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海外汉学 > 综合述评 >

30年的高产作家 谁在喜欢王安忆?

http://www.newdu.com 2017-12-11 苏州大学海外汉学研究中 佚名 参加讨论

    王安忆,1954年出生于南京,原籍福建省同安县,母亲是作家茹志鹃,父亲是剧作家王啸平。1955年随母移居上海。1976年开始发表作品。现为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复旦大学中国当代文学创作中心主任、上海作协主席、中国作协副主席。
    近日,收录王安忆30年创作的120余篇短篇小说的“王安忆短篇小说编年”四卷本由人民文学出版社集中推出。借此机缘,从不轻易接受采访的王安忆在上海就其短篇小说创作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独家专访。
    短篇小说成就“百变王安忆”
    “王安忆短篇小说编年”由王安忆亲自整理编选,第一次完整地收录了王安忆从1978年到2007年这三十年里所有的短篇小说,是其短篇小说首次以全集的形式在内地推出。该系列分别为《墙基》(1978年~1981年)、《舞台小世界》(1982年~1989年)、《天仙配》(1997年~2000年)、《黑弄堂》(2001年~2007年)。《长恨歌》可谓是王安忆泼洒文字的极致,成为了经典中的经典,而与她的长篇有着显著不同的短篇小说也有另番味道。
    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王安忆坦承:“短篇小说在我并不是十分适合的体裁,它体量‘轻盈’,但‘轻盈’恰是我匮缺的,先天匮乏,补也补不回来。相对来说,我比较擅长写中长篇,写比较结实的东西。我常常将写短篇小说当成练笔,它贯穿着我文学创作的始终。”
    冗长的句式、舒缓的节奏、伤感的气息、梦幻的色彩……王安忆的作品,不仅数量多,风格也是多变。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梁永安说:“从文学批评的角度看,王安忆属于那种很难‘追踪’的作家。她的小说题材山重水复,永远看不清她的下一个里程。”王安忆多变的风格的形成,或许正源于她的短篇小说创作。她把短篇小说当成了一块试验田,不停地尝试新的想法,也成就了“百变王安忆”。
    “张王之争”是噱头
    2009年的新春,张颐武和王安忆之间的争论被闹得沸沸扬扬。北大中文系教授、评论家张颐武发表言论称:“从文学创作来说,2008年是个小年,一线代表作家贾平凹、莫言、王安忆、刘震云等都没有推出作品,他们的空档期造成社会对文学界的关注不够多。”随后,有媒体报道称,王安忆在参加一个研讨会时生气地批评张颐武连《收获》都不看就对传统作家妄加点评,轻易就推翻一个作家——“你们(评论家)可以说我写得不好,但不能说我没写。”
    当记者向王安忆问及此事时,王安忆连忙表示:“这个你们就不要再渲染了吧,我这个人也不上网。”在一向低调的王安忆看来,“张王之争”只是被渲染的尘嚣,多加解释只会引发更多的喧嚣。而文学期刊的没落,使得通过传统期刊发表的文学作品很难进入公众视野。对于这一点,王安忆“感到特别无助”。
    “我的确遭遇了很大的困难”
    广州日报:最近有人在网上说,“纯文学”应该退出历史舞台,网络文学才是“主流文学”。对此,你怎么看?
    王安忆:我不上网,这篇文章我没看到过。在我看来,只要是好的文学,无论用什么方式来写作和发表,都是好的文学。
    广州日报:您最近在一次研讨会上曾说过“文学不是青春饭”。对于那些“70后”、“80后”、“90后”的作家你有些什么看法?
    王安忆:以年龄来划分作家这种方式我不太喜欢。我并不以为因为他们年轻就要给他们一个标志,我不看他的年龄,只看他的作品。
    广州日报:你说过自己是“书斋里的作家”,在创作会不会遇到什么困难?
    王安忆:我的这个说法遭受的批评最多。作为一个“书斋里的作家”,在创作中我的确遭遇了很大的困难,其中,写作素材就是第一大问题,我必须用很多自己的认识和经验来弥补其中的不足。其实,每一种创作方式都有局限性,我也见过历练、经验特别丰富的作家,他们在创作中同样也会遭遇困难。
    广州日报:听说你偏爱看坊间新闻,这些收集到的素材是不是用在短篇小说里?
    王安忆:不太多,我都把那些饱满的材料用在中长篇小说的创作中。
    王安忆貌似“自我超越”
    2008年末的时候,有个网站做了一份“当代中国最有影响力的作家排行榜”,王安忆力压包括余华、莫言、北岛等在内的诸多大牌名列第一,获得的评语是,“一个不断进行自我超越的作家,一个总是要寻找的作家。”这个评语貌似是到位的。熟知文学史的人应该都知道,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和王安忆的文学生涯几乎是同步进行的,每一个文学潮流都有她的身影:从伤痕文学到知青文学再到寻根文学,从先锋文学到新写实主义甚至再到美女文学。
    2009年初,王安忆推出收录其30年创作的120余则短篇小说的《王安忆短篇小说编年》四卷本,也大致清晰地反应出了她这种风格的变化。从早年的《雨,沙沙沙》、《从疾驶的车窗前掠过的》,一直到近年的《乘公共汽车旅行》、《黑弄堂》,大多节奏缓慢拖沓、语言陈腐疲惫,表现形式固然与时俱进,但行文基调却几十年如一日几乎没有变化,也似乎没哪个故事有撼人心魄的力量。
    而她动辄就在故事中直接亮出貌似睿智的“深沉思考”,每每在叙述的关键之处当仁不让地嵌入强有力的价值暗示。甚至还常常表现出不同的价值立场,显得零散、破碎甚至矛盾抵牾。
    王安忆这30年的写作确实“高产”。多少有些好奇地说,这些书都是谁在读?谁在喜欢王安忆、又喜欢王安忆什么呢?
    原载:广州日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