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正值毕业季。中国人民大学的校园里,毕业生们正收拾着行囊,准备告别母校。在毕业54年后,77岁的四川大学教授曾枣庄,选择在这个时节重返母校,带着他的四十余种著述和一头银发。 曾枣庄(资料图 图源网络) “毕生心血献三苏”,校方这样概括曾枣庄的学术生涯。的确,苏洵、苏轼、苏辙在唐宋八大家中独占三席,而曾枣庄则以研究“三苏”闻名于世。他是《苏洵评传》《苏轼评传》《苏辙评传》的作者,也是众多“三苏”论文的撰写者。 然而,与曾枣庄交往近30年的北京大学教授龚鹏程说,曾枣庄做学问最重要的特点却是:研究“三苏”而不限于“三苏”,这也是实情。从1985年到2006年的二十年间,曾枣庄主持编纂了360册、约1亿字的《全宋文》,是近年来古籍整理领域最重要的收获之一。 让曾枣庄付出大量心血的,不仅有《全宋文》,还有《中华大典·文学典·宋辽金元文学分典》《宋代文学编年史》《中国古代文体学史》……无不游离于“三苏”之外。龚鹏程认为,曾枣庄的“三苏”研究之所以引人注目,与他宽广博大的学术背景密不可分。 “现在很多学者、专家做学问,像打一口井,拼命往下挖,对其他相关领域并不熟悉,没有办法旁涉。”龚鹏程说,文献、文学、文化原本是相互贯通的,但在近代以来的研究中产生了割裂的趋向,研究文献的人没有精力研究文学、文化,讲文化的学者常常是架空而谈,凌空蹈虚,对文献不太在意。曾枣庄的成功之处在于处理好了通博与专精的关系,不只研究作为文学家的“三苏”,而且研究作为政治家、思想家的“三苏”,因此才能够深入到他们的人格、心智、思想,彰显他们的精神魅力。 曾枣庄笑称,在已近耄耋之年将自己的毕生著述捐献母校,是在“安排后事”。熟悉他的朋友都知道,曾枣庄十多年前就罹患癌症,但一直笔耕不辍,近年来仍不断有新著问世。在龚鹏程看来,曾枣庄的耿介、执着,对学术的专注,对生死的洒脱,与他研究的苏东坡颇有神似之处,有时也像苏东坡一样有“一肚皮的不合时宜”。 在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的“曾枣庄先生学术成果展”上,人们就可以感受他的“不合时宜”。 “五月二十七日大札奉悉,大作《苏洵〈辨奸论〉真伪考》已拜读一过,其中所论各点鄙意大致不敢苟同……”这是1995年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邓广铭写给曾枣庄的一封回信,信中详述了邓广铭对曾枣庄所撰论文《苏洵〈辨奸论〉真伪考》的不同意见。 对于这样的不同意见,曾枣庄不但不躲避,还公开展出。他说:“那时邓老已年近九十,思路依然如此清晰,对学问依然如此严谨,联想到他对我们编《全宋文》提出的若干宝贵意见,我除了敬意还是敬意!” 知名学者、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许嘉璐说,现在,一些导师间学术观点的分歧,甚至可能导致彼此的学生结怨,像曾枣庄这样的学者,不多了。(本报记者:杜羽)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