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澜 《论语》原为子书,自朱熹之后,位列儒家“四书五经”之首。而后的科举考试以《四书》作为考试范围,因而造就了《四书》的独特地位,甚至宋以后,《四书》已凌驾于《五经》的地位之上。 关于《论语》的著作可谓汗牛充栋,现代人想要以该书认识孔子,除了要参阅现代读本之外,亦需要于以下古书中寻幽探微: 《论语集解》 魏国何晏注。何晏在序中称:“今集诸家之善,记其姓名;有不安者,颇为改易,名曰《论语集解》”。但何倡导玄学,因此他的注解中有不少道家思想。但唐朝陆德明《序录》认为“何晏集孔安国、包咸、周氏、马融、郑玄、陈群、王肃、周生烈之说,并下己意,为《集解》,正始中上之,盛行于世。” 《论语义疏》 南朝皇侃疏。皇略于传统的章句训诂和名物制度,而多以老、庄玄学解经。皇侃的《论语义疏》至南宋时亡佚,后来,清乾隆年间从日本引回,收进当时所编的《四库全书》中;另外,清代的《古经解汇函》中亦有刻本,这是南朝经疏仅存的一部。 《论语正义》 北宋邢昺疏,在《论语集解》的基础上,对何晏与皇侃的很多玄学的思想进行了修正。史载宋真宗二年(999年),诏令邢昺与杜镐、孙昺等校订《周礼》《仪礼》《公羊传》《谷梁传》《左氏传》《孝经》《论语》《尔雅》等书,咸平四年(1001年)九月书成,朝廷大量印刷,赐给各州、县学校及聚徒讲诵之所。 《论语集注》 南宋朱熹著。朱熹,宋明理学巨擘,他将《礼记》中的《大学》《中庸》篇独立出来,与《论语》《孟子》合称《四书》。朱熹对《集注》用力很大,在临终前还在修改《大学·诚意章》。朱熹是宋明理学的集大成者,认为“理在先,气在后”,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观点,因此所著集注,亦具理学观点。 《论语正义》 清代刘宝楠著。清代训诂极盛,汉学达到高潮,很多清代学者不满唐、宋人的注疏,因此多作正义以纠其弊。刘宝楠是“宝应刘氏三杰”之一,所著《论语正义》弥补了宋人邢昺解《论语》的疏漏不足,其著作收入了清人十三经注疏之内。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