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儒学 > 其它 >

四川都江堰40年挖出4石像 揭李冰修堰治水真相

http://www.newdu.com 2017-12-06 四川日报 吴晓铃 参加讨论

    
    外江1号桥墩北侧无头石像发掘现场 都江堰市文物局供图
    4月24日上午,都江堰外江防汛河道清理正紧张进行。当挖掘机操作手好奇地从河沙中刨出一块巨型“坚硬物体”,一尊高约2米的断头石人像出现在大家眼前。这是继1974年都江堰挖出李冰石像以来,当地第4次挖出巨型石人造像。
    鲜为人知的是,1974年以前,历史上是否有李冰其人?都江堰究竟为何人所修?都曾存在争议。李冰像及断头石人像的陆续出土,佐证了《史记》中蜀郡守李冰“凿离堆,避沫水之害”的事实,而百姓为历代治水官员立碑塑像的感恩故事,也渐渐浮出水面。
    1974年出土东汉石人像
    还真相,都江堰确是李冰所凿
    从二王庙望秦楼俯瞰都江堰,滚滚岷江水奔腾不息。在鱼嘴处,江水被河堤一分为二,在闸口下方消力池的作用下,很快“安静”下来。下游,便是被岷江水灌溉的千里沃野,古人治水的智慧至今让人折服。
    不过,1974年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都江堰为何人所建,一直存在争议。
    都江堰市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副研究员蒋永志介绍,关于李冰治水,历史文献记载很少。目前能够查到的最早记录,是司马迁所著《史记》。然而《史记·河渠书》中,只寥寥数十字记录此事:“蜀守冰,凿离堆,避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有余利用溉浸,百姓飨其利……”《史记》中,这项利在千秋的水利工程的建造者,连姓也没有。直到班固著《汉书》,才在“冰”字前加上“李”。后来,《华阳国志》的作者常璩终于在所著地方志中盛赞李冰功绩,称其修建都江堰之后,让川西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然而,这些记载还不足以平息争论。都江堰市文物局前副局长卞再斌解释,在上世纪70年代以前,都江堰竟然没有发现一处和李冰治水有关的考古遗存。而历史上,古蜀国王鳖灵(丛帝开明)被望帝任命为相,治岷江水患,让蜀民安处,并最终受禅得国的故事广为流传。《华阳国志》曾记载开明“决玉垒山以除水害”,它与《水经注》中的记载也能互相印证。那么,都江堰会否是鳖灵所建,而“冰”只是“鳖灵”的谐音?
    1974年李冰石像的出土,终于还了李冰“清白”。
    79岁的钟天康当年是灌县文管所馆员。1974年3月3日中午,他正在离堆公园喝茶,突然听人说,都江堰枢纽工程迁建安澜索桥,在河头挖到一块很像人脑壳的大石头。石头太大搬不动,下午打算放炮炸烂。钟天康说,出于职业敏感,他很快赶了过去,“果然看到露出河沙的是一个大脑壳,典型的汉代冠冕和服饰风格。”钟天康马上让民工停工并保护现场。回到文管所后,他挂了长途电话请当时的四川省博物馆派专家到场清理。3月6日,工作人员从河道里清理出一尊由本地青石凿成的石像:它身高2.9米,肩宽0.96米,重约4吨,底部有榫头。细看之下,石像五官端正,面带笑容,头戴冠,身穿长衣,腰间束带,拱手垂袖,平视而立。最让考古工作者惊喜的是,石像衣襟中间和左右袖上有隶书题记三行:“故蜀郡李府君讳冰/建宁元年(公元168年)闰月戊申朔廿五日都水椽/尹龙长陈壹造三神石人治水万世焉”。钟天康说,这尊铸造于东汉的李冰石像出土后在学界引起轰动,“它用事实证明:战国末期蜀郡守李冰组织人民修建都江堰的历史是完全可靠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