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戏剧大师的历史遇合
详细说明 论文题目 : 两位戏剧大师的历史遇合 发表时间 : 2012.07.16 发表刊物 : 人民政协报 两位戏剧大师的历史遇合 编者按: 齐如山尽其毕生心力研究中国戏曲,编排出多部旷世经典之作。并与梅兰芳谊兼师友,曾帮助梅并为其编剧,为创建独树一帜的梅派艺术打下了牢固的基础。其中过往琐事便可从此篇讲坛中细细品味。 演讲人:梁燕 简 介:现为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曾任中国戏曲学院戏曲文学系主任、教授。发表论文五十余篇,主要论著有《寒窗三叠》、《齐如山剧学研究》等,主编《戏海飞鸿》、《齐如山文集》(十一卷)等。 阅读提示: ■ 在以后两年多的时间里,他始终关注梅兰芳的演出,几乎是每戏必看,每次看后必去一信,讨论梅兰芳在表演上的得失。 ■ 一开始就确立了这出戏的演出原则:一要高洁雅净;二要以歌舞见长;三要“特创一件古装,乃从前及现在戏班中都没有的”。 ■1961年,齐如山从广播中听到梅兰芳在大陆逝世的消息,沉默良久,然后不顾年迈,伏案写下了一篇长文《我所认识的梅兰芳》。 齐如山是中国近现代戏曲史上一位卓有成就的理论家、剧作家、导演和活动家。他的传奇经历体现在亲身见证并直接参与了京剧大师梅兰芳的艺术成长,他的杰出贡献体现在为梅兰芳创作、导演了一大批对梅派艺术有着奠基之功的代表性剧目,体现在成功策划并运作了1930年梅兰芳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访美演出。 他著名的论断“有声必歌”、“无动不舞”是对戏曲艺术本质特征的精辟概括,他对京剧的舞台呈现进行科学的文本化总结,他的剧学理论涉及了戏剧历史、戏剧文献、戏剧技法、戏剧管理、戏剧观众各个方面,有学者说他是以百科全书的气魄来研究中国京剧艺术的。他与梅兰芳在二十世纪的剧坛上堪称“双璧”。 齐、梅订交《汾河湾》 1911年,齐如山在友人的怂恿下看了一出梅兰芳、谭鑫培合演的《汾河湾》。梅兰芳饰演的柳迎春,按照传统的演法,当谭鑫培饰演的薛仁贵在窑外以大段唱腔述说往事时,他端坐在窑内,脸朝里面休息,对于薛仁贵所唱的内容没有任何相应的表情、动作。他对梅兰芳的演法感到不满,便写去一封长信。在信中他为梅兰芳分析女主人公柳迎春当时的心理活动:“有一个人说他是自己分别十八年的丈夫回来,自己虽不信,当然看着也有点像,所以才命他述说身世,意思那个人说来听着对便认,倘说的不对是有罪的。在这个时候,那个人说了半天,自己无动于衷,且毫无关心注意,有是理乎?”接着他针对男主人公薛仁贵的一大段唱词进行逐一研究,并为梅兰芳设计了一系列与之相配合的动作。 从专业意义上讲,齐如山已经初步采用了现代戏剧导演所运用的“行动分析方法”,这封信也可以看做是一份导演剖析。它对梅兰芳的表演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齐如山后来在回忆录中这样描绘: 过了十几天,他(指梅兰芳)又演此戏,我又去看,他竟完全照我信中的意思改过来了,而且受到观众热烈的欢迎。……一次演义务戏,谭(指谭鑫培)与梅(指梅兰芳)合演《汾河湾》,窑门这段,兰芳大受欢迎,掌声不绝。演完后,谭对别人说,“窑门一段,我说我唱的有几句,并非得好的地方啊,怎么有人叫好呢?留神一看,敢情兰芳在那儿做身段呢!” 青年梅兰芳优越的天赋条件和从谏如流的态度,大大激发了齐如山对京剧的改革热情,在以后两年多的时间里,他始终关注梅兰芳的演出,几乎是每戏必看,每次看后必去一信,讨论梅兰芳在表演上的得失。这样的交流持续了两年之久,这些带有指导意义的信函也成为了齐、梅订交的重要基础。1914年春天,梅兰芳发出邀请,约齐如山来家中一叙。从此齐如山成为了梅宅的座上宾。齐如山也深深感到梅兰芳的温和与谦逊,决意助其成功。 齐、梅合作古装新戏《嫦娥奔月》 为了支持梅兰芳在艺术上的竞进,1915年的中秋节齐如山精心创编了一出神话歌舞戏——《嫦娥奔月》,他一开始就确立了这出戏的演出原则:一要高洁雅净;二要以歌舞见长;三要“特创一件古装,乃从前及现在戏班中都没有的”。力求在演出效果上别开生面,令观众耳目一新。 京剧中传统的青衣一行向来在表演上只重唱工,不重视身段。早期的青衣演员往往是双手置于腹前,站在台上做大段演唱,形象呆板,所谓“抱肚子”青衣。齐如山要求梅兰芳在《嫦娥奔月》中的表演突破以往的范式,体现“唱做并重、歌舞合一”的特点,他重点设计了嫦娥的身段动作。经过认真研究,反复琢磨,齐如山从汉赋、唐诗中描绘舞姿的词句里,从宋代的《德寿宫舞谱》等古籍上找到古代各类舞式的名称,设计出第十场“采花”中唱《原板》时的花镰舞和第十三场“思凡”中唱《南梆子》时的袖舞。这两场戏的歌舞表演是此剧的精华所在。在排练过程中,他亲自穿上有水袖的褶子为梅兰芳示范。 为了塑造观众心目中的嫦娥的形象,齐如山与梅兰芳共同切磋,在服装设计上参考古代仕女画中仕女的服饰,一改戏曲传统服装衣长裙短的格局,将上衣减短,裙子加长,“裙腰靠上,用小银钩盘于胸间”,以突出仙女体态的袅娜、轻盈。在发式的设计上,改变了戏曲传统发式“大头”的造型,创制了梳于头顶的“吕字髻”,更加贴近了古代仕女云鬟高髻的姿容。这样,嫦娥的舞台造型是:头梳吕字髻,上面右插一支玉钗,左戴一朵翠花。身穿淡红色短袄,下系白色长裙,腰间缀以丝带、玉佩。一个清丽脱俗的嫦娥形象首次出现在1915年的京剧舞台上。 此剧的新颖之处还在于一些重点场次运用了表示月宫、花草的布景,如在绘以云朵的景片中间挖一圆洞,以此代表月宫桂府。另外,这出戏运用了灯光的舞台技术。梅兰芳在他的《舞台生活四十年》中回忆当时的情形时说:“把电光搬上京戏舞台,这又是我第一次的尝试。那时灯光的设备,自然是非常幼稚的。仅用一道白光,照在的我的身上,要让现在的观众看了,有什么稀奇呢?可是当时的观众,就把它看做一桩新鲜的玩艺了”。 为确保万无一失,齐如山还进行了一次极为正规的彩排。演出之前把配角及场面都请到家中,租了十六张八仙桌,摆在客厅里,让梅兰芳规规矩矩地装扮上,排演了一次才算放心。 1915年10月31日,《嫦娥奔月》在吉祥园举行首演,演出大获成功。齐如山在编剧、导演方面的艺术韬略和才华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也赢得了梅兰芳等梨园界人士的信任。 齐、梅合作言情剧《黛玉葬花》 《黛玉葬花》是继《嫦娥奔月》之后的第二出新古装戏,它是齐如山根据曹雪芹的小说《红楼梦》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创作的。全剧只有六场,情节不多,以抒情为主,剧中林黛玉无意中听到《牡丹亭》的几曲唱段,感怀自己的身世飘零和爱情无望: 梅兰芳运用了大量丰富、细腻的表情来表现林黛玉孤独、感伤的内心活动。当年亲眼目睹此剧的“梅迷”还清晰地记得这段精彩的表演:“在听曲时是心随曲转,脸上表情突出,分为几层变化。起初是路经梨香院,无意地听。继而是全神贯注地听。听到‘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脸上起了变化,双眉微蹙,暗自伤神。身上是欲行又止。最后是感怀身世,坐立不稳,对景发痴。”(齐崧《谈梅兰芳》)这段情节的表演难度较大,传统京剧的青衣表演不十分讲究表情的细致入微,梅兰芳突破了这种局限,把黛玉丰富的内心活动准确地表现出来。 1924年梅兰芳第二次赴日演出,曾以《黛玉葬花》中的细腻表演赢得日本戏剧评论家南部修太郎的赞赏:“这不是一般中国戏曲常用的那种夸张的线条和形态表现出来的神情,而属于写实的并且是心理的或精神的技艺。这是梅在尽量努力地表示《红楼梦》林黛玉的性格和心情。这就是梅氏对原有的中国戏曲的技艺感到不足,而在这种古装歌舞剧的新作里开拓出来的新的艺术境界。”它也是早期《红楼梦》题材的京剧剧目中较为成功的一部。 齐、梅合作神话剧《洛神》 1923年齐如山根据汉代曹植的《洛神赋》创作了《洛神》一剧。此剧描写魏文帝曹丕的妃子甄后受谗遭到冷遇,与怀才不遇的曹子建两情相悦。迫于曹丕的强权,二人默默相恋,未能明言。曹子建远调边陲,甄后被害自尽。几年以后,曹丕将其遗物玉镂金带枕赐予子建。曹子建携枕返回,路经洛川,夜宿驿站,抚枕梦一神女(洛神),约在洛水之滨相会。曹子建如期而至,见洛神情意绵绵,欲言又止。再三追问,洛神婉拒,暗示前缘,怅然而别。二人初见时互通情款的一段对话,含蓄隽永,别有情致: …… 曹子建 哎呀!怎么小王就想它不起?仙姬来踪去迹,望乞说个明白。 洛 神 若问我的踪迹么? 曹子建 正是。 洛 神 说起来和你要远就远,要亲就亲。 曹子建 怎说要远就远? 洛 神 你我二人,从未交过一言。 曹子建 这要亲就亲呢? 洛 神 这要亲就亲么?…… 曹子建 正是。 洛 神 唉!这就难说了! 曹子建 怎么又难说了哇? 洛 神 絮果兰因难细讲,意中缘分任君猜。 曹子建 哎呀呀,小王益发糊涂了,还求明教。这要亲就亲是怎么讲? 洛 神 这要亲就亲么? ……当曹子建邀请洛神前往客邸叙话时,洛神婉言拒之:“你我相契以神,不过空中爱慕;一涉行迹,便生魔障。千古多情之人,从无越礼之事……”多情而不越礼的精神之恋,是齐如山在剧中着力追求的主题。洛神脉脉含情,欲说还休,意态似真似幻,形象瑰丽迷人。全剧场面恢宏,众仙载歌载舞,洛神仪态万千,营造了一种绵渺、优美的诗化意境。 1924年印度诗人泰戈尔访问中国,5月19日梅兰芳在开明戏院为他演出了专场《洛神》,泰戈尔看完演出后欣然题诗一首。梅兰芳请精通孟加拉文的吴晓铃、石真教授将原诗译作汉文白话体诗: 亲爱的,你用我不懂的语言的面纱遮盖着你的容颜;正像那遥望如同一脉缥缈的云霞 被水雾笼罩着的峰峦。透过语言和文化的障碍,泰戈尔以诗人的敏感和学者的睿智,敏锐地领悟到了齐如山在此剧中所营造的那种朦胧的、诗意的、唯美的意境。作为主演者,梅兰芳也由于一系列新剧的上演,获得了国内的甚至是国际的声誉。 自此,齐、梅二人的合作一发不可收拾。在以后的十几年里,由齐如山执笔创作、改编并导演、梅兰芳主演的剧目有《晴雯撕扇》、《春秋配》、《天女散花》、《木兰从军》、《童女斩蛇》、《麻姑献寿》、《红线盗盒》、《天河配》、《三娘教子》、《游龙戏凤》、《上元夫人》、《霸王别姬》、《西施》、《洛神》、《廉锦枫》、《太真外传》、《俊袭人》、《凤还巢》、《宇宙锋》、《春灯谜》、《生死恨》等。在这些剧目中,齐、梅从情节、结构、歌舞、音乐、服装、化妆、道具、布景各个方面做了一系列的改革、创新,开辟了被誉为“第二传统”的“古装新戏”。这些戏以其清新、典雅、唯美、抒情的舞台风格形成了梅派的代表性作品。 1928年4月15日,北平《晨报》的星期画刊第129号刊登了剧作家罗瘿公创作的一首《俳歌调齐如山》: 齐郎四十未为老,歌曲并能穷奥妙;结想常为古美人,赋容恨不工颦笑。可怜齐郎好身段,垂手回身斗轻软。自惜临风杨柳腰,终惭映日芙蓉面。颏下鬑鬑颇有髭,难为天女与麻姑。恰借梅郎好颜色,尽将舞态上氍毹;梅郎妙舞人争羡,苦心指授无人见。他年法乳看传衣,弟子程郎天下艳。北方已再得倾城,晚有芬芳播玉京;舞衣又藉齐郎授,共道前贤畏后生。双秀门前好桃李,曹穆善才那有此?奇福真堪傲世人,封万户侯宁足比;潜光必发待我诗,送尔声名日千里。 紧接罗瘿公这首《俳歌》之后,《晨报》的编者加了按语:“梅兰芳之名,无人不知,而使梅之藉获享盛名,实为高阳齐如山先生,则世能知之者鲜矣。梅所演诸名剧,剧本以及导演,胥由齐氏任之。瘿公此诗,虽为游戏之作,真能发潜光也,不可不公诸世人。”齐如山在回忆录中也提到了这首俳歌:“这些话,也系实情,我与梅排戏二十年之久,外人知者甚少,从前我也没对人说过,惟罗瘿公偶到梅宅,就见我教他舞,后来罗瘿公又约我给砚秋排戏,所以诗中有这些话……”他是认可罗瘿公所说的这一切的。 齐如山成功运作梅兰芳访美演出 从1926年起,齐如山多方奔走,悉心联络,调动一切可能的人际资源,全力策划了1930年梅兰芳在美为期半年的演出。 1.前期的文化“渗透”,吸引洋人眼球 齐如山在尽可能的范围内,向他所能接触到的美国人和由美国回来的留学生,了解美国的文化、美国人的欣赏习惯和对中国戏剧的看法。随后,齐如山开始有意识地创造机会,在来华的欧美人士中展示梅兰芳的表演艺术。渐渐地,法国、瑞典、美国、印度、越南等国的一些王储、政要、社会名流等,都通过中国外交部的渠道要求观看梅剧,造访梅宅。对于来访的各国人士,齐、梅都做了热情的招待。他们想“借用这种机会,做出国演戏的宣传。”在梅兰芳的家中,他们或举办茶会,或举办宴会,几年间竟有八十余次之多,被招待的人员达六七千人,梅兰芳为此花去的费用也不计其数。招待的形式和方法都是采用纯粹的中国模式。 齐如山初期运作的步骤主要是大力发挥梅兰芳的艺术影响力,充分利用艺术家的明星效应,引发外国友人对中国文化的兴趣。 2.调动高层人脉,筹措经费齐如山多方奔走,四处筹款,曾经找到当时的燕京大学校长司徒雷登,向他借款十万美元,司徒雷登表示为沟通中美两国的文化,愿意促成此事。之后,司徒雷登与校方同人商酌,自己向学校代借五万元,同仁们承担五万元,后因种种缘故未能成功。梅兰芳也因此忧心忡忡,齐如山鼓励道:“您只管在戏剧上用功!不要因此扰乱心思。全凭您的艺术作为出国的基础,若能基础稳固,别的事都不成问题。您且平心静气的去演戏,把这事让我去跑!我想只要多下功夫,总有门路可寻的!”齐如山的执着、坚定给梅兰芳以极大的信心,也使梅兰芳能够集中一切精力,专心于赴美演出的各项准备。 梅兰芳赴美演出的剧院也是齐如山筹划工作的一个重点,他先后拜访了美国使馆商务参赞安诺尔、美国公使马克谟和司徒雷登,通过他们联系了美国的多家剧院。 3.对外宣传的准备:突出梅兰芳的明星效应 在宣传上,齐如山主要通过两种途径为梅兰芳赴美演出作了先期准备工作:一是通过在美国的部分官员和商人以及留学生,联系美国的新闻媒体,向他们提供有关梅兰芳和中国戏剧的资料,让更多的美国人了解梅兰芳。齐如山也经常通过他们直接寄给美国的各大报社有关梅兰芳的资料。由此仅向美国提供的梅兰芳照片的洗印费就高达四五千元,由美国寄到梅家刊有梅兰芳消息的杂志,也多达三十余种。 4.确定演出原则:体现中国气派考虑美国人的欣赏习惯,确定在美的演出原则:“时间不要太久,每晚顶多不得过两个钟头,又征求了熟悉美国文化的专家张彭春的意见,将每晚的三出戏改为四出,使内容更富于变化;限于时间,只好将剧情压缩,突出剧中的舞蹈表演。 在服装、乐器的制作和舞台样式的设计、剧场的布置上,齐如山、张彭春等人主张力求体现中国气派。演出服装的面料全部采用纯粹的丝绸、锦缎并饰以手工绣花,“花样也采取中国旧式的,一点也没有用现代世界化的时髦花样”。乐器(如堂鼓、小鼓、唢呐、胡琴等)采用了仿古的形式,所有材料都要以象牙、牛角、黄杨、紫檀等构成,还专门请人特别制作了大、小忽雷、琵琶、阮、咸等古典乐器,演奏时不仅十分悦耳动听,而且外观非常精美典雅。乐器的盒子用楠木做成中国式的囊盒,配上红色锦缎里子;行头、盔头的箱子,用榆木板片和牛皮包裹,朱红描金,光彩夺目。 舞台样式仿照故宫戏台的规模,台前设立两根圆柱,上挂一副对联,装饰龙头挂穗,富丽堂皇。由于美国剧场的舞台普遍宽大,所以台上的桌椅是特制的,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任意放大或者缩小。舞台的格局是:第一层保留原有剧场的旧幕,第二层是中国的红缎幕布,第三层是中国戏台式的外檐、龙柱,第四层是天花板式的垂檐,第五层是中国古典式的四对宫灯,第六层是中国传统的戏台,包括隔扇、门帘、台帐,两旁的隔扇镂刻窗眼,覆以薄纱。乐队位于隔扇之后,后台光线很暗,乐师对台上演员的一切举动都看得十分清楚,而台下观众却看不到乐队。 剧场门口悬挂100多个红色灯笼、几十幅图画、各种旗帜,一切都采取中国样式。为乐队人员、剧场服务人员定做了中式的服装,意在给前来观剧的美国人以鲜明的“中国”印象。 尽管在美国的演出取得了巨大成功,但是由于艺术上的分歧,访美归来后不久,齐如山与梅兰芳经过长谈,友好分手。梅兰芳举家赴沪,齐如山仍居北平。1937年至1945年的八年抗战期间,齐如山闭门著述,保护藏匿北平国剧学会的部分戏曲文物及资料,写出了一系列民俗学著作《烹饪述要》、《北京零食》、《北京三百六十行》、《故都琐述》、《北京土话》、《谚语录》等。 1948年12月,齐如山只身离开北平,飞往台湾基隆。中途转机时,还曾与梅兰芳在上海会面。梅夫人见齐如山行色匆忙,未带衣物,就将原本为梅兰芳新做的两套竹布裤褂送给齐如山,以做临时换洗之用。齐、梅二人还畅想着不久梅兰芳要到台湾去演出,谁料此去一水相隔,竟生死永诀。1961年,齐如山从广播中听到梅兰芳在大陆逝世的消息,沉默良久,然后不顾年迈,伏案写下了一篇长文《我所认识的梅兰芳》,称道他天赋高,为人谦和,尤其是在当时出国演出的问题上表现出与其他艺人截然不同的远见。 齐如山在台湾的十几年里,出版了大量戏曲理论著作和民俗学著。1962年3月18日,齐如山在剧场观剧时,因心脏病突发,抢救无效病逝,走完了他八十五年辉煌的戏剧人生。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