲,这一私欲产生的基础是什么。你只有反思到位,才不会再犯同一错误。
    如果在静坐过程中没有诚意和谨独,那不坐也罢。如果一个人不能通过静坐诚意和谨独,那他就无法光明良知,自然不能知行合一。这样的人就会失去自我,随波逐流,永不可能获取成功。
    由上面的论述,我们可以确信学习阳明心学的关系链:立志—谨独—意诚—知行合一—良知
    先立个真切为善之志,专心致志于此,然后从谨独处下功夫,就是自我管理,久之自见意诚境界。只要你意诚了,自然会认识到知行合一的本意。
    认识到知行合一的本意,自然而然就悟到了自己的良知本体。悟到自己的良知是怎么回事,天下事也就在我心中,在我股掌之间!
    转自丨“明代大儒王阳明”微信公众号(ID:gh_9c9e81613bbe)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