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海外汉学 > 综合述评 >

“我们时代的重荷”

http://www.newdu.com 2017-12-12 苏州大学海外汉学研究中 佚名 参加讨论

    汉娜· 阿伦特( Hannah Arendt , 1906—1975 )出生于德国一个犹太家庭,年轻时候曾在马堡大学和弗莱堡大学读哲学、神学和古希腊语,也就是在马堡大学,阿伦特和海德格尔陷入恋情,演绎了一段错综复杂的感情纠葛,甚至影响了她的一生,这是后话。 1925 年以后,她转到海德堡大学雅斯贝尔斯的门下, 1928 年以《奥古斯丁的爱的观念》获哲学博士学位。正是在海德格尔和雅斯贝尔斯的影响下,阿伦特开始了她作为思想家的生涯。她同两位哲学家的关系,既有思想的交流,还有私人的交往,很难用简单的师生关系来概括。很想读读 《阿伦特和海德格尔书信集》、《阿伦特和雅斯贝尔斯书信集》,可惜不谙德文,也不知何时才会有中文译本?
    在纳粹统治腥风血雨的年代,阿伦特和成千上万的犹太同胞一起被迫离开了自己的祖国德国,踏上了流亡之 路,从此经历了漫长的没有国籍的屈辱和痛苦,直到 1951 年才成为美国公民。同年,她的《极权主义的起源》一书出版,为她奠定了作为一个政治理论家的国际声望。到 1975 年阿伦特因心脏病突发而去世为止,她一生共发表了《人的状况》、《在过去与未来之间》、《论革命》等几十部著作,还有上百篇文章,成为 20 世纪政治思想史上的重要人物。就象川崎修在《阿伦特》这本书里所说:“不管是在思想上,还是在实际人生当中,阿伦特都把自己完全地置身于 20 世纪的历史舞台,置身于现实事件和思想的十字路口。而且,正是由于这样,她自身也变成了 20 世纪错综复杂的思想意识相互错、碰撞的十字路口。”我想,这番话对于阿伦特来说是一个极高的也是恰如其分的评价。
    川崎修的这本《阿伦特——公共性的复权》是对阿伦特思想和著作的全面评述,是河北教育出版社“现代思想的冒险家们”丛书中的一种。清一色的黑色封面,凝重而大气。这套书是从日本引进的,对现代西方代表性的哲学家从维特根斯坦到海德格尔、从伽达默尔哈贝马斯到拉康福柯,作了系统的介绍,一套在手,整个 20 世纪西方哲学的发展历程一目了然。起初我觉得西方哲学家的评述经过了日文的转折,其价值可能会打些折扣,但细读几本下来,发现这套书对哲学家思想体系的梳理十分清晰,相关的评述亦非泛泛而谈,融注了作者深入的思考,阅读之下,是很能在读者与哲学家之间形成一种思想互动的。
    近年来国内学界对阿伦特的思想越来越重视,还出过几本她的传记,人们对她与海德格尔的曲折恋情有着浓厚的兴趣,相比之下,她的原著翻译倒显得有些滞后,尤其是她的《极权主义的起源》至今未见翻译。川崎修的《阿伦特》重点就是评述这本《极权主义的起源》,对于普通读者来说,是能起到尝鼎一脔之效的。和大多数人一样,我最感兴趣的也就是阿伦特对极权主义的反思。《极权主义的起源》( The Origins of Totalitarianism ) 1949 年写成, 1951 年初版时名为《我们时代的重荷》 (The Burden of Time) , 1958 年再版时增加了一个结论性的《意识形态与恐怖》,书名也改成《极权主义的起源》。这本书以纳粹的种族灭绝(还有斯大林主义)作为主要分析对象,把它看作是一种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新的统治形态,它把一部分人视为天生理应消灭的“种类”,进行集体的改造和屠杀。过去的专制政权仅限于迫害它的“政敌”,而极权主义却无情地消灭它的“顺民”。它有一套意识形态的推理过程,将人类过去、现在与未来解释为一个封闭的整体,为了实现某种“终极目标”,可以对现实世界进行任意的改造。阿伦特描述了历史上的“反犹主义”、 19 世纪以来的“帝国主义”扩张心态以及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等等,所有这些形成了极权主义暴政产生的土壤。
    作为一名政治思想家,阿伦特一切思想活动都是以研究“极权主义的起源”作为出发点的。纳粹主义和斯大林主义虽然分别在上世纪 40 年代、 50 年代宣告终结,可是它们之所以产生的历史根源依然存在。阿伦特对欧洲 19 世纪以来的历史进行了深入考察,涉及了政治、文化、社会等广泛的领域,在此基础上,她把这种极权主义现象描写为一次文明的大崩溃。尤其令人警醒的是,极权主义包含了相当复杂的内容,已经超越了单纯的纳粹主义和斯大林主义的意义。民族国家的动荡、大众社会问题、帝国主义和种族主义、反犹太主义、“民族净化”政策、对意识形态的盲从等等,哪一种都不是虚构的故事,当今世界的种种动荡不是都能从中找到极权主义的影子吗?这就意味着,极权主义绝不仅仅是过去的事情,它是现代文明或者说至少是 20 世纪欧洲文明所产生的问题,是无可回避的“我们时代的重荷”。从这个意义说,《极权主义的起源》就不仅仅是论述纳粹主义或斯大林主义的著作,而是一部考察 20 世纪政治、社会、思想文明,阐述 20 世纪思想政治秩序的伟大著作。
    ( [ 日 ] 川崎修:《阿伦特——公共性的复权》,斯日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2 年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