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孔子如何看待诗教? 培养君子的必要手段

http://www.newdu.com 2017-12-05 腾讯儒学 凌介斋 参加讨论

    文/凌介斋
    孔子是第一个开启私学的教育家,其教育的内容极其广博,《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又曰:“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前者所指,是教育的具体内容,后者所指,是指受教育者的培养目标,具有德性内涵。故孔子的教育,是一种极其重视道德修养的教育。但其特别之处在于,德行教育没有成为道德的空谈说教,却要通过诗、礼、乐的熏陶,三举并进,而养成君子人格,孔子对诗教的重视,可从以下几个地方得知:
    
    孔子行诗教(资料图 源自网络)
    陈亢曾向孔子的儿子伯鱼问道:“子亦有异闻乎?”即他认为作为孔子的儿子,伯鱼可能接受到了与众不同的知识传授。而伯鱼回答:“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孔子对自己的儿子教育,一次要求学诗、一次要求学礼,可见孔子对诗在语言能力的培养极其重视。孔子又云:“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他循循善诱的对他的学生劝导说要“学诗”,认为诗可以感发意志、考见得失,又能让自己保持和而不同的人际关系,懂得尊敬长上,表现哀怨时又不至于发怒,因此诗教是让人性情完善、涵养德性的重要手段,故孔子云:“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朱熹云:“人伦之道,诗无不备”,深刻的把握了诗的多重功能。
    孔子又云“诗亡隐志,乐亡隐情,文亡隐言。”故“言志”是孔子诗教的总纲,“志之所至,诗亦至焉”,人心的真实情志都通过诗歌表现,无法隐藏或矫饰,“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用符合音律、具有音乐美的旋律表现自己的情感。正因此,诗教所养成的是性情中正而有志向的人,故诗的教育,永远不能缺失。
    此外,学诗还是扩充知识的重要手段,能认识许多鸟兽虫鱼,符合儒家要求博学多闻的学习目的。又如子贡问:“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孔子答道:“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受到启发:“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孔子对子贡的思考加以赞叹:“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儒家士君子当像修治玉石、切磋骨角一样的修炼自己的德行,永求进步,达到“止于至善”的道德境界。
    然而推行诗教,其意义不单止于培养完善的人格与道德,它更能有助于培养从政的能力,这是儒家教化的重点关注领域。孔子曾道:“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因为诗教并不止于培养章句之才,它还能培养一个人的辞令水平,在为政时更能施展作用,可用于外交事业之上,从而便于士君子参与政治,发挥政治影响。
    诗歌具有“赋、比、兴”的传统,其中“比”的手法,将言某事,并不直接开门见山,而是以相近的某个事物开始言起,从而能让语言生动活泼,易于说理,更能起到讽谏的作用,还避免引起君臣之间的直接冲突,从而给政治运行一个良好的环境。
    本文为腾讯儒学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作者及来源。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