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海外汉学 > 综合述评 >

“凝望仁慈上帝的窗口”

http://www.newdu.com 2017-12-12 苏州大学海外汉学研究中 佚名 参加讨论

    我们处身其中的这个世界,变得愈来愈喧嚣,越来越浮躁,大家似乎身不由已,都被一种力量裹挟着快速旋转着向前,没有了停顿,没有了喘息。现代社会对速度和效率从不吝惜赞美的言辞,却不愿意反省一下速度给我们带来的迷失和异化。我们再也 没有时间去“凝望仁慈上帝的窗口”,似乎悠闲就意味着无所事事,意味着失落无聊,昆德拉在《慢》的开头,不无伤感地发问:“慢的乐趣怎么失传了呢?啊,古时候闲荡的人到哪儿去啦?民歌小调中的游手好闲的英雄,这些漫游各地磨坊,在露天过夜的流浪汉,都到哪儿去啦?他们随着乡间小道、草原、林间空地和大自然一起消失了吗?”昆德拉多么不愿意这一切的消失,于是他给我们讲了一些关于慢的故事,耐心地、用一种他惯有的缓慢的口吻,告诉我们“凝望仁慈上帝窗户的人是不会厌倦的;他幸福。”
    昆德拉的作品总是毫不掩饰他的身份介入,常常在叙述当中,加入自己的议论,全然不管小说的故事发展,当然,象《慢》这样的小说本来也没有什么很强的情节性。与其说是小说,不如说是随笔。散淡的故事背后,凸显的是 昆德拉深刻的思考与尖锐的批判, 一种智性化的写作姿态依然如故。昆德拉 以 特殊的身份、特殊的手法、特殊的小说主题传达出独特而独立的价值观, 他的作品总是能让迷惘中的人忽然警醒,重新思考生活的价值与意义。我们 正是因为始终不满于此在的生活,才向往着别处的生活,可是别处的生活往往是理想化的,甚至是乌托邦的,倒是此在的生活中,我们同样可以找寻到生活在别处的感觉,昆德拉的小说就是要告诉我们找寻的方式,比如“缓慢”,比如“轻与重”,比如“反抗媚俗”。这些既是找寻的方式,也是昆德拉的“存在编码”。
    这本小说穿插讲述了维旺·德农的一篇小说《明日不再来》,这是一个关于爱情的故事,讲述了爱情的进程因为缓慢而甜美。 T 夫人把她与骑士的良宵尽量地放慢速度,希望留住美,留住记忆。 T 夫人慢慢消受黑夜的光阴,把它们分成一小段一小段互不相连的光阴,使时间具备了某种形态。没有形态的东西无从捉摸,也难以记忆,把他们的相会想象成一种形态,对他们来说弥足珍贵,因为他们这一夜不会有明天,只有回忆。 T 夫人也确实把这个夜晚深深烙印于骑士的记忆中,让他带着一份抹不去也不愿抹去的回忆慢慢地离去,并在以后的日子里慢慢地一点点想起。
    可是,对于现代人来说,再也没有了这种缓慢的乐趣,在摩托车手式的迷醉中,人们忘记了过去也忘记了未来, “我们的时代被遗忘的欲望纠缠着;为了满足这个欲望,它迷上了速度魔鬼;它加速步伐,因为要我们明白它不再希望大家回忆它;它对自己也厌烦了,也恶心了;它要一口吹灭记忆微弱的火苗。”殊不知,速度带来只是一种短暂的迷醉,却不可能伴随“ 凝望仁慈上帝的窗口 ”的幸福。钱锺书曾经讨论的“快活”二字,早就直探心源。“快”,速也;速,为时短促也,人欢乐则觉时光短,也就是“活”得“快”。“当事物发展太快时,谁对什么都无把握,对一切都无把握,甚至对自己也无把握。”
    跟 T 夫人的缓慢情爱构成复调或者说对照的,是杜贝尔、文森特、朱丽、伊玛居拉塔,甚至还有捷克学者等为代表的现代人的疯狂无聊。如果说 T 夫人的故事是一种抒情式语调,那么后者则是一种滑稽模仿语调,在曾经见证过 T 夫人爱情的古代城堡改建而成的酒店里,这些人演出了一幕幕闹剧。他们并不知道自己行为的可笑,俨然以一种有身份的人士自居,这更增添了小说的喜剧性。就象里卡尔说的,这些人把城堡酒店当成了一个舞台,极尽表演之才能,昆德拉干脆称之为“ 舞蹈者”: 文森特不惜假装勃起,伊玛居拉塔不惜玩弄自杀,贝尔克一本正经地号召“反抗不由我们选择的人类处境”……,在小说不正经的领域里,他们的装腔作势,不可避免地成了滑天下之大稽的精彩写照。再比较一下 T 夫人和骑士,他们没有大声疾呼反抗人类的处境,反而尽情享受他们的幽会,细细品味暂时的甜蜜,昆德拉的价值判断在这里可谓昭然若揭。
    从《慢》、《生活在别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被背判的遗嘱》这些作品中,我们似乎开始感觉到昆德拉所向往的“别处”,它应该是和蝴蝶、牧歌、马车、乡间小道、林间空地联系在一起的,而这些意象的共同点则是“缓慢”,我们只有放慢脚步,细细品味,才能留住时间,也留住记忆,成为一个“凝望仁慈上帝窗口”的幸福的人。
    ( [ 捷 ] 米兰·昆德拉:《慢》,马振骋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3 年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