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儒家经典之一,又称《书》或《书经》。“尚”即“上”,《尚书》就是上古的书,它是中国上古历史文献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是中国汉民族第一部古典散文集和最早的历史文献。 ![]() 尚书是中国汉民族第一部古典散文集和最早的历史文献。(资料图 图源网络) 知人则哲。 哲:聪明。本句大意是;能识别人就是聪明。人是复杂的。所以能够知人,识别出哪些是好人,哪些是坏人,哪些是有才能的人,哪些是平庸的人,就是聪明。 政贵有恒。 本句大意是:政令、政策重在长久不变。一条政令,一项政策,在执行中重在连贯不变,长久坚持。时间短暂,则不易见其效果;朝令夕改,则执行者易生疑惑而无所适从。 习与性成。 习:习惯。性:习性。我们常说习惯决定命运,习惯决定性格。我们的老祖宗造就把这些说明白了。 作德,心逸日休。 逸:安逸。日:一天天。休:喜庆、顺和。积德作好事的人,心地坦然,无忧无虑。事情一天比一天顺心。《尚书·周官》还有“作伪.心劳日拙”一句。意思是:弄虚作假干坏事的人,用尽心机,藏奸饰伪。处境却越来越窘迫困难。两句从一正一反立意,可用以劝善戒恶,教育人们多做好事,不干坏事。 满招损,谦受益。 这两句大意是:自满招来损害,谦虚使人得益。这两句上古传下来的训诫,言筒意赅,对比鲜明,表现了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至今仍使人受益不浅,可用作座右铭。 诗言志,歌永言。 诗用来表连人的思想感情,歌是通过咏唱的语言,抑扬顿挫地把这种思想感情表达出来。 作伪,心劳日拙。 弄虚作假的人费尽心机,处境越来越困窘。现实生活中,确也有些人弄虚作假,机关算尽,到头来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可见这两句至今仍有现实意义。特别是后一句“心劳日拙”,现已成为成语而常被引用,意思是耍尽小聪明,使尽坏心眼,最后不但没有得到好处,处境反而越来越糟。 树豫务滋,除恶务本。 树:建立。滋:滋长。本:根本,指根除。培养高尚的品德,一定要不断地进行;清除邪恶的东西,必须从根本上铲尽。培养高尚的品德,应循序渐进,潜移默化,不断提高;铲除邪恶必须雷厉风行,果断坚决,除恶务尽。“除恶务尽”已成成语,说明打击邪恶势力,清除坏人坏事,务必干净、彻底,力争从根本上消灭之。 玩人丧德,玩物丧志。 玩人:指迷恋女色。丧志:消磨掉志气。迷恋女色会丧失道德,沉迷于玩赏喜爱的东西,会捎磨掉志气。沉溺于玩人玩物,则无法保持锐气和德行。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总结了“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等历史教训,便是最好的说明。 不矜细行,终累大德。 矜:慎重。细行:小节。累:累及。大德:大节,古指立身的道德。不注重小节,最终必然累及立身的大德。从一个人的立身道德上说,平时不检点,不注意品德操行、生括作风方面的细末小事,久而久之.积细行而成恶习,必将影响到立身大节。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