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杰人 《朱教授讲朱子》为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朱杰人先生所开专栏,为广大读者讲解朱子之道。 朱子像 《朱教授讲朱子》百四六 朱子曰:“人于道理不能行,只是在我之道理有未尽耳。不当咎其不可行,当反而求尽其道。” 译讲:一个人如果自以为正确的事情却行不通,那一定是自己的事情在道理上还有未尽之处。这时候,你不能怪事情做不通,而应该返回来把从道理上把自己的事情理顺(尽其道)。 《朱教授讲朱子》百四七 朱子曰:“程子所谓‘知其不善则速改以从善’,曲折专在‘速改’字上着力。若今日不改,是坏了两日事;明日不改,是坏了四日事。今人只是惮难,过了日子。”又说:“最要在‘速’字上着力。凡有过,若今日过愈深,则善愈微。若从今日便改,则善可自此而积。” 译讲:《论语·学而》中孔子说:君子“过而不惮改。”朱子解释这段话的时候引用了程子的话“学问之道无他也,知其不善,则速改以从善而已。”朱子认为,程先生的这句话,关键是个“速”字。人不可能没有过错,问题是知道了错误以后要马上改正。一天不改就坏了一天的事,坏就会加深,坏加深了,善就小了。那么为什么人不能“速改”呢?他说这是因为“惮”,惮就是畏难。他说“自治不勇(没有勇气自己要求自己、管理约束自己),则恶日长(生长),故有过则当速改,不可畏难而苟安也。”过及时地改了,善也就积累起来了。 《朱教授讲朱子》百四八 朱子曰:“须是慈祥和厚为本。如勇决刚果,虽不可无,然用之有处所。”再曰:“血气之怒不可有,义理之怒不可无。”又曰:“容貌辞气,乃德之符也。” 译讲:人应该以慈祥、平和、宽厚为做人的根本。当然,勇敢、坚决、刚强、果断这些品性也是不可缺少的,只是它们应该用在应该用的地方。比如,凭自己的本能和一时之情感而动怒是不应该的,但是为道义和真理而动怒却是不能没有的。所以朱子说,一个人的容貌(表情、神态)辞气(言语、气度)就是这个人内心修养的符号和标志。 本文为腾讯儒学特约独家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