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儒学 > 其它 >

张颐武:找回对汉字的热爱

http://www.newdu.com 2017-12-05 长春日报 张颐武 参加讨论

    
    资料图
    汉字是中华文化存在的基础。中华文明能够持续发展,从未中断,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就和汉字文化的发展有密切的联系。首先,汉字承载了许多历史记忆,每个字都有文化内涵和很长的演化传承。其次,汉字是中华文明的载体和符号。再次,汉字是当代文化传播和交流的载体。它的文化内涵非常丰厚。
    21世纪的今天,汉字书写方式发生了两次重大变化,一是从软笔到硬笔,二是从书写到输入。两次变化都深刻地改变了我们应用汉字的方式。
    如今,虽然汉字的普及程度,即识字率比过去任何一个时代都大有提高,斗大的字不识一个的人少了,但我们对汉字的使用情况却大不如前,胡乱书写、使用汉字的状况层出不穷。我们常常能看见,比如微博不过一百多字,但这一百多字却缺乏美感,乏味、单调,常出现成语使用不当、错别字等现象。还有一种情况更为普遍,那就是提笔忘字,认得字却想不起如何书写……
    的确,使用电脑打字让撰写文章、与他人交流都变得更为快捷,但同时,这种便捷却无形中阻碍了我们对汉字的兴趣。以音求字的书写方式让汉字变得拼音化,而追求速度的心态让我们一味快,却忽视了汉字本身的意蕴。其次,如今学生普遍课业重、压力大,让他们常为了应付考试而囫囵吞枣地接收学校老师授予的一切知识,这些知识不经过消化吸收、不存在兴趣,很容易学了便忘。
    我们总以为汉语、汉字是我们的基本技能,如同吃饭走路无需投入过多学习精力。这种对汉字、汉语认识的偏差常导致我们在学习过程中,主观地轻视学习汉字、汉语的重要性,最终导致我们在作为学生期间就不曾打下牢固的应用汉语、书写汉字的能力。
    我以为,首先,为了增强我们的汉字书写、应用能力,我们应该培养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对汉字的兴趣。第二,社会应该重视并营造一种能熟练应用汉字、汉语的氛围。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从个人做起,多看多记多练。
    我们需要找回对于汉字的热爱,找回我们对母语的热爱。
    (作者:张颐武)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