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国学 > 正蒙学堂 >

教子要从严 不能只爱不教

http://www.newdu.com 2017-12-05 《唐翼明解读<颜氏家训 唐翼明 参加讨论

    
    溺爱过度(资料图 图源网络)
    《颜氏家训》是南北朝时期文学家颜之推的传世代表作,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内容丰富、体系宏大的家训,全书阐述立身治家之法,内容涉及教育、儒学、佛学、历史、社会、文学、伦理等诸多领域。《颜氏家训》序言后的第一篇就是《教子》,讲的是教育子女的问题。颜之推在这一篇中提出了几个关于教育子女的重要见解,对今天的我们仍然有参考价值。
    教子要从严
    溺爱是孩子一生的隐患,不能只爱不教
    颜之推在这一篇中提出了教育子女的第二个重要原则,就是教子要从严,不能只爱不教。颜之推说:“吾见世间,无教而有爱,每不能然。”(我看到世上有些父母,对子女不加以教诲,而只是一味宠爱,总觉得不能同意。)又说:“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做父母的既威严又慈爱,那么子女就会敬畏谨慎,并由此产生孝心了。)就是说,他很不同意一般人对子女只爱不教,只有父母威严,又有慈爱,子女才会畏惧谨慎,对父母产生孝顺之心。
    孩子要经历磨练才能成才,但有些父母往往不懂得这个道理,总是怕孩子受了委屈,不忍心看孩子受眼前之苦,该骂不骂,该打不打。颜之推说,这是“重于诃怒伤其颜色,不忍楚挞惨其肌肤。”(不愿意严厉地呵责怒骂,怕伤了子女的脸面;不忍心用荆条抽打,怕子女皮肉受苦。)
    我们不提倡体罚孩子,但一些父母溺爱自己的子女,失去了起码的是非准则,“饮食运为,恣其所欲,宜诫翻奖,应诃反笑。”(他们对子女的饮食起居、言行举止,任其为所欲为,本该训诫的,反而加以奖励;本该呵责的,反而一笑了之。)就是说,孩子想吃什么就喂什么,想要什么就给什么,应该批评的反而奖励,应该责骂的却一笑而过。
    这样的结果,只能是让孩子不懂得是非,以为应当这样,等到长大了,习惯养成,再来管教已经不起作用了。这个时候父母的责骂反而会引起子女的反感,造成父子之间的怨恨,养出一些逆子、败家子来,“至有识知,谓法当尔。骄慢已习,方复制之,捶挞至死而无威,忿怒日隆而增怨,逮于成长,终为败德。”(等到孩子懂事以后,还以为本来就该如此。子女骄横轻慢的习性已经养成了,这时才去管教、制止,即使将他们鞭抽棍打至死,也难以树立父母的威信。父母的火气一天天增加,子女对父母的怨恨也越来越深。这样的子女长大成人以后,必然是一个没有道德的人。)
    颜之推在《教子》篇中举了一严一宠两个例子。一个是梁朝的名将王僧辩,母亲管教甚严,他已经做了将军,年过四十,做错了事,母亲还会拿棍子打他,结果他成就了一番大功业。另外一个例子是梁朝的一个学士,很聪明,有点小才华,父母逢人便夸奖,错误则替他掩盖,结果从小养成了骄傲自大的习惯。后来做武将周逖的幕僚,因为言语顶撞,被周逖杀了,连肠子都抽出来,以血涂鼓。所以父母对儿女太过宠爱,反而会害了他们。而严加管教才是真正长远的爱。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