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才高八斗(资料图 图源网络) 尤其是,东晋画家顾恺之依据曹植的辞赋名篇《洛神赋》这篇赋的意境,创作了《洛神赋图》,成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洛神赋》虚构了作者自己与洛神的邂逅和彼此间的思慕爱恋。洛神形象美丽绝伦,作者描述道:“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人神之恋缥缈迷离,但由于“人神道殊”,而终不能结合,“悼良会之永绝兮,哀一逝而异乡”,篇终抒发了无限的悲伤怅惘之情。全赋辞采华美,描写细腻,想象丰富,情思绻缱,情节完整,手法多变,形式隽永,其思想主旨、艺术魅力得到前人极高评价,有着深远影响。 ![]() 顾恺之《洛神赋图》(资料图 图源网络) 除了顾恺之的画作外,南宋和元明时期一些剧作家还将其搬上了舞台,著名的如明朝汪道昆的《陈思王悲生洛水》。 曹植自小非常聪慧,才十岁出头,就能诵读《诗经》、《论语》及先秦两汉辞赋,诸子百家也曾广泛涉猎。他思路快捷,谈锋健锐,进见曹操时每被提问常常应声而对,脱口成章。曹操曾经看了曹植写的文章,惊喜的问他:“你请人代写的吧?”曹植答道:“话说出口就是论,下笔就成文章,只要当面考试就知道了,何必请人代作呢!”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