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马叔礼 因材施教则天生万物皆有用 孔子是最伟大的教育家,凡是做老师的人当然希望教到资质很好的学生,但是这是可遇而不可求。我们不能不承认人的资质是有好坏之分,就像在自然界里面譬如说竹子,竹子不同的地方可以做不同的东西,譬如说竹叶可以包粽子,比较细的竹子可以做筷子,竹筒可以拿来做存钱筒,所以人才并没有固定。 竹子不同的地方可以做不同的东西 <论语·季氏篇> 孔子曰: 生而知之者,上也; 学而知之者,次也; 困而学之,又其次也; 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孔子是因材而施教,那么孔子有三千弟子,三千弟子资质有好有坏,所以孔子屡屡称颂颜回,就是颜回资质又好又很用功。资质怎么分呢?他说这只能大概的分,他说:"生而知之者,上也",什么叫生而知之者呢?譬如说像伏羲,伏羲是最早的君王,那个时候没有文字,也没有知识,他一个人看看天、看看地,他发现产生宇宙这么多的动物、植物是怎么生出来的呢?他发现有八个最基本的元素。 "亁"(资料图 图源一种说法) 第一个是"天",第二个是"地",不管什么高等动物、低等生物,不管植物有几百万物种,都是从天地生出来的,天跟地一定要有。第二个"日"跟"月",日是火性,夜晚有水、露珠,火炎上、水润下这两个相反;天在上、地在下,这两个相反。第三个是突起的"山"跟凹下去的"海洋",山是下面动植物多,上面动植物少;海洋是上面动物多,越下动物越少,为什么?因为没有阳光。因此,海要有深度才有不同的鱼类,山是植物在外,动物在里,海洋是上面是动物,下面是植物,所以海带、海藻在下面,这是阴阳相反。 然后要有"风"跟"雷",风是天上的,风往下吹;那地气,太阳蒸发水,水到了高空后变成大水滴。水不断上下,云气上下浮动,摩擦产生电,最后就会打雷。所以他发现要产生生命一定要有这八个元素,这个学问在中国产生了易经八卦,八卦生出六十四卦,所以八卦就是八个基本元素,这八个基本元素重组起来变成六十四个规律。伏羲是"生而知之",他没有老师,他自己学,这是第一等的。 "坤"(资料图 图源一种说法) 第二等是"学而知之",孔子说他自己不是生而知之,是"好古,敏以求之",就是资质好又肯学,这是第二等。第三是"困而学之‘,就是资质比较差但是肯学,这是困而学之。 什么叫作"困"?我们看造字的时候,囚犯的"囚"怎么写?那个框框就是监狱,监狱里关了一个人叫囚,那"囹圄"是什么?"我"被国家的法"令"关在监牢里叫囹圄。所以囹圄怎么写呢?一个框框里面一个命令的"令",圄就一个框框里面一个"吾",就是我被国家的命令关在监牢里叫身系"囹圄"。那"困"这个字,是一个框框一个"木",你要知道树木是往外长,如果有一个框框限制它,这个树木就叫困。那最下一等是"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就是资质又不好又不肯学,那民斯为下矣就是最糟的。 古代读书是很昂贵的,要有资质才能读书,所以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什么叫余力呢?就是有一点资质,家里面也有一点经济能力,这个时候再去学文。孔子所教的内容:诗、书、礼、乐、易、春秋,合在一起就叫"文",你的先天就叫"质"。所以先天的质有的人好,有的人不好,做老师的人当然希望弟子的质好,可是万一不好呢?他只要肯学也可以。 "困"(资料图 图源一种说法) 孔子有十大弟子,到了晚年最聪明的十大弟子都不在孔子身边,反而最后继承孔子学问是曾子,曾子的资质比较鲁钝,所以叫:生也鲁。什么叫鲁呢?第一个就是比较耿直、鲁直;第二个反应比较慢,这个就是曾子,但是因为曾子最用功,吾日三省吾身,他最用功。他因为比孔子小了46岁,孔子55岁离开鲁国,68岁回来,55岁的时候比他小46岁的曾子只有9岁,所以孔子不可能带曾子出去周游列国,那孔子68岁回来,73岁去世,只有五年,所以曾子只听了五年课,而且他的资质又比较差,可是反而最后继承孔子的学问的人是曾子。他因为最用功,所以他记录了孔子讲最大的学问-易经大结构六十四卦的纲要叫"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止于至善"。 后来孔子的孙子子思也跟着他,所以子思写中庸,子思的弟子就出现了孟子,所以如果没有子思,就没有孟子。所以孔子教出来一个比较资质稍微鲁钝一点的曾子,最后就有了孔子的孙子子思,就有了大学;有了中庸,又有了孟子,可见孔子的学问反而被一个资质稍微差一点的弟子继承了,这个叫"困而学之",照样可以有很高的成就。 每个小孩子第一个他的资质有差异,用他的资质比较强的部分去导引他比较容易,所以"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个观念是错的。如果你对面包很有才华,或者你对烹饪很有才华,你对做衣服很有才华,照样可以有很好的成就。所以尊重一个孩子他自己的兴趣也很重要。 第二个就是表面上看起来这个孩子读书资质不好,有人开窍晚,有人开窍早,也许他有很好的资质没有遇到很好的老师。我们现在有些错误的观念就是,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点上,所以让一个小孩子没有一点时间,他从礼拜一到礼拜天所有的时间都给他占满,然后让他都一天到晚就是在学习,其实这样反而把小孩子很多想象空间限制了,玩的乐趣到最后会抹煞掉。 曾子(资料图 图源一种说法) 这样子你今天看起来占了便宜,将来会丢掉大的东西,就是"人有九算,天有一除",所以小孩子最简单的一个原理,就是让他学什么东西都要有趣味,都要好玩,这是一个最简单的道理,所以一个小孩子在学校里功课不好没关系,只要他喜欢看书,喜欢最重要。所以妈妈要注意一下他看什么书,如果他看书看的是好书,只要他喜欢,那功课不好没关系。 主讲人简介: 马叔礼,台湾知名作家、文化学者,主张诠释经典以纯净之心,格物之法,直接面对,静观自然,感悟哲理。现任台湾日月书院讲座主持人、慈晖文教基金会讲座主持人,长期担任汉声电台、台北电台、《国语日报》等专栏主持人。 马叔礼 本文及视频为大爱电视《一种说法》提供,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