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勰 刘勰(约465-约532)字彦和,东莞莒(今山东莒县)人,世居京口。南朝齐、梁时期文学理论家。少时家贫,曾依随沙门僧十余年,饱览经史百家之书和历代文学作品,“深得文理”。他一生没有婚娶。梁初出仕,做过南康王萧绩的记室,又任太子萧统的通事舍人,为萧统所赏爱。后出家,法名慧地。刘勰受儒家思想和佛教的影响都很深。经过五、六年的努力,写成《文心雕龙》一书。 《文心雕龙》写成于齐代。就其本来意义说,这是一本写作指南,而不是文学概论。书名的意思,“文心”谓“为文之用心”,“雕龙”取战国时驺?长于口辩、被称为“雕龙?”典故,指精细如雕龙纹一般进行研讨。合起来,“文心雕龙”等于是“文章写作精义”。讨论的对象,是广义的文章,但偏重于文学。书的本意虽是写作指导,但立论从文章写作的一系列基本原则出发,广泛涉及各种问题,结构严谨,论述周详,具有理论性质。它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是前所未有的。 《文心雕龙》明刻本 全书共10卷,50篇,分为几个部分。开始《原道》、《征圣》、《宗经》、《正纬》、《辨骚》五篇为第一部分,讲“文之枢纽” ,认为一切的本源在于“道”,是全书的总纲。从《明诗》到《书记》二十篇,为第二部分,分述各种文体的源流、特点和写作应遵循的基本准则。其中又有“文”“笔”之分。自《明诗》至《谐隐》十篇为有韵之文(《杂文》、《谐隐》两篇文笔相杂),自《史传》至《书记》十篇为无韵之笔。从《神思》到《总术》为第三部分,统论文章写作中的各种问题,是创作论。第二部分以文体为单位,第三部分则打破文体之分,讨论一些共同性的东西,经纬交织。《时序》、《物色》、《才略》、《知音》、《程器》五篇为第四部分。这五篇相互之间没有密切的联系,但都是撇开具体的写作,单独探讨有关文学的某些重大问题,则主要是文学史论和批评鉴赏论。最后《序志》一篇是全书的总序,说明写作缘起与宗旨。 刘勰认为文学的发展变化,终归要受到时代及社会政治生活的影响。所谓“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时序》)。他强调文学创作上的继承和革新的关系。所谓“变则其久”“通则不乏”(《通变》)。对于物与我、情与景关系有精彩的论述,所谓“情以物迁,辞以情发”(《物色》),“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神思》)。对于风格和风骨也有深入的论述。“风”是要求文学作品要有较强的思想艺术感染力,“骨”则是要求表现上的刚健清新。“风骨”之说,对唐代诗歌的发展,曾经产生过重大的影响。 《文心雕龙》的核心思想可以大致总结以下几点:一、强调文学的美质,这是与当代文学风气一致的。缺陷也同当代文人一样,是单纯地以华丽为美。二、主张宗经,提倡雅正,在原则上排斥一切离经叛道的文学,这是一种保守的文学观念。但在对待具体作品的时候,态度并不那么褊狭。尤其在以后的各篇中,并没有以是否雅正的标准随意否定有成就的作家与作品。三、应当注意到,刘勰所说的“宗经”,是指以儒家经典为典范,而不是要求把文学作为阐发儒家之道的工具。他还是承认文学有抒发个人感情的作用。这同后世极端的载道文学观还是有很大区别。四、联系刘勰对六朝文学的批评,主要是在两个方面,一是离异于儒道,包括思想感情不够纯正、艺术风格诡奇轻艳等等,二是有单纯追求辞采而缺乏充实的感情的现象。这些批评有些是正确的(如对后者),有些仍有些守旧倾向(如对前者)。但不管怎么说,以返归经典作为文学发展的出路,总是弊大于利。 《文心雕龙》,提出了相当系统而富于创新的意见,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一次空前的总结,其成就十分重大。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部有严密体系的的文学理论专著。历代都有学者研究《文心雕龙》,如今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文学理论专家也越来越重视《文心雕龙》,以至有“龙学”之称。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