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只用10句话,《史记》教你过好这一生

http://www.newdu.com 2017-12-05 儒风大家 佚名 参加讨论

    富贵不归乡里,如衣绣夜行,谁人知者?
    出自《项羽本纪》,意思是得到富贵以后,如果不回家乡晒晒,就好像穿了一身锦绣绸缎,却在夜晚出行,谁能看到你的好?
    
    晚清《衣锦还乡八人大轿图》(资料图 图源网络)
    传统的农业社会,培养了中国人的家庭、宗族、乡邻地方等社团意识。一个人发达了,要回到家乡显摆一下,就像现在的企业家要为家乡修路、建学校一样。
    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sì)者死人之事。
    出自《淮阴侯列传》,意思是做了人家的车子,心中就要考虑人家的患难;穿的衣服是人家给的,就要怀揣着人家的忧愁;吃的东西是人家给的,就要忠心为人家做事。
    大致相当于后世的“食人之禄,忠人之事”这句话。今天看来,这和现代社会的契约精神有点接近,选择了一份工作来作为谋生手段,就应该为企业、单位负责,尽职尽力。
    丈夫生不五鼎食,死即五鼎烹耳!吾日暮途远,故倒行暴施之。
    出自《平津侯主父列传》,意思是大丈夫活在世上应该追求富贵,只要能钟鸣鼎食(王侯之家的生活),承受鼎煮之刑罚而死也无所谓,我好不容易获得今天的地位,所以宁愿倒行逆施。
    主父偃早年虽饱学却穷困,在齐地被众儒生排挤,不容于齐,借钱借不到,去北方燕、赵、中山等地,还是不遇,入关希望卫将军引荐给圣上,没有消息,手中没钱,诸宾客都讨厌他,最后豁出去伏阙上书,竟然获得重用。
    大臣纷纷向他行贿,有人劝他说:“你这样太过分了!”主父偃说道:“我从青年时就出外游学,达四十多年,弄得双亲不把我当儿子看,兄弟朋友不愿收留我,投在将军门下时其他宾客都厌弃我,我困厄的时间太久了。现在我有了权势,为了荣华富贵,法场上吃一刀也是心甘情愿!”
    这说法类似于后世的“不能流芳百世,也要遗臭万年!”今天很多贪官往往小的时候都吃过苦,成克杰上学前根本没穿过鞋,王怀忠是要饭的出身,或许也有这种要把过去应该有而没有的,一定要狠捞回来的心理吧!
    何乡者相慕用之诚,后相倍之戾也!
    出自《张耳陈余列传》中司马迁的评语,意思是当初两人互相倾慕信任,其相交非常诚恳,最终却反目成仇,非置对方于死地不可,这是为何?
    张耳和陈余早年刎颈交,就是可以抹脖子的生死之交。陈余比张耳小,他对张耳像对自己的父亲一样。后来项羽分封天下,张耳为王,陈余为侯,陈余大大不服,因为张耳、陈余对于恢复赵地的功劳是同样的。
    陈余用武力赶走张耳,使得张耳逃到刘邦那里。刘邦与项羽争斗时,刘邦要求陈余归到自己一方,陈余提出的条件竟然是要刘邦杀了张耳才会答应。
    刘邦杀了一个和张耳长得像的人,把人头送给陈余。陈余发现受骗后,就投向了项羽一方。韩信与张耳破赵地,斩杀了陈余。
    有一话说:“再没有比曾经是朋友的敌人更恶毒的了!”越是最初相交深厚,一旦决裂,对另一方的怨恨越深。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出自《刺客列传》,士为知己者用,意思是有本事的人只会为赏识自己的人做事,《刺客列传》后面还有类似的一句“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意思把我当成普通人来对待的君主,我就以普通人的态度报答他;把我当成国士来对待的君主,我就以国士的态度来报答他。)
    女为悦己者容,可以说是对女性很深刻的洞察了,相信每个人都有体会。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