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国学 > 慈孝文化 >

为什么“久病床前无孝子”

http://www.newdu.com 2017-12-08 中国少年国学院 佚名 参加讨论

    
    【图语:孝】
    患者自卑自责自怜 儿女无助无力无望
    中国有句老话,叫“久病床前无孝子”。这句话有道理吗?北京安定医院临床心理科副主任医师刘竞说,这句话其实有一定的道理。“无论是从病人的角度来看,还是从子女或者照顾病人的家属的角度来看,‘久病床前无孝子’都是有一定原因的。”
    老爷子瘫痪后变“苛刻”了
    陶先生的家庭原本很平静,但是两年前的突发事件改变了他和妹妹两个小家庭的生活节奏。
    两年前的一天,陶先生的父亲坐电梯下楼,出了电梯门刚好踩到了一摊水,滑倒了。这一跤摔得有点离奇:陶老先生摔得趴在地上,整个身子向前冲,头部正好撞到了墙上。当时,他就摔得不能动弹。很快,陶老先生被送到医院进行治疗,虽然得到了精心及时地治疗,但老人还是瘫痪了,而且是高位截瘫,也就是说老人除了头能动之外,全身几乎不能动。
    “一只蚊子落在我的脸上,我想赶走它,却没有力气抬起手。”陶老先生突然遭遇这么大的打击,身心受到了很大影响。一儿一女觉得家里的生活一下子改变了,觉得父亲特别可怜,他们天天到医院来看望老人,女儿更是请了半个月假,专门来照顾老人。手术的急性期过后,陶老先生进入了漫长的康复阶段。医生说,神经损伤后的康复是以毫米来计算的,也就是说,恢复起来不仅非常慢,而且预后与家属或者患者本人的期望具有相当大的差距。陶老先生的孩子们逐渐接受了现状,但陶老先生却久久不肯相信自己不可能站起来了。他的心情开始烦躁,后来,逐渐开始挑剔孩子们和老伴儿。他觉得医院的病号饭吃着不顺口,就要求儿子每天给他送饭。于是,儿子每天不管有多忙,一定要准时下班回家先给父母做饭,做好了再送到医院。就这样,儿子风雨无阻地坚持了两年,甚至有些亲戚朋友都觉得老先生要求有点过分,但陶老先生坚持着不肯改变自己的主意。有时候,陶先生太累了,希望能让妹妹替自己给父亲送顿饭,但陶老先生果断拒绝了:她做饭不好吃!类似的刁难还有很多,儿子和女儿都忍了。时间久了,女儿和儿子私底下也有怨言,因为必须按照父亲规定的时间做饭、送饭,他们也舍弃了自己的很多时间,甚至没有一个周末能陪伴自己年幼的孩子,“周末老爷子要求我们必须到医院陪着他!”
    儿子和女儿商量着一块儿出钱,让老人住进比较好的养老机构,既能减轻他们的负担,也能让70多岁的母亲不必天天跑过去照顾老爷子,但陶老先生拒绝了。儿子和女儿一声叹息之后继续照顾着老人,但两个孩子的伴侣偶尔也有微词,“这要是赶上我们家老人再病了,咱们这个小家是不是就得垮了?”
    北京安定医院临床心理科副主任医师刘竞分析认为,老年人生病之后社会功能减退,心理上也处于退行状态,自我评价可能会降低,感觉不如别人了,为此自卑、自责,接受不了自己患病的现实。在这样的心理状态下,患病的老人可能会表现出人际关系敏感,内心特别脆弱,特别在意别人的看法和评价。有的老人可能会想:“年轻时我是这个家庭的顶梁柱,是儿女们眼里的权威,我生病了,孩子还会不会像从前那样尊重我,在乎我?孩子会不会觉得我是家里的累赘和负担?”在这样的背景下,生病的老年人变了。曾经有一位患者告诉刘竞,“我发现孩子每次周末来家里看我时,买完菜回到家,进门就换拖鞋,然后去做饭、吃饭、洗碗、拖地,然后换拖鞋走人,这期间几乎很少和我交流。你说,他是不是不在乎我了?他是不是不想照顾我了,给我脸色看呢?”后来,刘竞了解到,患者的孩子觉得自己和平时一样,没有什么变化,但老人变得敏感,心思重,特别在乎自己的言行,所有的这些变化可能都源于老人患病后心理状态的改变。
    小路的妈妈在退休后不幸患上了重性阿尔茨海默病,也就是俗称的老年痴呆。本来和蔼可亲、勤劳善良的妈妈像换了一个人,随着病情的加重逐渐出现了敏感多疑,甚至还出现了被害妄想。她经常怀疑家里来了陌生人,有时还会拿起刀去杀“坏人”。糊涂的时候,她会管女儿叫妈妈,称呼儿子为爸爸。妈妈的这种状态,小路非常心疼,她一直尽力地照顾母亲。一年两年,小路觉得还能忍。但是,在母亲患病5年之后,她突然感到特别无力,“我不知道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儿……”
    在安定医院,经常有陪着病人来取药的家属,愁容满面地走进刘竞所在的心理诊室里,要求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大夫,这么多年家里有个精神病人,我感觉我自己也快崩溃了。”刘竞说,其实“久病床前无孝子”也反映出患者家属的状态。老人在患病初期,儿女也许能理解和接受,儿女们往往会非常尽心尽力地照顾老人,恨不得所有的孩子天天围着老人转,付出多少人力、物力也在所不惜,老人也会感到被照顾的温暖和支持。但如果老人不幸患上了慢性疾病,特别是像痴呆或重性精神疾病等治愈希望渺茫的疾病时,儿女们不论如何付出,也看不到病情的缓解,看不到患者的进步。长此以往,儿女们看不到希望,看不到变化,他们感觉所有的付出都是徒劳的。很多来咨询的儿女向刘竞表达了强烈的无助感、无力感和无望感。有的儿女长期照顾身患痴呆的父母,等到疾病的晚期,老人不仅生活不能自理,甚至完全无法与人交流,儿女们感觉身心俱疲。有的儿女甚至也出现了失眠、焦虑、抑郁情绪,自己的生活质量也明显下降。
    长时间照顾慢性疾病老人,子女也会处于长期的应激状态,“3年、5年、10年……要让他们始终保持热情和耐心的确很难,再孝顺的孩子可能也会有身心疲惫和倦怠的那一天,很多家属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无奈地将老人送到养老院。而这一天一旦出现,别人就会觉得这个孩子不孝顺,但却没有考虑到他所承受的巨大的身心压力。
    家属最好轮流照顾久病老人
    久病床前有孝子,其实对于病人和家属来说,需要双方的共同努力。
    刘竞说,老年人生病之后,特别是患上了比较难以治愈的慢病,长期需要别人照顾时,生活状态发生了改变:社交圈子明显变小,生活质量下降,一定要进行自我调整,能平静地看待人到暮年、疾病难免的规律,接纳患病的现实,并在现实条件下努力让自己的状态变得更好。对于子女来说,要在照顾老人的同时,也要关照好自己,及时清除自己的负性情绪。家人与病人之间要多进行沟通,有什么不愉快要及时地解开“小疙瘩”。
    如果家庭条件允许,尽量让家属轮流来照顾老人,不要让一个人一周7天、一天24小时地照顾病人,“换成谁可能都会承受不了”。刘竞建议,如果条件不允许,需要一个人长时间照顾老人,那最好给照顾者适当放个假,比如一周休息一到两天,这一两天换个环境,清空自己,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可以去逛逛街,可以和朋友聊聊天,或者去公园散步,调剂一下自己的心情。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