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儒学 > 古圣今贤 >

丽华之叹,不只风雅

http://www.newdu.com 2017-12-05 北京晨报 赵炎 参加讨论

    文/赵炎
    莽新年间的“托古改制”,很有些穿越的味道。比如土改,诏曰:“今更名天下田曰‘王田’……皆不得买卖。其男口不盈八,而田过一井者,分余田予九族邻里乡党,故无田,今当受田者,如制度。”啥意思呢?土地国有,重新分配,耕者有其田。制度看起来蛮好,可是不合国情,又怎能落地?不过,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个制度,历史上才多了一个佳话。
    当时南阳郡新野县有地主姓阴,“田有七百余顷,舆马仆隶,比于邦君”。七百余顷,即七万多亩,了不得!朝廷要动地主的奶酪,地主焉能甘休?阴家没有政治势力,于是寻求外援,与当地显宦邓家结了亲。邓家有个儿子叫邓晨,娶临县的姑娘刘元为妻,刘元的弟弟刘秀,也就有机会跟姐姐姐夫去阴家串门,于是认识了阴家小姐阴丽华。“丽华秀玉色,汉女娇朱颜”,二人从此情根深种。公元14年,刘秀在长安求学,路见执金吾的豪华车队,叹曰:“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这就是著名典故“丽华之叹”的出处。后世之人以为风雅,附庸者趋之若鹜,窃以为还是需要辨析的。
    
    刘秀像(资料图 图源网络)
    《后汉书》载:“更始元年六月,遂纳后于宛当成里,时年十九。及光武为司隶校尉,方西之洛阳,令后归新野。”查年谱,更始元年,刘秀29岁,阴丽华19岁,可见“丽华之叹”发生时,阴丽华还是女童。由于两家是拐着弯的亲戚,刘秀有大把的时间了解并考察阴家门第、家风及阴丽华的性格、品德。显然,他们的结合,绝非心血来潮,更无关乎那千古一叹。三个月的耳鬓厮磨,也让这对小夫妻进一步加深彼此感情,地老天荒由此始。
    宣慰河北,刘秀再娶郭圣通,貌似背叛原配,其实不然。《刘植传》载:“世祖因留真定,纳郭后,后即扬之甥也,故以此结之。”郭圣通是真定王刘扬的外甥女,刘扬拥兵十余万,笼络之,可壮大实力、扼制要地,这次联姻,既是政治上的需要,又是军事上的不得已,与感情无涉,谈不上背叛。
    实际上,两年后的建武元年冬十月,当阴丽华再次回到刘秀身边,已然生下儿子的郭圣通,日子就不好过了。一,郭圣通有子,阴丽华无,二人同封贵人,但郭家无人封侯,阴丽华的弟弟阴识封阴乡侯,亲疏立判;二,刘秀即皇帝位,迟迟不立皇后。按理,嫡长子是太子的不二人选,太子生母为皇后,顺理成章。可是将领们催问,刘秀却屡屡解释,阴丽华“雅性宽仁,欲崇以尊位”、“性贤仁,宜母天下,欲授以尊位”。这让郭圣通情何以堪?!
    
    娶妻当得阴丽华(资料图 图源网络)
    丈夫的这份深情,阴丽华很感激,但她拒绝了,“后固辞,以郭氏有子,终不肯当,故遂立郭皇后。”她不是不想做皇后,而是现实情况不允许。天下未定,储君乃国本,将领们四处征战,图个啥?不就是未来的富贵嘛,而太子恰恰代表着未来。丈夫多情而任性,做妻子的可不能沉醉在蜜罐里,得理解与支持他的事业。什么叫贤内助?阴丽华当仁不让。刘秀因此越发宠爱她,表达方式也特别——随军。《孝明帝纪》载:“常山三老言于帝曰:‘上生于元氏,愿蒙优复。’”建武四年五月,刘秀在元氏县打仗,阴丽华的第一个儿子刘阳(汉明帝刘庄)生于元氏县。在当时物资奇缺的条件下,女眷随军堪称奢侈。史料中说,建武初,“黄金一斤易豆五升”,“军食急乏”,百官俸禄以升斗计,阴丽华月俸“不过粟数十斛”。刘秀居然带孕妇打仗,对阴丽华用情之深,足见一斑。
    建武十七年,东汉王朝开始欣欣向荣,“牛马放牧,邑门不闭”。刘秀通过“虽置三公,事归台阁”、“退功臣,进文吏”、“度田亩,抑豪强”等办法,总揽了权纲,随即开始废后易储,郭圣通移居北宫,阴丽华成为六宫之主,史称光烈皇后。刘秀的理由也透着满满的爱,他认为郭圣通性情像“鹰鹯”,在自己死后不会善待阴丽华母子。中元二年,刘秀驾崩,与阴丽华相伴三十四载,夫妻情深,老来弥笃;而阴丽华则以谦让节俭之家风美德约束外戚,相夫教子,“虽友爱天至,而抑损阴氏,不假以权势”。阴氏一门四侯、牧守数十,让人不省心者寥寥;阴丽华的几个儿子,除刘荆外,也都有誉于青史。
    至此,“丽华之叹”的动人之处,昭然无疑。
    不只是那一叹的风雅,而在乎嫁娶前后之种种,诸如婚前相知相爱,婚后责任义务,能否同甘共苦、相互扶携等,才是最要紧处。若以皮相娶妻,闪婚闪离,怕是难免,也不必附庸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