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大娘(图片源于网络) 诗圣杜甫有一篇著名的《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诗序。这位公孙大娘是唐代最杰出的舞蹈家,她的出身、年龄都不见史籍记载。有的人根据“大娘”的称谓,认为公孙大娘是个老大娘、老太太。 杜甫的诗开头一句是:“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杜甫在序中也明确提到这年“开元五载,余尚童稚”。玄宗开元五载(717年),杜甫(712——770年)6岁,尝至郾城,观公孙大娘“舞剑器浑脱”。这时尚称得上“佳人”的公孙大娘估计也就是20岁上下,这是说杜甫小时候看到过公孙大娘舞剑。这时候的公孙大娘,是个“佳人”,又能舞剑器动四方,不是老年妇女,但杜甫称她“大娘”。及至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杜甫56岁那年,观公孙大娘弟子李十二娘舞剑,还是称她为“大娘”。 诗序中有:“余公孙大娘弟子也。”这出自公孙大娘弟子之口,弟子李十二娘也称老师为“大娘”。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诗序中还说:“昔者吴人张旭,善草书书帖,数常于邺县见公孙大娘舞西河剑器,自此草书长进,豪荡感激,即公孙可知矣。”诗人顺带着提到这么一个故事,唐代草书大家张旭(658——742年)书法大进,是因为他看了公孙大娘的舞技而开悟了,故有大成。 6岁的杜甫称她大娘,56岁的杜甫称她大娘,学生李十二娘也称她大娘,这个“大娘”就不应该是老年妇女那个大娘了。 现在的“娘”,北方地区多是指母亲。古代的“娘”,可以泛指所有女性,也可以是母亲,许多女孩子的名中有个“娘”字。 萧遥天《中国人名的研究》中“唐人称呼喜标榜排行”一节说:“唐代的妇女也以行第称呼,丁六娘歌十索,杜甫观公孙大娘舞剑。”可见,公孙大娘的“大娘”是排行。“公孙大娘”其实就是公孙家排行第一的大女儿,并不是老年妇女。如果她是排行第二,那就得叫公孙二娘了,排在第三,就是公孙三娘。当然了,“大女儿”最终是要长成“老大娘”的,但那是另一回事儿。 唐代爱以排行称呼人。李白称李十二,刘禹锡称刘二十八。诗歌中留下许多排行人名,仅从诗名就可以见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李白《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二首》、《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杜甫《赠卫八处士》,韦应物《秋夜寄邱二十二员外》,等等。 这里要说明一下,虽然古代不讲计划生育,但生出十个八个的也不容易,裴十八、夏十二、邱二十二,是叔伯兄弟一起排行,并不一定是亲生兄弟。 古代作品中经常出现“萧娘”,萧娘并不一定是姓萧,而是贵族妇女的代称,许多诗中指女情人、歌伎。古代诗歌中又常见“谢娘”,谢娘也不一定姓谢,而是美女、歌伎的代称。南朝的萧氏、东晋的谢氏,都是当时的权贵门阀,这些人家的妇女生活优裕、打扮入时、举止优雅,成为当时人追随的偶像,经常被写入诗文,后来渐渐改变了意思。 【附】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唐·杜甫) 大历二年十月十九日,夔府别驾元持宅,见临颍李十二娘舞剑器,壮其蔚跂,问其所师,曰:“余公孙大娘弟子也。”开元五载,余尚童稚,记于郾城观公孙氏,舞剑器浑脱,浏漓顿挫,独出冠时,自高头宜春梨园二伎坊内人洎外供奉,晓是舞者,圣文神武皇帝初,公孙一人而已。玉貌锦衣,况余白首,今兹弟子,亦非盛颜。既辨其由来,知波澜莫二,抚事慷慨,聊为《剑器行》。昔者吴人张旭,善草书帖,数常于邺县见公孙大娘舞西河剑器,自此草书长进,豪荡感激,即公孙可知矣。 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 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 霍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 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 绛唇珠袖两寂寞,晚有弟子传芬芳。 临颍美人在白帝,妙舞此曲神扬扬。 与余问答既有以,感时抚事增惋伤。 先帝侍女八千人,公孙剑器初第一。 五十年间似反掌,风尘澒洞昏王室。 梨园子弟散如烟,女乐余姿映寒日。 金粟堆前木已拱,瞿塘石城草萧瑟。 玳筵急管曲复终,乐极哀来月东出。 老夫不知其所往,足茧荒山转愁疾。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