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国学 > 正蒙学堂 >

古人打孩子吗?打是为了最终的不打

http://www.newdu.com 2017-12-05 智悲德育网 佚名 参加讨论

    
    古人打孩子吗
    说起中国历史上家庭教育的楷模,梁母,即梁启超之母,她的教育方式非常值得今人借鉴,梁母教子最可取处,是除了教儿子要懂得读书外,更注重教儿子怎么处世做人。梁家有一个严厉的家规,那就是孩子犯错皆可原谅,惟对说谎不可饶恕。对此,梁启超是有刻骨铭心体会的。他曾回忆道:“我六岁时,不记因何事,忽说谎一句。所说云何,亦已忘却,但记不久即为我母发觉。”于是,盛怒之下的母亲边打边教训他。
    母亲教育他说,一个人从小说谎,或者是做了不应该做的事,怕人指责,所以谎说自己没做;或者是应该做的事没做,同样怕人指责,所以谎说自己做了。其实一个人做错了什么,无论是自己意识到还是经他人指出,改正就可以了。而说谎则“不惟明知故犯,且自欺欺人,而自以为得计也”。这样做“则与窃盗之性质何异?天下万恶,皆起于是矣。说谎话之人也,则无人信之。既无人信,则不至成为乞丐焉而不止也”。在梁母看来,一个人从小就学会说谎,长大后就不可能取信于他人,也就不会被社会接纳。一个不被社会和他人接纳的人又怎么能够立足、生存?十有八九这样的人最后不是沦为盗窃犯,就是做乞丐。
    很多父母娇惯孩子,最终的结果是管束不了自己的孩子,看着孩子肆意妄为,往往死的心都有。但从古人的理念上看,正可谓打是为了最终的不打。毕淑敏说过,只有不懂事的孩童和懂事的孩子才可以不打,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打不是溺爱,而是让孩子远离那些肮脏丑陋的品质。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