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在口语里常把到私塾或学堂上学称为“唸书”,这其实是自古以来国人对“学”的一个最直观的体认。传统的教学,无论童蒙还是举业,都以“唸诵”经典为重要学习手段。这种“唸书”式的学习,不仅是识字、修文,亦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古来礼俗、礼乐文化的传承。所谓幼儿养性、童蒙养正、少年养志、青年养德,自童蒙到举业,唸书就是“养性”、“养正”、“养志”、“养德”的重要方式。 无论吟诵或唸诵,最重要的是音韵,音韵学是传统语言文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过去被归为“小学”,排除掉音韵学,吟诵就成了虚空楼阁。语言分讲话音和读书音,由于经典在文人士大夫心目中的牢固地位,它的读音相对较口语要稳定得多,更易传承。 音韵学是国学经典垒厦的基石,也是古来一心期盼跻身庙堂的莘莘学子的必修功课,它更是汉赋、唐诗、宋词、元曲这些高踞于美学巅峰的人类语言文化艺术的基本构成,不了解汉语音韵,就不能说懂得中国文化。 商务印书馆甲午六月出版的《国子监官韵诵唸·孝经》书影(资料图 图源网络) 汉语是艺术性的语言,汉字源于象形,每一字都圆满自足,有独立的音韵与丰厚的内涵,一字多音、多义现象十分普遍,可以说,汉字本身即是中国哲学思想的最佳体现。汉字是艺术的文字,每个字都像一座山,当中有着丰富的蕴含。但自文言文退出历史舞台,汉字的字义日趋浅薄,由过去的一字多义渐变得多字难会一义,古文言的洗练绮丽被繁冗苍白所取代,传统文化的灵魂与精粹也在时尚潮流的淘洗中日趋单薄乃至于消亡。如此,重新认识汉字、汉语,并传承普及,就成了当今有学、有识之士不可推卸的“匹夫之责”。 配合古琴伴奏的诵唸,是古来就有的一种学习方式,也是乐教的重要手段。乐作为礼的重要组成,自古备受重视,古人认为乐乃德之华,“唯乐不可以为伪”,审音可以知政。乐施于教化,是德性的涵养与培育,乐可善民心,可移风易俗,“故先王著其教焉”。 即使从科学的角度来说,人脑对知识信息的理解和接受,通过“声”,通过“乐”,通过视觉图像都比通过阅读文字更容易记忆和理解,所以,古人用诵唸乃至歌咏的方式来读书可谓相当智慧的选择。同时,这种诵唸也可使学子们对汉字的音韵、形象产生一种直观的体悟,如此长期的浸润,对汉字的声律形成本能的直觉,日后无论作诗填词或写文,就不会被格律声韵所羁绊负累,自然而然抑扬顿挫,铿锵动人,毫不费难,对经典古籍的记忆当然也更加深刻。章炳麟在《文学说例》中道:“至韵文则復有特别者,盖其弦诵相授,素由耳治,久则音节谐熟,触激唇舌,不假思虑,而天纵其声。 本系列诵唸所用的“古音韵”,指明清时期北京官话音韵。本着“述而不作”的精神,把一脉相传的古文唸诵竭尽完整地记录保存下来,其中一些字的读音在某些方言中仍有留存,依照文物保护整旧如旧的原则,按原貌加以保留,至于其文字音韵的流变考证等等学术方面的问题,自有专家学者及“信而好古”之士进行专门的研究。 古汉语的读音分尖团清浊、平上去入,又因地域、时代变迁、族群迁徙流动等等原因变化多端,以现代汉语拼音的局限,要完美准确地呈现是很难的。这一套注音系列,其根本宗旨是让原本属于象牙塔里的文物走近大众,让现代人重新体悟认识汉语原本的魅力,不止记录它的音韵,也记录它的乐谱。“歌之为言也,长言之也。”经典原本可歌,何乐而不为?“说之,故言之;言之不足,故长言之;长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录制唐诗、宋词的电子吟诵书前所未有,由于文本太长,许多长段录音要一气呵成,从头至尾都要求在音乐高度及气势、调值上保持一致,不止对录音水平要求很苛刻,对诵唸者本身的艺术修养及其对经典的理解力、表现力都有着严苛的要求。为使这一鲁殿灵光得以重现,许多文字的读音经过反复考证,数次修改补录,标注也几经斟酌,所幸文化灵根不泯,经典当传,此一时风云际会令其得以重现,幸甚至哉。 (原载2014年商务印书馆《国子监官韵诵唸·孝经》 作者:张卫东)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