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浅谈《论语》中的耻感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http://www.newdu.com 2017-12-09 凤凰网 佚名 参加讨论

    耻感思想是中国传统儒家道德哲学的重要内容。《论语》有强烈的耻感思想,该书498章中,与耻感有关的58章,内容相当丰富。“士”作为儒家道德哲学理想人格的基本层次,其最重要的伦理特征就是“有耻”。挖掘、整理和诠释《论语》中的耻感思想,对于我们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论语》耻感思想的基本内容
    在中国的传统道德哲学中,“耻”兼摄了“荣”和“辱”两个侧面,其中“荣”是其更本质的内容。孔子试图通过实行荣辱教化来改变“礼乐不兴,刑罚不中”(《论语·子路》)的局面。因此,孔子的耻感思想的基本内容中包含有荣誉观和耻辱观。
    (一)《论语》耻感思想中“荣”的方面。表现在:第一,肯定世人对“荣”的追求。孔子虽然没有讲“荣”字,“荣”字在《论语》中也只出现过一次,是孔子的学生称颂孔子“其生也荣,其死也哀”(《论语·子路》)。但孔子却讲“名”,即讲名声,名誉、名望。他讲“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论语·卫灵公》)。孔子认为君子引以为恨的是,到死而名声不被人家称述。在他看来,名誉是一个人敦养品德、成就事业的结果,理应受到世人的褒扬。因此,他称赞治国有方、施惠于民的郑相子产为“惠人”(《论语·宪问》);赞誉“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使人民过上安定生活的齐相管仲为“仁人”(《论语·宪问》)。第二,“荣”以德为前提。子日:“君子去仁,恶乎成名?”(《论语·里仁》)即孔子认为君子抛弃了仁德,就无法来成就他的名声。又讲:“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论语·季氏》)第三,不应该过多地考虑个人名誉。孔子说:“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论语·卫灵公》)孔子认为君子只惭愧自己没有能力,不能成就德业,不怨恨自己有本领而不为别人所知。也即:“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论语·里仁》)孔子认为不怕没有人知道自己,而应去追求足以使别人知道自己的本领。第四,反对用不正当手段骗取名声。孔子的学生子张认为“达”就是“在邦必闻,在家必闻”(《论语·颜渊》),即是说“做国家的官时一定有名望,在大夫家工作时一定有名望”。孔子认为这个叫“闻”,不叫“达”,“是闻也,非达也”。在他看来,“达”是一个人品质正直,遇事讲理,善于察颜观色,从思想上愿意对别人退让,所以在哪里办事情都能行得通;而“闻”则是“色取仁而行违”,表面上似乎爱好仁德,实际却到处骗取名声。
    (二)关于《论语》的耻感思想中的耻辱观。孔子在《论语》中谈到“耻”字16次,“耻辱”1次,表现在:首先,孔子提出“行已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论语·子路》)。即孔子认为君子要对自己的行为保持羞耻之心,出使外国,能很好地完成君主的使命。其次,言行脱节为耻。子日:“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论语·里仁》)即古时候言语不轻易出口,就是怕自己的行动赶不上。第三,言过其实为耻。子日:“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即说得多,做得少,君子以为耻。第四,表里不一为耻。子日:“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论语·公冶长》)花言巧语、表面上对人友好、十分恭顺,而内心藏着怨恨是可耻的。第五,理想追求不坚定是可耻的。子日:“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
    孔子认为读书人有志于真理,但又以自己吃粗粮穿破衣为耻辱,对这种人,不值得同他商议了。第六,是非不分、黑白不明为耻。子日:“言必信,行必果,经经然小人哉!”(《论语·子路》)不问是非黑白、固执己见而只管自己贯彻言行,这种人必定会自食其果。第七,背礼和恭敬不当为耻。子日:“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论语·学而》)他认为所守的约言符合义,说的话就能兑现;态度容貌的庄矜合于礼,就不致遭受侮辱。他还认为花言巧语,过分的、不正当的恭敬行为都令人感到可耻,即“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第八,不诚信为耻。子日:“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鞔,小车无轨,其何从行之哉?”(《论语·为政》)作为一个人,却不讲信誉,不知那怎么可以。譬如大车子没有安横木的鞔,小车子没有安横木的鄟,如何能走呢?第九,没有是非原则是耻的。子日:“乡愿,德之贼也。”(《论语·阳贷》)即孔子认为没有真是非的好好先生是足以败坏道德的小人。第十,骄傲凌人为耻。子日:“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论语·子路》)即君子安详舒泰,却不骄傲凌人;小人相反。第十一,盲目附和、没有主见为耻。孔子日:“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君子用自己的正确意见来纠正别人的错误意见,使一切都做到恰到好处,却不肯盲从附和;小人相反。第十二,不以道义而以各自利益相互勾结为耻。子日:“君子固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固。”(《论语·为政》)孔子认为君子是团结,而不是勾结;小人相反。
    二、《论语》耻感思想中远辱趋荣的途径
    (一)坚持自己的理想道义。孔子对道德理想的追求是放在第一位的。他说:“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他认为早晨得了真理,要他当晚死去都可以。而发大财,做大官,这是人人所盼望的,不用正当的方法去得到它,君子不接受,即“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论语·里仁》)。他还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孔子认为干不正当的事而得来的富贵,在他看来好像浮云。“君子以义为上。”(《论语·阳货》)“君子之于天下,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论语·里仁》)孔子既重视义,也不轻视利,但当利的方面是在不义的情况下得来时就宁可选择义而放弃利。他称赞颜回安贫乐道的精神:“贤哉,回也!一箪食,一飘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孔子认为:“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卫灵公》)。即君子用心于学术,不用心于衣食;君子只着急得不到道,不着急得不到财。他还说:“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孔子认为读书人有志于真理,但又以自己吃粗粮穿破衣为耻辱,这种人不值得同他商议了。他认为有理想的君子即使只是粗茶淡饭,曲臂而枕,也会乐在其中,即“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论语·述而》)。
    (二)把个人的贫贱荣辱与国家的兴衰存亡联系起来。把国家的振兴看作自己的责任。“宪问耻。子曰:‘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论语·宪问》)即原宪问如何叫耻辱。孔子认为国家政治清明,做官领薪俸;国家政治黑暗,做官领薪俸,这就是耻辱。还有,孔子认为国家政治清明,自己贫贱,是耻辱;政治黑暗,自己富贵,也是耻辱,即“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论语·泰伯》)。孔子把耻和国家兴亡联系起来,认为不管国家前途和命运,而只知道自己做官领取俸禄的人是可耻的,表现出了士大夫的担当精神。
    (三)重视道德教化。“道之以政,齐以之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孔子认为用政法来诱导他们,使用刑罚来整顿他们,人民只是暂时地免于罪过,却没有廉耻之心。如果用道德来诱导他们,使用礼来整顿他们,人民不但有廉耻之心,而且人心归服。因此,孔子希望通过道德教化,使人们具有羞耻之心,并且自觉端正自己的言行,避免犯罪。
    (四)要讲究仁爱。“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仁”的内容主要是“爱人”。比如,“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论语·雍也》)。孔子认为:“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也就是抑制自己,使言语行动都合于礼,就是仁了。“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即孔子认为仁就是自己要站得住,同时也使别人站得住;自己要是事事行得通,同时也使别人事事行得通。还认为自己不想要的任何事物,就不要加给别人,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孔子认为仁德离我们并不远,为仁要依靠我们个人的努力。即他所说的:“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
    (五)要讲究诚信守礼。孔子认为诚信这种品德,是作为君子的前提。君子必须“主忠信”、“敬事而信”、“言而有信”(《论语·学而》)。孔子还指出,一个人只有具备诚信这种品德,才会得到别人的任用,即“信则人任焉”(《论语·阳货》);执政者诚信的话,民众就没有人敢不说真话,即“上好信,则民不敢用情”(《论语·子路》);对于要说的话,先实行了,再说出来,这就够说是一个君子了,即“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论语·为政》)。
    同时,孔子认为君子应依礼而行。他认为态度容貌的庄矜合乎礼,就不会遭受侮辱,即“恭近于礼,远耻辱也”(《论语·学而》)。孔子还说:“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他认为不学礼,便没有立足社会的依据。还有如“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论语·学而》),等等。
    (六)要经常内省。儒家将自我对自身的评价称作内省。“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即每天多次自我反省:替别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往来是否诚实呢?老师传授我的学业是否复习了呢?通过内省,发现有与自己的道德理想相违背的过失时就会感到耻辱,及时改正。“过则勿惮改”(《论语·学而》),有了过错,就不怕改正。“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要发扬颜回“不二过”(《论语·雍也》)的精神,不再犯同样的过失。“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这样就能向着理想人格迈进,促进理想人格的形成。
    总之,坚持这些途径就能远辱趋荣;反之,则会取辱背荣。
    三、《论语》耻感思想的现代意义
    《论语》耻感思想的“荣”和“辱”两个方面中,“辱”是最低的道德底线;“荣”是君子人格的最终旨归。“知耻”是耻感思想的核心,是做人的基本道德要求和做人的根本。羞耻感或耻辱感会激发君子调整行为,改过迁善。“知耻”才能远耻趋荣。因此,耻感是成就儒家道德理想的前提,也是我们当代人道德行为的底线。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论语》耻感思想的现代意义有:
    (一)有利于践行社会主义辱荣观,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自己人格的充分尊重和负责,是耻感思想功能发挥的本质内容。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以“八荣八辱”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突破了我国传统文化中把耻感仅仅作为道德范畴的局限,从社会主义价值观总体要求的高度,拓展了传统耻感思想的内涵和外延。任何有上进心的人,都具有强烈的耻感意识,通过做有德之事,避无耻之辱,以保全自身的人格。《论语》耻感思想要求我们具有道德自觉和自律意识,自觉力拒“八耻”,争取“八荣”,共同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二)有助于广大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培养知耻之心,也是人们进行自我修养的重要途径。广大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全成熟时期,可塑性大,社会上存在着一些不健康、不文明现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思潮等影响不容忽视。因此,正确借鉴和弘扬耻感思想,有利于广大青少年树立知耻之心,明善恶、知是非、辨美丑,趋荣避辱,减少各种违背社会道德规范的事情发生,增强抵制和制止不良行为的能力,培养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质,从而健康地成长。
    (三)有助于净化社会风气。维护社会安定。一个社会的道德风尚与这个社会的整体道德素质密切相关,从而也与这个社会公民的耻感思想密不可分。社会是由个人所组成的,正确弘扬耻感思想,不仅个体可以自觉地不做违背社会道德规范之事,还会在舆论行动上制约极少数无耻之徒,甚至能够对部分人的思想起到引导和转化作用,从而使整个社会形成向善的良好风尚,维护社会安定。
    (四)有利于培养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和形成强大民族凝聚力。培养和弘扬国民适当的耻感思想,有利于国民形成正确的自尊心,从而汇成一个民族的强大的凝聚力。“知耻而后勇”,一个历经苦难并懂得耻辱的民族必定能发愤图强,生生不息,从而形成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和的强大的民族凝聚力。百年国耻使中国人民为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而发愤图强,从而形成中华民族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总之,《论语》有丰富的耻感思想,它包括“辱”和“荣”两个方面基本内容以及远耻趋荣的多种途径。在今天,它要求我们拒“辱”趋“荣”,实现自身健康成长,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本文摘自《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年第5卷第10期作者:陈明乐原题为:浅谈《论语》中的耻感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