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的中国形象是一面镜子。我们可以看到自身成长与衰落、优越与缺憾的历史。 马可·波罗时代的旅行家用几乎程式化的套语赞叹中国。地理大发现时代,西方冒险家、商人在中国海岸活动,传教士扮成儒生从广东到北京,欧洲开始出现有关中华帝国的越来越多的消息,但门多萨的《大中华帝国志》、《利玛窦中国札 记》等著作描述悠久的历史、古老的文明、君主仁慈、统治严明、司法公正,社会和谐、风俗淳朴、人民勤劳,却是从未听说而且难以想象的。 中世纪晚期西方视野开始出现的中国形象,一直到启蒙运动时期,似乎都在表现中国的强盛与文明,西方启蒙哲学家如莱布尼茨、伏尔泰,都在赞美中国的政教制度与道德民风。随着历史的发展与交流的增多,西方视野中的中国形象也越来越多地呈现出负面内容。中华帝国的统治,以仁义道德作软道理,以严刑酷法作硬手段。中国的社会并非不存在罪恶,官吏贪污、懒惰、欺压百姓,百姓狡诈、说谎并习惯偷窃,士兵懦弱而缺乏训练。19世纪以来西方人越来越多地了解中国并研究中国,传教士们细致的观察记录,汉学家们深入的分析研究、加上记者们迅捷的报道,西方不仅了解中国的历史与现实,还每每预测中国的未来并为中国的改良与革命献策。以至于我们今天研究晚清史,都不得不根据当时“洋人”的材料。 西方人了解世界的能力不得不让人佩服。传教士将自己的见闻写入传教报告,像当年玄奘和尚为印度保存了历史记忆一样,也为中国保存了记忆。埃德加·斯诺深入红色圣地,让世界了解了红色中国的动人事迹。西方认为我们文明发展停滞,我们崇尚进步;西方认为中华帝国属于东方专制暴政,我们进行政治革命;西方人指出中国人的性格缺陷,我们改造国民性。西方视野中的中国形象是中国历史的一面镜子,让我们自省自强。 西方视野中的中国形象又是一面哈哈镜。我们可以看到我们自身的形象,也可以看到我们的形象是如何被变形的,其中有误解与歪曲、有善意的美化,也有恶意的丑化。 西方视野中的中国形象是一面不透明的镜子,西方人从中看到自身,却看不清中国。 《异想天开:西洋镜里看中国》,周宁著,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第1版,定价:38.00元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