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怎么挑个好媳妇?从生活行为的细节看人品

http://www.newdu.com 2017-12-05 腾讯儒学 李山 参加讨论

    文:李山(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腾讯儒学专栏作者)
    “伐柯伐柯”这句诗,出自《诗经·豳风》,后经《中庸》引用而越发出名。可说起来呢,这句诗本来是《诗经》中最有智慧含量的句子之一,就是没有《中庸》的引用,也照样会香远益清、光彩夺目的。
    
    怎么挑个好媳妇?(资料图 图源网络)
    诗篇很短,就两章。有意思的是,据笔者理解,整首诗篇与娶媳妇有关。你看第一章:“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何?匪媒不得。”不是表现娶妻题材的诗篇,又是什么?而“伐柯”句,又说的是如何“不走眼”地挑个好媳妇的一点秘辛。
    
    贤妻孟光举案齐眉(资料图 图源网络)
    记得鲁迅先生说过这样的话:要想知道太太未来的模样,看看老岳母现在的仪容就可以(大意如此)。这首诗,在“伐柯(树干,可以做斧子柄)伐柯,其则(尺度)不远”之后,紧接着又来了两句:“我觏(观)之子,笾豆有践。”(这几句就是第二章)大意与鲁迅先生说的大同:想知道一位女子将来是否能成为持家好主妇,看一看她现在料理“笾豆”的情况就知道了。“笾豆”,古代酒席筵上装食物的器物,竹编的为笾,木质的为豆;“有践”就是摆放成行,合乎要求。诗是说:看看人家姑娘操持宴会摆放竹木食器弄得井井有条,成行成列,就可以知道她很贤惠啦!
    
    同牢共食(资料图 图源网络)
    诗篇这样说,可不是盖的,确实是“唯物主义”的出发的,强调要从生活实践出发,从生活行为的点滴看人品,要比单看相貌决定娶谁不娶谁(同样,嫁谁看相貌,也危险)牢靠得多。相信这样的智慧,对未婚朋友该有用吧(我这样说怎么有点像“逼婚”呢)?
    然而,“伐柯伐柯,其则不远”诗句的启迪作用,又绝不仅限于嫁娶之事。您看我们的儒家老前辈,《中庸》的作者,老早就从这句诗看出它普适的含义,说“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诗云:‘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执柯以伐柯,睨而视之,犹以为远。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大意是说,儒家所提倡的大道,就像吃饭穿衣,就像呼吸空气,都是家常的、须臾不可离的事项,就像手持斧头去砍伐一根新的斧柄,尺度就在你手里攥着的。斜着眼神看一看,都像是远了。这就是“道不远人”,其实是强调“道”应该贴近世道人心的。《中庸》讲“君子治人”,主要针对如何为政治国。这与我们今天讲做人,不相干。可是,它的道“不远人”,仍可视为做人的基本准则。因为,做人讲究个将心比心,讲究个“己所不欲”,讲究个贴着自己的良心处事,还是很应该的。对待身边的人,离开这样的“则”,哪怕只有片刻,都是可能出问题的。不是吗?
    找个好配偶,需要“伐柯”的择偶之智;日常为人也需要“道不远人”的自我戒惕。小小的诗句,确实隽永呢!
    本文为腾讯儒学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