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0083) 比较文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被介绍到中国,至今虽已有80多年的历史,但由于20世纪中国文化的特殊的磨难和曲折,这一年轻学科从萌芽到长成,经历了过于漫长的童年。如果说台湾以及在海外的华人学者自60年代初期开始就显示了中国比较文学实绩的话,那么它在中国大陆则又延迟了整整20年的时间。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之交起,国内许多学术界前辈再一次提倡和致力于复兴比较文学研究,至今也经历了四分之一世纪的岁月。期间有过若干年的热闹,更有后来的相对沉寂,而这一年轻学科也就在这潮起潮落间逐渐确立。在几代学人孜孜乾乾的努力下,不仅初步形成了具有自身文化特色的学科理论体系,也与其他相邻学科形成了积极良性的互激互发,在中国当代文化和学术的演进中担当起一份特殊的使命。同时,又在中外学术的积极交流中,为世界比较文学和文化研究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经验和相当丰硕的成果,在当代多元文化学术的发展中,与其他具有不同民族文化身份的知识分子一起,改变了或者正在改变着世界比较文学的学术格局。在这一可喜可观的文化和学术积累中,作为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刊,同时又是中国大陆唯一一份海内外公开发行的以“比较文学”冠名的专业学术期刊,《中国比较文学》杂志做出了一份特殊的贡献。 自1984年10月创刊至今,《中国比较文学》经历了20多个春秋。作为集中展示中国比较文学学术成果的一个平台,20多年来,《中国比较文学》伴随着比较文学学科在中国新时期的复兴和发展的每一个步履。在庆祝中国比较文学学科和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成立20周年的今天,回顾这份杂志的历史,有着特殊的意义。 作为中国比较文学学科形成的标志之一,《中国比较文学》杂志的筹备和创刊,是与这一学科的复兴同时展开的。20世纪70年代末起,钱锺书、季羡林、杨周翰、贾植芳、范存忠、朱维之、方重等老一辈学者就在外国文学研究领域率先倡导比较文学的研究,许多中青年学者热情响应。当时,国内已有一些高校和科研机构出版若干内部刊物,为比较文学研究提供园地,但显然还不能满足这一新兴学科发展的需要,对出版专门发表比较文学学术成果之阵地的要求自然迫切起来。上海外国语学院(今上海外国语大学前身)外国语言文学研究所的内部学术刊物《比较文学与外国文学》就是创办较早的一种。1982年12月,该所廖鸿钧教授在西安出席中国外国文学学会第三届理事会上提出创办一本比较文学期刊的议案 时,便得到与会学者的热烈支持。在由季羡林先生主持召开专题座谈会上,作出了创办一本全国性比较文学期刊的决定,刊物题名《中国比较文学》,随后便成立了季羡林(主编)、方重、施蛰存(副主编)、王佐良、叶水夫、朱维之、杨周翰、杨宪益、杨绛、李赋宁、林秀清、周珏良、赵瑞蕻、唐弢、夏钦翰、贾植芳、倪蕊琴、黄源、彭定安、谢挺飞、廖鸿钧等21人组成的编委会,编辑部由华东师范大学与上海外语学院联合组成,计划先出丛刊,待条件成熟时过度为季刊。 经过一年半时间的紧张筹备,完成了包括组稿、审稿、栏目的设计编排,以及最终与浙江文艺出版社达成了出版协议之后,《中国比较文学》终于在1984年10月问世。创刊号为大32开精装,米黄色布面硬内封上,印有“comparative literature in china”字样,朴素洁净;深咖啡色(?)布纹纸外套封上,印有醒目的“中国比较文学”中、英文字样,典雅庄重。扉页有伍蠡甫教授的题字。从这期所刊文章的目录看,它是当时国内比较文学研究阵容的集中展示,汇聚了老中青三代支持、倡导和参与比较文学研究的作家和学者。巴金先生特地发来贺词,季羡林先生在发刊词中,为中国比较文学的发展提出了愿景:“我们想建立中国学派,正是想纠正过去的偏颇,把比较文学的研究从狭隘的西方中心的小圈子里解放出来,把中国广大的比较文学爱好者的力量汇入全世界比较文学研究的洪流之中。”而一组题为《建立比较文学阵地,开展比较文学研究》的笔谈中集聚了14位新老学者和著名作家,既有老一辈学者方重、周珏良、赵瑞蕻、朱维之、林焕平、杨周瀚、贾植芳、唐弢、范存忠和作家施蛰存、吴强、杜宣等名字,又有青年学者赵毅衡、张隆溪等。在发刊专辑中,还特别刊出了钱锺书在1983年8月中美双边比较文学讨论会上的发言。 《中国比较文学》创刊,是中国比较文学界的一件大事,也是中国比较文学发展史上一个标志性的事件。在其创刊的同时,全国性的比较文学研究协会的也正在积极的酝酿之中,1985年夏秋,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正式成立,《中国比较文学》杂志便成为学会的会刊,编辑部正式设于上海外国语大学内。《中国比较文学》的筹备和创刊过程,也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全国学会的诞生,至少成为其诞生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从1984年的创刊到1987年,是《中国比较文学》的初创时期。期间刊物由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新华书店发行。每年出版一期,共4期,每期12个印张,大32开本,刊发30万字左右的学术论文。初创时期设置的栏目,包括“论著”、“中国作家与外国文学”、“国外中国文学研究”、“翻译史话”、“国外比较文学”、“比较文学教学研究”、“资料与动态”等。既从各个侧面反映了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又体现了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特色,这在创刊号刊出的《约稿》启示中可以更具体地显示出来。首先,既体现了当时学界对比较文学进行全面、丰富和多样化的倡导、期待和示范,同时又以中国本土文学和学术发展历史为立足点,特别注重中外文学关系的研究。其次,从中国比较文学学科复兴一开始,就体现了明确的学科建设意识,提出了建设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主张。为此,一面积极介绍国外比较文学学科历史和现状,一面旧文新发,陆续刊登了朱光潜、方重、霍世休、尧子、范希衡等学者在三十四年代的比较文学研究论文 ,回顾和发掘前辈学者的历史成就,体现当时学界追溯中国比较文学研究历史的意愿。在20年后的今天来看,无论“中国学派”这一具体主张的学理意义如何,但它所体现的前辈学者对于复兴中国比较文学、积极参与国际文化学术交流的信念和气魄,无疑值得肯定和珍重。另外,还有一些富于特色的专栏也引人瞩目,如“中国作家与外国文学”一栏,先后刊发了陈伯吹、胡风、王西彦、沙汀、王辛笛、王安忆等作家的文章,现身说法,谈其创作与外国文学之间的关系,既是学理的探讨,也保存了中外文学关系的珍贵史料。另外,由翻译家戈宝权撰写的《翻译史话》也颇具特色。 自1988年到1994年,是《中国比较文学》的七年建设时期。其中,包括前3年的16开本时期,和后4年的32开本时期。 根据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常务理事扩大会决定,自1988年起,《中国比较文学》改由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并增加了出版频率,从原来的年刊改为半年刊,版式也由32开本改为16开本,每期刊发20万字左右。根据新的需要,改版后的《中国比较文学》新开设了一些临时性栏目:如“弗洛伊德与中国文学”、“微型比较”、“今日美国学派”等;加强了专业学术著作的书评工作;开设“争鸣”和“一家言”等栏目,及时反映学界的学术动态。开设“人物志”栏目,介绍国内外比较文学界的重要人物及其代表性成果。还刊发了柳无忌、浦安迪、宇文所安、威斯坦因等一系列海外学者的专稿。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其间先后出版了特色鲜明的3个专辑。1989年第1、2两期(总第8、9期),连续刊出的《1987年中美比较文学双边会议中方论文专辑》,是中国比较文学界在新时期第一次集体性对外学术交流的体现。此外,还有《东方比较文学专辑》 (1988年第2期,总第7期)和《苏联东欧比较文学专辑》(1990年第2期,总第11期)两个专辑,集中反映了这两个与中国文学关系密切的特定领域的比较文学研究成果。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之交,随着中国社会的转型和中外文化交流的深入,中国比较文学研究也相应出现了转型,文化研究和跨学科研究成为新的学术热点,比较文学研究在面临新挑战的同时也显示了新的机遇和可能,《中国比较文学》至此也已创刊5周年。1990年第1期(总第10期)的封面冠以《步入九十年代》的副标题,并刊发了一组题为《展望90年代》的笔谈,乐黛云、戈宝权等8位学者对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现状与前景发表了各自的观点,记录了学界对时代学术动向的敏感,也体现了他们对于学科发展新的期待。乐黛云先生的话集中体现了当时学界对于学科发展的信心: “20世纪最后10年,对全人类来说,都将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转折时期。转折,意味着一些事物的新生和另一些事物的衰亡。只有那些将自己的未来联系于世界进步大潮的人们,才能满怀信心地抬头面向21世纪的曙光。沮丧、颓废、‘世纪末情绪’从来不是改革者的辞汇。中国比较文学一如世界比较文学,将在未来10年中完善自身的建设和发展,为21世纪文学研究的全面更新作出应有的贡献。” 根据1989年5月(重庆)和1990年7月(贵阳)两次理事会讨论,由时任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名誉会长和杂志主编季羡林先生的提议,学会调整了《中国比较文学》编委会。杂志设双主编,增补贾植芳为主编;由廖鸿钧、谢天振担任副主编;设立编委会专家顾问小组,增补孙景尧、陈思和、陈秋峰、曹顺庆、谢天振等为新编委。并根据读者的意见和要求,经新的编委会研究,决定自1991年起恢复大32开本。同时,刊物增设了“外国作家与中国”、“文化与文学”、“宗教与文学”、“汉文化圈国家文学与中国文学”和“海外华文文学与本土文学”等新栏目,体现了90年代学术发展的转向和成果。为了迎接和配合第一次在远东地区(东京)召开的国际比较文学年会(ICLA)会议,1991年第1期特别刊发了“中日比较文学”专辑。 经过杂志编委会以及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和编辑部的协同努力,《中国比较文学》终于在1994年8月,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获得正式期刊号,从而结束了长达10年以书代刊的出版发行方式,自1995年第1期(总第20期)开始通过邮局对国内外定期发行,为进一步扩大刊物在海内外的影响提供了保证,《中国比较文学》也就进入了第三阶段,即20世纪末的发展时期。 1996年(总第22期)开始,在编委会的努力和上海外国语大学的支持下,《中国比较文学》从半年刊改为季刊,每期5个印张,刊发12万字,于各季度孟月出版。既增加了篇幅,也加快了出版的频率。同年,在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第5届年会(1996年8月,长春)期间,经学会理事会研究决定,对《中国比较文学》编委会做了再一次调整,自1997年起,由谢天振教授担任主编,并增补了丁尔苏、卫茂平、陈生宝、孟华、饶芃子、莫崇莲为编委会成员。在编辑上既延续了原有的基本方针,又开辟了“广域文化论坛”、“跨文化研究”等反映跨学科研究成果的相对稳定的新栏目,以及“人物志”、“青年之页”、“学海拾贝”等不定期栏目。自1995年邮发之后到20世纪末的5年里,共出版18期,累计刊发240万字的学术论文。 “新世纪的钟声敲响了。人类文明开始了一个新的纪元。比较文学也将开始一个新的起点。……新世纪的中国比较文学该如何发展?如何在国内众多的人文学科内站稳脚,体现自己独有的价值,发出能引起学界同行关注的声音?……比较文学必须扮演自身明确的角色,才能充分证明存在的必要性。” 这是新世纪第一期《中国比较文学》编后记中的话。《中国比较文学》由此跨入了21世纪,进入新的时期。期间,经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理事会研究决定,对《中国比较文学》编委会先后三次做出相应调整,在原有编委会基础上,增补王宁、叶舒宪、刘象愚、严绍璗、杨慧林、宋炳辉、陈建华、郁龙余、蒋述卓、查明建等为编委会新成员,宋炳辉自2003年起担任副主编。为了提高刊物的学术水平,保证录用稿件的质量和公证性,从2002年开始,《中国比较文学》正式实行国际通行的学术刊物专家匿名审稿制度。2003年第1期(总第50期)起,杂志又改进了版式,改原来的大32开为国际通行32开,篇幅由原来的每期5个印张增加至6个印张。在编辑方式和内容上,既坚持稳定和提高的编辑方针,又积极捕捉学术界最新动向,为比较文学研究热点问题提供多方对话和深入讨论的展示平台。从新世纪元年至今,刊物在海内外学者的支持下,先后开辟了“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世界性因素”(2000-2001)、“网络时代的比较文学”(2002)、“比较文学教学与学科理论建设”(2003起)、“经典的解构与重建”(2003-2005)等阶段性定期栏目,也为“北大——复旦比较文学学术论坛”、“外语院系比较文学学科建设”等辟出不定期的栏目,从而在本学科或者相邻学科引起了程度不同的反响。 到本期为止,《中国比较文学》已出版了整整60期,走过了20多年的岁月,累计发表了1200多篇、1000多万字的学术论文。常言道:20年可以成就一条好汉。《中国比较文学》从呱呱坠地到长大成人,从不定期的年刊到半年刊再到季刊,从新华书店发行的“以书代刊”到海内外邮局定期发行正式期刊,从发行仅千册的学术丛刊成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和CSSCI来源期刊的权威学术期刊,《中国比较文学》所走过的每一步,都与所有支持、关心、爱护这份杂志的所有集体和个人分不开。她的生存和成长,其影响的不断扩大,质量的不断提升,离不开20多年来海内外几代学人共同呵护扶持,离不开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的指导帮助,离不开浙江文艺出版社的早期哺育,离不开上海外国语大学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的长期支持,离不开历届编委会成员的鼎立襄助及编辑部工作人员长期辛勤的劳动,同时还要特别感谢协办单位深圳大学多年来的大力援助。20多年前,在《中国比较文学》创刊号的编后记里有这样一段话: “比较文学研究在我国已有50余年的历史了,可是至今还没有一种专门杂志,也未形成一支专业研究队伍,比较文学在我国尚未建设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新创刊的《中国比较文学》愿在这方面与国内有志于比较文学研究的同仁共同努力,贡献自己的力量。” 今天回头来看这句话,可以体会一种丰厚的历史感受。20年来,作为专门展示中国比较文学学术成就的窗口和平台,《中国比较文学》伴随了这一学科的复兴和发展每一个步履。她见证了20年来的历史变迁,记录了中国学术思潮的演变,荟萃了中国比较文学的学术成果,同时也为学科新人的成长提供了适当的舞台。 按照中国传统的干支计数法,60是一个花甲,一个花甲既是一个轮回,也意味着一次再生。在新的世纪里,60期一个花甲之后的《中国比较文学》,一定会有更加灿烂的明天。 ------------------------------------------------------------------------ 由上海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文学研究所创办的《比较文学与外国文学》,主要发表本校研究人员的相关学术论文,自1981年底创刊。1982年春,因为研究所研究重点计划向比较文学研究转移,便开始酝酿创办一本《中国比较文学》刊物。至1984年春因筹备《中国比较文学》而停刊为止,共印行10期。 朱光潜《中西诗在情趣上的比较》、方重《18世纪的英国文学与中国》载1984年10月创刊号;霍世休《唐代传奇文与印度故事》载1985年8月总第2期;尧子《读《西厢记》与Romeo and Juliet》载1986年2月总第3期;范希衡《从《赵氏孤儿》到《中国孤儿》载1987年3月总第4期。 此专辑是从1986年8月在北京大学召开的“东方比较文学研究学术讨论会”提交的学术论文中编选的论文特辑,共发表13篇相关学术论文。 引自乐黛云《文学研究的全面更新与比较文学的发展》,载《中国比较文学》1990年第1期。 引自《中国比较文学》2000年第1期(总第38期)第159页。 引自《中国比较文学》创刊号第365页,浙江文艺出版社1984年10月出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