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子在他乡 ——评《北京行政学院学报》“利玛窦与中西文化交流”栏目 李青 《 光明日报 》( 头戴四方平定巾,身穿儒生长袍,本是意国人,不远万里跋涉来华,取汉名,习汉语,尊行儒家礼仪,熟华言典籍,通经史之说,作舆地全图,传西学西教,交四方士人,倾一时名流。这就是明清之际沟通中西文化第一人——利玛窦。他一方面传播西学知识,将欧洲近代文明介绍给中国,另一方面学习中文并认真钻研中国典籍,写下《天主实义》《交友论》等几十部中文著作,为中西文化交流作出巨大贡献。 利玛窦1583年来华抵达广东肇庆,定居中国27年,将一生的精力、心血倾注在这片异国土地上。1610年,利玛窦在京病逝,明万历皇帝赐“滕公栅栏”为其墓地。“泰西儒士”自此安息他乡,利玛窦的安葬地也随即成为京城传教士墓地,时人称“栅栏墓地”。清初,顺治帝赐德国传教士汤若望墓地于栅栏墓地西侧,自此之后,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等中外教士80余人皆长眠于此。墓地几经毁损重建,到1993年,清代石门移至墓园南端,形成现今墓地的样貌格局。 如今,现存63座墓碑的“利玛窦及明清以来来华传教士墓地”几经风雨,静静地坐落在北京行政学院校园内,并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每年迎来国外学者、宗教人士、外交官甚至国家领导人的观访,成为新时代中外文化交流的窗口。 有鉴于利玛窦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影响以及传教士墓园作为重点文物保护基地的宝贵价值,《北京行政学院学报》于2013年推出了“利玛窦与中西文化交流”栏目,不仅重视利玛窦研究,同时关注利玛窦时代双向度的中西文化交流及其所呈现的波动和影响。 “利玛窦与中西文化交流”栏目采用主持人点评形式,邀请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海外汉学研究中心主任张西平先生作为栏目特邀主持人。张先生目前担任国际中国文化研究会会长、中国社科院基督教研究中心副主任。“利玛窦与中西文化交流”栏目在每一期文章之前,都附有张先生的点评以述其新意、点明价值。这种形式使得学术栏目呈现给人的不再是单纯平白的阐述,更增添了与读者互动的代入感。 文章内容决定栏目特色,文章好坏决定栏目成败。文章是否能提供崭新的视角,是否是独特的研究,是否能为当下学术界提供有价值的学术参考?这些都是考量一个期刊栏目质量高低与否的标准。在这方面,“利玛窦与中西文化交流”栏目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 中西学者,新老并举 “利玛窦与中西文化交流”栏目对文章作者的选择没有学术资历的限定。刊稿作者有在专业领域已颇有学术地位及影响力的专家,比如中国科学院大学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汪前进教授的《罗明坚编绘<中国地图集>所依据中文原始资料新探》一文,充分显示了中国学者的学术功力。他首次明确指出罗明坚所绘制的《中国地图集》的底本并不是大家常说的广舆图,而是《大名一统文武诸司衙门官制》,这一结论对于罗明坚地图研究的进一步展开十分重要。栏目中也能看到年轻的新生力量。比如中山大学哲学系在读博士研究生谭杰的《<天主实义>之书成书过程再考辨》,依据中外文两种文献,对利玛窦代表作《天主实义》的构成及形成展开讨论。这是学者第一次对该书的版本情况做研究,开辟出《天主实义》研究的新局面。 供稿作者中除了专注利玛窦与中西文化交流方向的中国学者外,也不乏专注于此领域的西方学者。在2013年第2期中,罗马智慧大学的意大利学者陆商隐以一个欧洲学者的角度,研究了第一部在欧洲出版的汉语语法书——耶稣会士卫匡国所作的《中国语文文法》在欧洲的传播以及对欧洲人编制“中文之钥”系列工作的影响。 读新材料,看新进展 一门学科、一个学术研究领域的不断发展,势必要有赖于新材料的发现、新观点的提出,学术文章的价值与可贵之处,很大程度上也体现于此。在中文学术范围内,关于利玛窦的研究已有百年历史,对于这个久受关注的人物研究,新材料的发现尤其引人瞩目。叶农教授的论文《从<利玛传>到<畴人传>——明清时期耶稣会士利玛窦传记探略》不仅对中国历史上目前所发现的所有利玛窦传记做了整体研究,更重要的是,文中所披露的晚明刘承范的《利玛传》,是近两年新发现的重要文献,它为利玛窦离开肇庆迁居韶阳的原因提供了新的解释。这部传记的重新面世,补充了利玛窦研究中的不足,为中国的利玛窦研究开启了新的一页。 贯通明清,融汇中西 “利玛窦与中西文化交流”栏目旨在将中国文化近四百年的发展放在一个世界历史的框架中加以理解,并从全球化史的角度展现中国近代文化的内部发展与外部传播,在“西学东渐”与“中学西传”的双向研究中解释中国近代文化的演进与发展、价值和意义。 栏目打破了单一朝代研究的限制,将几百年的中国文化史打通,着眼于一条连贯的历史链条。这样一来,关注点也从单一专注于天主教扩大到入清以后逐步渗入中国的新教。在2013年第6期中,郭磊对传教士柯大卫的生平考述,便再现了这位新教传教士、英华书院校长的“庐山真面目”。 所谓中西文化交流,也并非单纯指传教士入华带来西方的科学和宗教。由利玛窦开启的中西文化交流,是一种双向度的文化交流,这与佛教传入中国形成中国文化变迁的单向度文化交流是不同的。当下,学术界对“西学东渐”的关注较多,而对“中学西传”的研究较为薄弱。该栏目打通了“东学西渐”与“西学东传”,将这一研究领域纳入更为广阔的全球化视野中,这从其所选文章上也得到充分体现。比如北京外国语大学罗莹在《<中国哲学家孔子>成书过程刍议》一文中,介绍了17世纪来华耶稣会士用拉丁语西译的《中国哲学家孔子》。作者通过对中外文历史材料的爬梳,重现该书曲折的成书过程以及其中的儒家思想对当时欧洲知识界产生的重大影响。文章以一手文献材料为基础,为我们呈现了早期“中学西传”的历史样貌。 (作者单位: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海外汉学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