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儒学 > 其它 >

一线语文教师大声疾呼:必须对经典抱有深情

http://www.newdu.com 2017-12-05 章黄国学丨ID:zhanghuangg 翁盛 参加讨论

    编者按:《中国青年报》刊登了一篇《一线教师批“落伍语文教材”》的文章,作者认为,我们的语文教学不能紧贴时代,当代作家的作品收入太少,文言文题材过多,泥古之风盛行。对此,翁盛老师表达了不同的看法,他认为,语文教学的意义在于传播文化的经典,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对自己的民族经典抱有深情。我们看看他的观点吧。
    文/翁盛
    近日,在微信中看到《中国青年报》刊登的一篇《一线教师批“落伍语文教材”》的文章,一位语文老师洋洋洒洒地谈论当下语文教材的所谓失误问题,认为现在的语文教材“几无当代作家的作品,更别说韩寒、郭敬明等同辈青年作家”,收录的古诗词作品偏多,泥古之风盛行,诸如通假字等知识点的设定毫无必要。看后令人不觉心头一惊:这难道又是要革当下教材的命么?
    
    一位小学生正在阅读语文课本(资料图 图源网络)
    毫无疑问,我们应该关注、热爱现实生活,但这种关注与热爱,在语文教学中并不意味着当代文学作品对于教材的占领。生活在信息时代中的孩子们,先天具有与当代文学亲密接触的条件。无论教材的选用与否,当代文学中诸多契合当下的表现内容和技巧都会深深地吸引了他们的阅读期待。可以说,当代文学一直充盈在孩子们的生活之中,大多数学生对于史铁生、林清玄等人的作品如数家珍,也恰恰说明了当代文学的地位与价值。
    当代文学先天上的传播优势却是经典作品所无法具有的——那些表面看起来古奥晦涩的文字、远离时代的内容,很容易让追求新鲜刺激的学生敬而远之。但是,恰恰正是因为这种先天上的不足,从反面呈现出语文教学选择传统经典的价值所在。如果我们再不在语文教学的课堂上给学生讲解中华民族的经典文本,那些原本可能如我一般深爱上经典的孩子们,可能这一辈子就真的与经典无缘了,甚至连走近这些经典的机会都没有了,这难道不是语文教育最大的失败么?
    每一个生命的成长都是需要契机的,教育的本质在于,为每一个独立而自由的灵魂提供他们所需要的成长契机。而对于教材选文而言,选择了经典文本就是在为语文教学提供一个实现文化与精神传承的巨大契机。
    一个民族的发展永远离不开对于经典文本发自灵魂的膜拜。正如卡尔维诺所言,“一部经典作品是这样一个名称,它用于形容任何一本表现整个宇宙的书,一本与古代护身符不相上下的书。”那些积淀着华夏文明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和丰富的民族情感的经典文本,那些记录着先贤智者伟大的心灵、深邃的思想、超凡的智慧、杰出的创造的经典,可以为孩子们提供的,不仅仅是或雅致、或雄浑的语言浸染,更多的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引领、一种情感体验上的共鸣,让他们在以后的人生路上遇到坎坷、疑虑、孤独、恐惧时,找到温暖有力、坚定执着、深沉博大的历史同行者。
    未知古,焉知今。经典之所以为经典,即在于它拥有的超越时代的精神内涵与价值。那些看似孩子们未曾经历的世界与生活,恰恰是丰富他们内心世界与情感体验、锻造他们认识世界的思维方式的重要途径。自不必说内蕴深厚的文言,仅以现代文学为例,文章作者质疑《包身工》的当代意义。但在我的课堂上,每次讲到似乎与当下社会相去甚远的《包身工》时,学生中总有黯然神伤者,文中那些年龄相仿者的苦难,那些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与这些苦难灵魂的悲悯与爱,都在不断冲击着孩子们的原本狭小平静的精神世界。只要我们用心去点拨学生,孩子们都会发现,《包身工》的情怀离我们并不遥远,在山西煤窑中那些苦难灵魂的呻吟其实并不遥远,那些一直在用文字记录这个民族苦难的伟大灵魂离我们并不遥远,而远的只是有些教师自己内心的冷漠与无知。因为这些冷漠与无知,我们让那些原本可以感受到这个世界的苦难与悲悯的小小灵魂,在这些饱含深情的经典中只是感受到了隔膜与不解,然后还坦然地将这样的隔膜与不解简单归罪于时代不同。岂不谬哉!
    
    人教版语文教材(资料图 图源网络)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面对着当下诸多困境的语文教学,面对着一个个如璞玉般尚待琢磨的小小生命,历来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精神准则的语文教师,应该做的,是用自己的人品和学识去为他们搭建一个更高更广的平台,一个他们以自己的能力无法构建的平台,引领他们走进更加辽远壮阔的世界,而不是和孩子们一起嬉游于他们所生活的少年世界,过度纵容他们的少年心性。
    教育是引领每个灵魂向上的,可能当下的孩子们无法理解经典的力量,但是通过语文教师的引导,通过对经典的阅读,至少可以在他们内心树立一种“力虽不至,心向往之”的人生梦想。拥有梦想的灵魂才能走得更远,教师,应该是这些梦想的引领者与陪伴者——引领他们在经典中探寻广阔而深邃的世界,让他们发现触动人心的丰富与美好、真情与宏志。
    作为孩子们的朋友与同行者,我们热爱当下,但心系当下不应该成为阻碍我们归溯历史、胸怀未来的牵绊。因为当下所有正在接受教育的生命,他们都是属于未来的,他们应该让自己不断成长进而去创造未来。语文教学应该是为孩子们种下生命在未来灿烂绽放的希望种子的,而语文教师应该是这播种人。绝不能因为当下的他们无法理解经典文本的的价值与力量,而坦然放弃自己作为教育者的担当与责任,无视那些在人生的未来会灿烂绽放的美好。我们应该用一篇篇经典,在他们的生命之田种下一个个在将来因被触动而灿烂绽放的种子。而这样之后,每个阅读过经典的灵魂都会因这些灿烂的绽放而变得博大、坚定、丰富而美好。
    而做到这一切,其实对教师自身的要求是非常高的,无论是人品还是学识。我想,一个自己都无法理解经典的价值、体味经典之美的人,一个无法被经典所浸染所打动的人,自然是不会认可这些力量的,自然会觉得经典与当下没有任何关联,是陈腐古旧之物,认为经典总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需要经过“高明的自己”“去粗取精”了。如果教师自己的素养并未过关,只是在一轮又一轮的教学中教学经验和应试技巧方面有所成长,这真是辜负了文化传承的担当,辜负了孩子们对教师的期望呀。孔子曾教诲我们“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同行诸君,当以为戒!
    最后以一段卡尔维诺在《为什么读经典》解释何为经典的文字作为收束,与所有具有理想主义光芒与传承文化担当的一线同行者们共勉:
    一部经典作品是这样一部作品,哪怕与它格格不入的当下占据统治地位,它也坚持至少成为一种背景噪音。
    愿我们无论身处何时何地,面对何种困境,都能以至少成为一种背景噪音的担当与责任,永远坚持下去。
    转自丨“章黄国学”微信公众号(ID:zhanghuangguoxue)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