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语:党锢之祸】 东汉后期,一些官僚和士人强烈要求改革政治。他们认为宦官地位卑贱,无德无行,在宦官手下做官是奇耻大辱;外戚控制皇帝,起用家人,也应该让他们把权力交出。于是,东汉的太学生与正直官吏士大夫在反宦官专权、反朝政腐败的目标下联合起来,形成了一股颇有声势的社会力量,被称为“党人”。 党人不仅在舆论上抨击宦官专权,还试图在政治上打击宦官势力。一批不畏强暴的官吏则利用手中权力直接惩治不法的权贵,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宦官的嚣张气焰,其中最突出的是司隶校尉李膺。他执法不避豪强,曾诛杀大宦官张让的弟弟野王令张朔,使宦官们一时收敛,并因此赢得了人们的尊敬。 宦官对党人恨之入骨,寻找机会进行报复。公元166年,发生了第一次大规模冲突,源于李膺处死了与宦官来往密切的方士张成之子,从而被宦官借机诬陷。桓帝大怒,李膺等200多人被抓。后来,住陈蕃、窦武等人的反对下,桓帝迫于压力,不得不释放党人,但规定禁锢终身,不许再做官,这就是东汉第一次党锢之祸。 从此,宦官们对党人运动仇恨日深。汉灵帝时期,又发生了第二次党锢之祸。169年,曾告发过宦官侯览的山阳郡督邮张俭被侯览诬告结党,张俭、李膺、杜密等百余人被抓,张俭逃亡,其他人大多惨死于狱中。此次党锢之祸,被杀害、流放、罢免的党人及有关人员达六七百人,宦官集团的气焰一时猖狂到了极点。在恐怖气氛中,正直的士人并未退缩,并有许多人同情支持他们。这说明党人反宦官专权的斗争在一定程度 上代表了民众的要求,因而深得人心。 黄巾大起义爆发后,持续长达20年,杀害了成千上万正直之士的党锢之祸宣告停止了。然而,东汉王朝已危机四伏,病入膏肓,纵然释放党人,也不能挽救这个政权覆亡的结局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