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国学 > 其它 >

【钟永新专栏】别具一格的成都古史新记

http://www.newdu.com 2017-12-08 中国少年国学院 佚名 参加讨论

    
    【图语:别具一格的成都古史新记】
        ——《天下古成都》简评及松乔先生印象略记
    钟永新
    伍松乔先生乃吾蜀今日川南文化传承研究的代表人物之一,其生于泸州,长于富顺,居于成都,多年来一直倡导弘扬巴蜀文化而成为诸多四川文人的精神灯塔。我与松乔先生有过几段简短的文化交往,每每深感前辈的激励关怀。
    2010年夏,伍松乔夫妇赴北戴河休假,取道来京相会于富顺人邱小石、阮丛所创办的读易洞书房,小石家人及好友杨早也来一聚,相谈甚欢,言及故乡雅事良多,并惠赠我数本历年著述和翻制的马识途等书家题字。个人以为《媒体上的文化庄稼》较有书写特色,备载四川当代新闻事件掌故,不愧记者行吟之作,书名“庄稼”也极吻合媒体生态,其中有篇松乔先生对台湾晚清蜀学考察团的评论报道与振兴蜀学的呼吁之声,似尚回音于廊间。
    2011年春作客其家,赏观屋顶花园及长江奇石,又在书房翻阅松乔所藏丰富的四川文献,在旁边桌上发现一叠堆积近50厘米高的书籍,为当时伍先生创作《羌之红——北川重生羊皮书》的使用资料,可见参读之广,令人叹服。后携赠书《中国书生宋育仁》归自贡,于富顺西湖拜会并转赠给文化人士高仁斌、周春文、刘安龙,皆欢喜得此书。
    2012夏赴宜宾参加儒学论坛后,取道成都探望乡贤胡昭曦老师,正好松乔先生也来访请教,又得阅其合著电视剧本《川魂》,堪为一部展示寻访四川人精神家园的力作,同时被誉为国内首部用影像解析特定地域、人群、文化属性的记录片。
    及后几次自京返蜀,去蜀至京,皆从网络通邮中得到松乔短语的许多启悟思考。2014年春节期间,在成都春熙路又与松乔先生匆匆见过,承蒙他赠予我倾力数年的新著《天下古成都》样书,信手读罢,聊记若干感言如下。
    一、天下古成都所选切题的精心
    本书作者非常赞同蜀中老辈学人蒙文通先生《治学杂语》中所言:“观史亦然,须从波澜壮阔处着眼”。故本书章节题目皆为巴蜀和成都典型的文化印记,分为古蜀、三国蜀汉、秦汉、唐宋、清代、割据政权六篇章,所选内容可谓精心,力图以之勾勒出成都古史的天下序列。
    正如文中所言,“一座城市如果没有自己深厚、丰富的文化遗产做底子,称不上是一座伟大的城市”,这是对成都拥有近100座博物馆所发出的自豪之语。而“四川是水的世界,自古以来盆地里的蜀人和水一样,柔而能刚,能遇而安,顺其自然”,所以蜀中道家一脉崇尚“无为、不争、守柔、处下”。此既是松乔对巴蜀境界的观察洞见,也是其报海人生的凝思悟语乎?
    在治蜀方面作者认为蜀汉存在的基础是常被忽视的蜀汉经济作为,通过设立堰官、锦官、盐官等加筑国力,正是诸葛亮治蜀之道的奥妙之处,那幅至今犹存于成都武侯祠的攻心联“能攻心则反侧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虽谓帝王时代的牧民之术,也可供今日智者借鉴。作者还对明末农民起义领袖张献忠的成都大西政权进行思辨探讨,命之“被告”,意味深刻。
    书中伍松乔先生提及他在都江堰宝瓶口观水,不禁咏发历史长河之叹从而审视古成都,或许这种文化感应正是穿越千年时空传递给古今蜀人贯通的神思吧。
    二、以文史视野书写成都古史变迁
    20世纪80年代出版的顾颉刚、蒙文通、徐中舒、任乃强、邓少琴等老先生的巴蜀古史著作形成系列,至今仍可参鉴。再后陆续出版许多成都史著,或以历史资料汇辑,如《成都城坊古迹考》;或以人文观察总结,如《老成都系列》;或以社会角度微观,如《成都茶馆》,个中融合文学视野与历史思索的著作尚不多见,虽有许多旅游化的书文却感琐碎,未能上升到考察专史的高度。
    该书的阅读新价值即在于作者是成都老报人,一则亲历见证,再则实地调查,用文物、遗址、景观印记历史,经沉淀思考多年才总结为文化观点,体现出个人参与写史的时代特性。
    如作者对成都的古代书院教育进行了考证梳理,指出清代四川书院之再兴是蜀学再次振兴的文化标志,也是为未来蜀中英才勃发播下了读书的种子。
    篇中所载的2010年在成都天府广场新出土的东汉石碑《李君碑》《裴君碑》具有重要意义,碑语“同心齐鲁,诱进儒墨”可见当时墨家学说仍被推崇,此成都碑对汉代思想史上的“独尊儒术”观也提供了不同的新实证。
    三、语言是自成一家的松乔风格体
    全书有着散文和诗的融合,也因作者对巴蜀情深爱浓而更显张力,与松乔先生近年宋育仁、北川学的著作相袭,依然代表着一位四川人文学者长期的内心坚守和精神关怀。作者写道,“在成都 时间就是生活”,“唐宋成都,如诗如画,如花似锦,一花一酒”,这是多么美好的人间生活写照啊!像这样的语句比比皆是,自然而然能得到一种美学意蕴和温暖之意。
    此外封面使用“成都东汉说唱俑”实为不错之选,因为本书最终得以问世,或可唤起有心者继续传唱吟诵那蜀脉千年不断的雅音。 (2014年4月初稿 11月修订)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