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错像(资料图) 据说“法西斯”(fascist)一词的本义是“束棒”(拉丁语fasces的音译),是一种柄部被绑在一起的木棍包裹的斧头,在古罗马,是权力和威信的标志,引申起来,就是我们说的“团结就是力量”。 这好像是一个真理。评书联播里,总是“双拳难敌四手,好汉架不住人多”。大国总能打赢小国,尤其在冷兵器时代。 后来才知道,也未必尽然,比如英国这绰尔小邦,几乎征服了全世界。中国身躯庞大,历史上却老被北方草原上的蛮夷征服。这是为啥呢?我们且从汉朝的晁错谈起。 晁错曾经对汉景帝说,匈奴的人口,当不得汉一大郡,但汉朝老被匈奴欺负,为什么?他洋洋洒洒,列了一堆理由。什么匈奴马匹质量好啦,匈奴人个个擅长骑射啦,个个又吃苦耐劳啦。当然,他同时也列出了一大堆反制匈奴的办法: 领导,别再像以前那样让士卒隔年轮换以备守边塞了。应该让百姓移居边郡,政府拨给丰厚的移民费。如果没人肯,就引诱罪犯去,免掉他们的罪罚,送安家费,他们总该欢天喜地了吧?罪犯不够,就鼓励那些有钱但没爵位的富人前往,赐给他们爵位。还不够,则高价悬赏平民,赐给他们高爵,免全家终身赋税,没有配偶的,政府给配一个。人没有配偶,是不肯安居乐业的……匈奴人入边,抢了汉人的财物,有能抢回的,财物可分一半。这样,老百姓就会互相救助,视死如生。我大汉没有真肯忠君爱国的人,因为大家的觉悟普遍不高啊。只有不断用利益去引诱,他们才肯上钩,为您守边…… 应该说,晁错抓到了事情的本质,派兵戍守,一个烽燧不过三五个兵,每十里也才一个烽燧,这点人够什么用的?但如果边境的百姓都愿意守卫家园,匈奴再厉害,也打不进来。其实,往深了说,这就是兵法上“背水一战”的翻版。所谓兵法,都是在人性的弱点基础上总结出来的。只要认真读过先秦史书,就会发现,《孙子兵法》里的很多告诫,都能在《左传》等史书实战案例中找到影子,“破釜沉舟”和“背水一战”有什么区别?东汉的皇甫嵩,带着兵征伐西羌,被无数敌人围住,士卒战栗,莫有斗志。皇甫嵩大叫:“今天大家都在绝塞,离家千万里,一旦松懈,死无葬身之地。只有硬拼,还能侥幸活命,不想死的跟我冲。”结果他打赢了。这种兵法的理论基础,和“置之死地而后生”,是没有什么区别的。(史杰鹏)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