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思 小说中,刘晔可谓是官渡之战中曹军举足轻重的谋士,他的策略针对性强、效果好,表现出了准确的判断力。而在正史中,刘晔的形象丝毫不逊色于小说,他的眼光长远、判断精准,堪称一代预言家。 刘晔 三国时期曹魏著名战略家(资料图 图源网络) 《三国演义》第三十回中,袁曹官渡对峙,袁军登高射箭令曹军苦不堪言,正值此时,曹营谋士刘晔献发石车之计以抵御乱箭,有力还击了袁军的弓弩手;此后,刘晔又献计绕营掘堑,使得袁绍谋士审配试图挖地道透营而入的计划破产。小说中,刘晔可谓是官渡之战中曹军举足轻重的谋士,他的策略针对性强、效果好,表现出了准确的判断力。而在正史中,刘晔的形象丝毫不逊色于小说,他的眼光长远、判断精准,堪称一代预言家。但其一生历经诸多变故,虽最终得以寿终正寝,拜官封侯,后世却对其褒贬参半。 言无不中的预言大师 刘晔,字子扬,淮南成德人,光武帝嫡派子孙。青年时代,即被当时著名的人物品评大师许邵认定为“佐世之才”。他为人目光锐利,大到天下形势、各个势力间的消长,小到身边人物的个性、品行,都能一眼看透。最令人称奇的是,刘晔一生多次预言,可以说是言必有中。 刘晔青年时期曾预言孙策必将偷袭攻击上缭的刘勋。刘勋是江淮一带实力较强的诸侯,而同处江东的孙策对此深感不安。于是孙策写信并赠送许多礼物给刘勋,建议其攻打上缭。孙策的信写得十分谦卑,大抵有两层含义,一则表示上缭富饶,自己不方便且没有能力独自对抗,希望借助实力强大的刘勋替自己攻打,二则说明攻打上缭并非仅仅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更多的还是能够为刘勋扩充实力。 刘勋见信后洋洋得意,决定出兵,此时刘晔客居刘勋之处,他敏锐的察觉出这之中必有蹊跷,就对刘勋坦言:上缭壕深城高,短期之内极难拿下,等到我们的大部分兵马都僵持在上缭时,孙策一定会趁我们后方无备进行袭击,到那时候我们就进退两难了。然而刘勋最终还是没有听取刘晔的建议,贸然出兵。结果,正如刘晔所料,孙策趁刘勋全力进兵上缭时袭击了刘勋的后方,导致刘勋无家可归。 《曹操平定汉中地》画像(资料图 图源网络) 曹操拿下汉中,刘晔预言曹操如若不乘攻破汉中之势攻占巴蜀,之后则不易攻取。刘晔一针见血地指出:现在曹军士气正盛,应当一鼓作气拿下蜀地,因为刘备得到蜀地的时间不长,蜀地的人民对其信任不足,现在蜀地的门户汉中已经被我们拿下,蜀地军民极度震恐,此时乘势收复蜀地是最佳时机。如果迟疑,等到刘备、诸葛亮等人悉心治理、收得人心,又凭借蜀地地势的险要据守,再想要收复蜀地恐怕就很困难了。 曹操并未听从刘晔的意见。然而之后的事实证明,蜀地军民听说曹军占领汉中后,为之惊慌和混乱,刘备和诸葛亮采取了高压政策仍然难以制止。而曹操也因为错过了这次机会,使得曹军在后来的汉中争夺战中接连失利,曹操也在其有生之年再难收复蜀地。 关羽丢失荆州兵败身亡,刘晔预言刘备必将为关羽报仇而出兵伐吴。关羽被东吴击斩后,众人都认为蜀国实力较弱,再不可能出兵。而刘晔却指出:刘备和关羽名义上是君臣,实际上恩如父子,关系不一般,且刘备不仅仅会因为和关羽的情谊更会因为急于展示自身的军力而出兵。果不出刘晔所料,刘备毅然出兵讨伐吴国。 刘晔不仅对天下大势能有正确的判断,同时也对各势力的动向、人物的品性都有精准的分析。 刘晔对吴、蜀动向的判断十分准确,吴蜀夷陵之战之初,东吴处于劣势,为全力应对刘备东征,东吴向曹魏上表称臣,曹丕喜不自胜,而刘晔却指出:东吴必定不会俯首称臣。因为东吴反复无常,如今正是为了应付刘备而不得已向曹魏称臣,这时正确的做法是不应当接受东吴的恳求,而应当发兵攻占东吴,以此彻底断绝这个后患。曹丕没有采纳刘晔的意见,最后,东吴果然毁约又与蜀汉结盟。 夷陵之战,三国时期蜀汉昭烈帝刘备对东吴发动的大规模战役,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一次著名的积极防御的成功战例,也是三国“三大战役”的最后一场(资料图 图源网络) 刘晔对于各类人物的判断也相当精当。孟达投魏,刘晔认定其事后必定反叛。延康元年,蜀将孟达投降魏国,孟达仪表不凡、谈吐出众,深得曹丕信任,可以说成了曹丕身边的红人。而刘晔却认为孟达为人贪婪且自命不凡,依靠权术获得信任,无论对于哪一国都不会怀有感恩之心,其管辖的新城位于魏、蜀交界,不久之后孟达一定会反叛。然而曹丕却对孟达深信不疑,直到曹叡即位,诸葛亮北伐,孟达又复投西蜀,才印证了刘晔所言。 公孙渊自立,刘晔指出公孙渊定会成为曹魏隐患。辽东公孙渊篡夺了自己叔父的爵位,自立为太守并上表向曹魏朝廷报告。刘晔认为公孙渊野心勃勃,时刻有可能拥兵自重,辽东距离朝廷路途遥远,又有诸多蠢蠢欲动的少数民族,现在公孙渊虽然自立为太守,但恩信为立,不如趁此机会讨伐公孙渊以安定边境。明帝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结果之后公孙渊果然谋反。 刘晔对势、事、人的正确判断、精准把握体现出其与众不同的预言大师风范。在笔者看来不仅仅是刘晔看问题的目光较为长远,也与刘晔擅长洞悉人性有关。然而,过于敏锐地察觉人性和人心,有时也可能会带来适得其反的效果。 毁誉参半的三代魏臣 魏明帝曹叡 三国时期曹魏第二位皇帝(资料图 图源网络) 刘晔洞悉人心和人性,因为对于曹魏几代君主心中所好也了然于胸,故而在其后期,他有意逢迎曹魏统治者的做法让人感觉有失气节。在担任侍中时,曹丕兴师动众外出游猎,问刘晔游猎和听雅乐比起来如何?刘晔答:听雅乐不如游猎。大臣鲍勋言辞激切地指出刘晔谄媚奉承,顺从曹丕的心思说话,是奸邪之人,恳请将刘晔治罪。 魏明帝时期,皇帝曹叡打算攻伐蜀国,朝臣都表示反对,曹叡便向刘晔问计,刘晔私下对其说蜀可伐。退朝后,有人向刘晔询问蜀国是否可伐,刘晔答时机未到,不可伐。曹叡对刘晔前后矛盾的说法感到十分困惑,而刘晔则告诫曹叡,伐蜀大计,只要自己明白就好,不能随意将这类重要的事件告知外人。 鉴于刘晔这样左右逢源,有人便向曹叡说明刘晔两面三刀,有揣测上意的嫌疑,并向曹叡建议今后询问刘晔意见时都特地以与自己相反的意见进行询问,如果每次刘晔都表示同意,那么就表明他在揣摩上意。由是,曹叡果真照此试探,刘晔也果然如此,曹叡至此便觉得刘晔乖违,对刘晔逐渐疏远,信任远不如初。 虽然《三国志》肯定了刘晔的才智,但对刘晔的逢迎行为隐晦地做了否定,在《刘晔传》的末尾,陈寿在评价其少子刘陶时,说其“亦高才而薄行”,一个“亦”字暗暗地批评了身为父亲的刘晔曲意逢迎。傅玄评价:“以晔之明智权计,若居之以德义,行之以忠信,古之上贤,何以加诸?独任才智,不与世士相经纬,内不推心事上,外困于俗,卒不能自安于天下,岂不惜哉!”这里既表达了对刘晔逢迎上意的否认,同时也对刘晔的一生表示了惋惜。故而最后傅玄感慨:“巧诈不如拙诚”。 “佐世之才”的前后转变 《三国志》 由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 记载中国三国时代的断代史 同时也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资料图 图源网络) 在笔者看来,刘晔的前后变化与其经历有关。青年时期,刘晔曾经为了实现亡母遗命,伺机潜伏,诛杀父亲的侍从;也曾经为了平定当地骚乱,凭借自己的胆气,单人匹马力斩扬州豪强郑宝。由此可见,青年刘晔是一个刚毅、热血之人,除了独到的眼光,胸中亦怀有侠义之气。而到了晚年,刘晔却转向保守,逢迎曹丕,见曹叡的眼色进言、行事,与其青年时的个性大相径庭。 虽然刘晔的眼光十分敏锐和准确,但遗憾的是,其正确的主张大多没有被当时曹魏权力最高者最终采纳,不免有些令人叹息,这也应当是刘晔其声望不及其他曹魏著名谋士的原因之一。而身为汉室宗亲的刘晔由于其特殊的身份,在朝堂之上又无如曹氏亲族、颍川士族的政治集团的庇护,不免感到孤独和无助,只能小心谨慎地通过自己的言行来保护自身。刘晔也曾对人言:自己不结党营私,是因为魏国刚刚建立,人心不一。自己在汉朝是皇氏的旁支亲族,在魏国又担任重要的官职,少结交一些人,不会有什么不妥当。 观刘晔一生,前半生是慷慨激昂,而后半生却小心翼翼。也许是经历了东汉衰微,曹魏建立,身边名臣陨落,心生守成之念。也许是正确意见屡次不为曹魏采纳而感到的失落和无奈。也许是因为自己特殊的身份害怕遭到陷害而采取的自取污名的自保之策。时代在变,刘晔的心气和志向也被磨平了,已无当时“佐世之才”的意气,更多是一种无力和无奈。可以说,刘晔对于天下的局势能够准确把握,但是对自己的人生却没有一个很好的把握。曹魏的预言家,虽然眼光锐利,能够预料天下形势的起伏变化,却左右不了自身的宦海沉浮。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