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杰人 《朱教授讲朱子》为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朱杰人先生所开专栏,为广大读者讲解朱子之道。 朱子像 《朱教授讲朱子》百五三 朱子曰:“大抵吾辈于货色两关打不透,便更无语可说也。” 译讲:我们这些人,如果在金钱(货)和女色(色)这两关面前通不过,那么其他的事情也就不用说了。 《朱教授讲朱子》百五四 朱子曰:“学者不于富贵贫贱上立定,则是入门便差了也。” 译讲:朱子说,孔子教导学生,治学、做人,“必先教取舍之际界限分明,然后可做工夫。不然则立脚不定,安能有进?”就是说,人要知道取舍,什么是值得追求的,什么是可以放弃的,只有把这个界限划清楚了,你才可能上进。比如在道义、真理与富贵、贫贱发生纠葛时,你到底选择什么?这就决定了你的立场。立场错了,那就等于是进错了门、走错了路。 《朱教授讲朱子》百五五 朱子曰:“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是以人物之生,必禀此理,然后有性;必禀此气,然后有形。” 译讲:世上万事万物都是由理和气组成的。理,就是超脱于具体物质的规律、道理(道),这是事物的根本。气,就是有形的具体物质,这是事物的具体形态。所以,人和物来到这个世界上,一定是禀赋着一定的理(规律和道理)的。因为有了这个理,所以他才有一定的性(人性、天性、本性);他也一定禀赋着一定的气,所以他才能有这个身体或什么其他具体的形状。所以,朱子说:“天下未有无理之气,亦未有无气之理。” 《朱教授讲朱子》百五六 朱子曰:“仁义礼智,性也;恻隐、羞恶、辞让、是非,情也。以仁爱,以义恶,以礼让,以智知者,心也。性者,心之理也;情者,心之用也;心者,性情之主也。” 译讲:仁、义、理、智,这是人的本性;恻隐(同情和怜悯)、羞恶(羞耻和厌恶)、辞让(谦逊和退让)、是非(正确和错误),这些都是人的情感的表现。因为人性中有仁,所以才产生爱;因为人性中有义,所以才产生厌恶;因为人性中有礼,所以才产生退让;因为人性中有智,所以才会去学习认知,这些都是心在起作用。人的本性是心的理(道理和规律);人的感情是心的表现。人的性和情是通过心表现出来的,所以心是人性和感情的主宰。 本文为腾讯儒学特约独家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