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国学 > 正蒙学堂 >

培养孩子成才唯一途径:勤学

http://www.newdu.com 2017-12-05 北国网-辽宁日报 许凯 参加讨论

    
    勤学是成才唯一途径(资料图 图源网络)
    与颜之推一样,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有关读书的一段训诫,也上升到了“明白做人道理”的高度。在教导二儿子欧阳奕时,欧阳修写下了《诲学说》一文:“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然玉之为物,有不变之常德,虽不琢以为器,而犹不害为玉也。人之性,因物则迁。不学,则舍君子而为小人,可不念哉?”
    在这段文中,欧阳修巧妙地以“玉”与“人”相比较,深刻指出:“玉石不经雕刻,就不成为器物”,“然而,玉石有比较稳固的特性,即使不能为器物,也不失为玉”;可人就不同了,“人不学习,就不懂道理”,就不能懂得做人的道理,就不可能有相应的学问、思想、道德。因为,“人的思想性格,会随着外界事物的影响而发生变化”。也就是说,人性是可以改变的,是会受外界事物的影响而引起变化的,其中学习起着重大作用。于是,欧阳修教导儿子:“不学习,就不能成为君子而会成为小人,能不时时思虑警惕吗?”
    颜之推也是这样告诫子孙的,即只有通过学习,才能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而且,学习还可以“薄伎在身”。“纵不能增益德行,敦厉风俗,犹为一艺,得以自资”,即通过学习纵然不能在道德修养上有所提高,敦厚砥砺社会风俗,却至少也能获取谋求生存、生活的基本技能。
    在古人看来,不勤学是不可能成才的。颜之推更是举了梁代朱詹“吞纸勤学”的事例来教育子孙。朱詹是南朝梁代人,出身贫寒,但从小有大志,热爱读书。朱詹经常食不果腹,却从不放松学业。有时家里揭不开锅,肚子饿得发痛就把废纸吞下肚去,以充饥腹。他最终成为一名学士。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