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一些朝代创建了许多养老救济机构,以国家的力量对那些孤寡无依的老人给予帮助,例如南北朝时的“孤独园”、唐朝的“悲田院”、宋代的“福田院”和“居养院”,明清时期的“养济院”“资善堂”等,这些养老机构遍及全国、设施先进,国家拨付巨款,在历史上确实写下了温暖的一页。 ■关山远 7月1日起,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护法》正式施行,“常回家看看”入法,毫无疑问,此事引起争议。 其实,以法律来巩固一个“孝”字,在中国古代相当正常,背后的原因很简单——养老这事儿,从古至今,都不是太容易解决。但法律能够挽救这个“孝”字吗? 从弃老到养老 “百善孝为先”,孝曾经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醒目的符号,可谓中国古代政治的伦理精神基础,也是社会教化的核心和根本。在《中国文化要义》中,梁漱溟引谢幼伟说:“中国文化在某一意义上,可谓为孝的文化。”古人云:“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但是,孝并非本于人性,而是后天的一个道德范畴,是人类进化到一定程度,物质财富得到相关积累之后而出现的超越了生存的情感需求。 日本在1958年、1983年两度拍过同一部电影《楢山节考》,在今天看来,这真是一部非常可怕的影片,讲的是日本信州深山中的一个小村子里,由于赤贫而沿袭下来一种抛弃老人的传统:所有活到70岁的老人,都要被家人丢弃到楢山上。69岁的阿玲婆忍痛拿起石头敲掉自己的牙齿,让自己看起来苍老一些。上山的时间到了,阿玲婆被儿子辰平放在背架上,朝山上走去,没有话,没有人送行,甚至没有家人从窗缝看老人离开。头天晚上,老人把能穿的衣物全都整理折叠起来,整整齐齐留给媳妇穿用。虽然天气很冷,老人还是把袜子留给了儿媳,自己赤脚上了背架。山顶到了,一具具白骨骷髅散落在每一个角落,有些倚靠在山岩下,有的坠吊在树干上,大多分布在一小块平坡上……在影片结尾,漫天鹅毛大雪铺天盖地,阿玲婆在楢山顶上的大雪中平静地等待着死亡…… 后人考证说,在古代严苛的生存环境之下,人们只能依照自然界的残酷生存法则活下来,弃老和溺婴,在古代多个文明中都存在过。早在1890年,现代文化人类学奠基者之一、英国学者弗雷泽在他的经典巨著《金枝》中,已注意到世界各地的原始民族有处死衰老国王的做法。其后,英国人类学家穆达克在《我们当代的原始民族》书中,对太平洋中塔斯马尼亚人弃杀老人的习俗如是描述:“上了年纪的人,当他们衰弱以后,同伴们就留下一点食物,而把他们扔下来等死。”学者在世界各地(包括中国),陆续发现了“弃老俗”“杀老俗”“弃老山”“弃老洞”…… 这种可怕的现象,固然发生在人类文明早期,但在此后遇到因天灾或者战争造成的饥荒年代,可怕的一幕,同样会出现。 “孤独园”与台城 汉代以“孝治天下”著称,也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视孝的朝代,在之前的秦朝,嬴政绝对不是个孝顺的儿子。众所周知,嬴政的母亲朱姬很风流,愤怒的儿子最后下狠手,将母亲的情人嫪毐五马分尸,用袋子捆起来棒杀母亲与嫪毐生的两个孽种,同时杀掉嫪毐的党羽,株连三族,还把母亲赶出咸阳,发誓一生再不相见,大臣轮流以母子天伦来劝,结果也一个个被嬴政杀掉…… 秦二世而亡,汉朝开始了,孝文化发挥光大。自汉惠帝以下的汉朝皇帝都以“孝”为谥,如孝惠、孝文、孝景、孝武、孝昭等,汉文帝的事迹甚至被写进了《二十四孝》:“前汉文帝,名恒,高祖第三子,初封代王。生母薄太后,帝奉养无怠。母常病,三年,帝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汤药非口亲尝弗进。仁孝闻天下。” 皇帝如此,自然万民感动,《孝经》成为汉朝最流行的书籍,孝也成了中国传统的伦理概念,成了子女辈对父母辈以上的供养、敬、顺从和爱护行为准则,充满道德要求与道德约束的养老制度也形成了。 古代养老,最主要的形式当然是家庭养老,而且家庭养老还不仅仅停留在物质层面,唐朝有“色养”一说。何谓“色养”?指的是人子和颜悦色奉养父母或承顺父母颜色为“色养”,说的是子孙要给予父母精神上的慰藉。唐睿宗时的鸿胪卿李向秀,对母亲极为孝顺,可他的妻子却经常辱骂婆婆,李向秀以不能色养婆婆为名,将妻子休掉。 除了家庭养老外,古代还有国家养老这一重要途径。孔子说过:“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这是他所理解的仁政大境界,为不少帝王所信奉,一些朝代创建了许多养老救济机构,以国家的力量对那些孤寡无依的老人给予帮助,例如南北朝时的“孤独园”、唐朝的“悲田院”、宋代的“福田院”和“居养院”,明清时期的“养济院”“资善堂”等,这些养老机构遍及全国、设施先进,国家拨付巨款,在历史上确实写下了温暖的一页。 有据可考的第一个国办养老机构名叫“孤独园”——《梁书·武帝本纪》载,南朝梁武帝普通二年(521)正月,梁武帝萧衍下诏宣布:“凡民有单老孤稚不能自存,主者郡县咸加收养,赡给衣食,每令周足,以终其身。又于京师置孤独园,孤幼有归,华发不匮。若终年命,厚加料理。” 应该说,既笃信佛教也提倡儒学的梁武帝是个不错的皇帝,当时他倡导的公办养老机构,成为后世仿效的榜样。令人感慨的是,创办了中国第一个养老机构的梁武帝,自己却在86岁高龄时活活饿死了——当时他收留了一个降臣叫侯景,公元549年,侯景起兵叛变,攻陷建康。梁武帝被软禁在一个名叫“台城”的地方,就是今天的玄武湖南面、鸡鸣寺往北处。软禁期间,吃的喝的都很少,有一天,梁武帝感觉嘴巴很苦,求人给他一点蜜,没要到,忧愤成疾。五月,他被活活饿死在台城,时年86岁。 这就是乱世的可怕之处。 法律能够拯救孝道吗? 崇祯十二年(1639年)8月26日,庶吉士郑鄤在京城西市甘石桥下四牌楼刑场被凌迟处死,死状极惨,史载他挨了3600刀,而且刽子手把郑鄤的尸体肉一条条地出售……郑鄤犯了什么十恶不赦的大罪?不孝——“惑父披剃”“迫父杖母”。 其实这是一场冤案,历史记载,在郑鄤惨遭凌迟的前11年与前7年,他的父母先后去世。他真正的死因是因为仗义执言,批评内阁首辅温体仁,结果遭到温体仁的诬陷,当时皇帝崇祯还真以为这是个如此不孝的臣子,勃然大怒,痛下杀手。 翻开史书,因为不孝而判决死刑的,并不罕见。在中国封建法律中,不孝是一种独立罪名。《唐律·名例》规定,不孝罪包括:“谓告言诅詈祖父母父母;祖父母父母在别籍异财;供养有缺;居父母丧身自嫁娶,若作乐,释服从吉;闻祖父母父母丧匿不举哀;诈称祖父母父母死。”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检举告发祖父母、父母犯罪行为的;骂祖父母、父母的;背地里咒骂祖父母、父母的;祖父母、父母生存期间自己另立户口、私攒钱财的;对祖父母、父母不尽最大能力奉养,使其得不到生活满足的;父母丧事期间自己娶妻或出嫁的,父母丧事期间听音乐、看戏的;父母丧事期间脱掉丧服穿红挂绿的;隐匿祖父母、父母死亡消息,不发讣告、不举办丧事的;祖父母父母未死谎报死亡的,这十种情况,都属于不孝的犯罪行为,都应受到严厉的惩罚。 也就是说,所谓“大义灭亲”,只能是父母灭儿子,即使父母有罪,儿子告发,儿子也因此有罪…… 今天看来,这无疑正是一种被后人所指责的“愚孝”,但古代皇帝追求的就是这个效果。中国古代为什么如此追求“孝”?这是因为传统的孝文化绝不是仅仅局限于家庭伦理道德的范畴内,事亲孝被推于事君忠,尽孝和尽忠很自然地结合起来,如“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强调在家为孝子,在外为忠臣,以事亲之心事君上,从孝亲始,至忠君止,尽孝是忠君的前提,尽忠是尽孝的结果和延伸,将狭义的孝父母泛化到广义的忠天子,将孝于父母长辈的家庭宗亲伦理感情转化成忠于国家朝廷的政治道德观念。 中国人爱走极端,过去是“愚孝”,现在是“不孝”——富而不养、缺乏爱心。社会学家调查,城乡违反孝道的现象比比皆是,尤其在传统孝文化根植最深的农村地区,孝道堪忧。 当今中国正经历前所未有的社会变迁,传统大家庭模式土崩瓦解,曾经凝聚一代代中国人的传统价值体系,也处于瓦解之中,在对金钱的追逐中,人性中被德行抑制的兽性抬头,而人口流动、工作压力等原因,更导致了老人的孤独与悲伤。 经济学家陈志武曾从金融学的角度来审视“孝”字:家族成员之间相互帮助其实就是一种规避未来风险的隐形投资,而血缘关系就是人格化了的契约架构,例如“养子防老”,父母担心老无所养,在年轻时会把大量时间、金钱投在孩子身上,以期待老有所养,这其实是一种人格化了的金融投资。 在今天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包括养老保险在内的金融产品与社会保障体系正在陆续取代“养子防老”,但老人的情感慰藉,又能安放何处? “常回家看看”入法了,但法律,又如何能够拯救孝道?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