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格言,也是古帝王历来遵循的治国常识。然而在“自由民主”成为普世价值的今天,这句古谚也不免被赋予时代涵义。许多人认为,从这句话中能看出我国古代“民主”意识的萌芽,表明人民群众才是权力的真正持有者,从而为多数人的统治提供了思想依据。尽管这种现代“意见”足以令民主的追求者们浮想联翩,我们还是应该回到古代文献的语境中,看看这句话是否真能开出民主的“新外王”。 荀子(资料图 图源网络) 此语原出《荀子》,在《荀子·王制》和《哀公问》二篇中凡两见。此后在刘向《说苑》《新序》、王肃《孔子家语·五仪解》、魏征《论治道疏》、吴兢《贞观政要》等典籍中被不断征引和重述,可见其分量之重。《荀子·王制》曰:“马骇舆,则君子不安舆;庶人骇政,则君子不安位。马骇舆则莫若静之,庶人骇政则莫若惠之……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此之谓也。故君人者欲安则莫若平政爱民矣。” 《荀子·哀公问》曰:“鲁哀公问于孔子曰:‘寡人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寡人……未尝知危也。’孔子曰:‘……且丘闻之: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君以此思危,则危将焉而不至矣。’” 唐太宗和魏征(资料图 图源网络) 从“庶人骇政”和“以此思危”可以看出,荀子和孔子显然在教育君主,要察知政治现实中的潜在危险。这种危险当然来自民众,因为民众存在着“骇舆”和“覆舟”的可能。为什么会有这种可能?正如《尚书·大禹谟》所谓“人心惟危”、“可畏非民”,“民性”就像水的特性,无常无厌、不可捉摸,随时会掀起波涛。在“平政爱民”的显白说辞背后隐藏的教诲是,君主必须了解民众的秉性,对人世生活的品质有所洞察,以道义和礼法来安顿叵测的民心。对于缺乏政治经验的鲁哀公而言,这一教诲显得尤为重要。 《贞观政要》中,唐太宗对魏征表达了鲁哀公般的忧虑:“朕既在九重,不能尽见天下事。”魏征引了这句古谚,告诫太宗不可“居安忘危,处理忘乱”,同样意在表明,君主应当具备应对现实的政治智慧和“审慎”的德性。可见,先贤的教诲无不关切于如何培育一位洞悉危乱、品德优异的合格帝王,并更好地维护基于智性差等的统治。这个理想是否落实姑置不论,可以明了的是,这一古老训诫无论如何与民主精神不相关,既不能代表民粹的胜利,也不能为民主政制提供合法性证成。我们不得不佩服启蒙智识者们强大的想象力,既然连柏拉图《理想国》都能被看出极权主义的苗头,从中国古语中看出民主的萌芽,又有什么好奇怪的呢? (作者:仝广秀)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