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高跷是民间节日在广场表演的一种舞蹈形式,亦称“踩高跷”、“踏高跷”、“扎高脚”、“走高腿”等。表演者在脚上绑着长木跷进行表演,非常讲究技艺。高跷队只要一拉到街面上,回头率和围观者那是相当高,“打棒”的行者武松,“挑担”的豹子头林冲,后面跟着“打渔杀家”、“老卜子戏脏官”、“傻小子扑蝴蝶”,演出节目也是非常接地气。 在历山路社区东舍坊小区,也有一支高跷队,这支队伍被老济南人称为“东舍坊高跷队”,已有120年历史。东舍坊高跷是历下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社区活动中响当当的一支队伍。近日,东舍坊高跷队李传运老师展示了几张老照片(而且是彩色的),多拍摄于上世纪80年代,极具历史感、年代感。李传运老师介绍说,这些是东舍坊高跷沉寂之前的珍贵照片,也展示了当时的济南街头的人文风情、百姓生活。 在解放阁前的小广场上,连城墙上也爬上了人,这劲头够足的。那时候,哪里要是有什么娱乐活动,老少爷们争先恐后的去看,尤其是高跷这样的“动静大”的,每次高跷巡街,必定是人山人海。 济南有着悠久的高跷表演传统,旧时以东舍坊、卫巷、旧军门巷、西青龙街一带的为最好,人多阵容大,高跷“腿子”高,锣鼓家什多,穿的行头也好。高跷队最前面一般是挑着大红灯笼“灯门”开路的领队,他把红灯笼一举即准备演出,提起红灯笼一转圈即开始表演。灯门后边是锣鼓队和高跷队,还有玩旱船、赶毛驴、舞彩灯的…… 现如今,逢年过节,东舍坊高跷队都会在铿锵的锣鼓声中进行一场又一场精彩的表演,以特殊的形式向广大社区居民送去他们的祝福。 高跷作为一种民间街头表演艺术在北方深受欢迎。在济南的东舍坊,有一支百年历史的高跷队伍,全由社区居民爱好者组成。从清晚期的高跷会到如今的高跷艺术团,东舍坊高跷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受济南人推崇的节庆演出节目。 不少高跷动作 具有一定难度 每天晚上7点,张延超都会在东舍坊小区的活动室里施展一番功夫,加入东舍坊高跷艺术团两年的时间雷打不动。倒立、拿大顶、劈叉,这些高跷基本动作如今对他来说已经非常熟悉了。“我在表演时主要负责三个角色,媒婆、公子、傻小子,其中媒婆绑的是高跷腿,长度在1米以上,这种高度没有地上的动作,有的话就绑四五十厘米长的跷腿。”他说。 张延超所表演的“公子”讲述的是公子扑蝴蝶的情节,有六个有一定难度的武术动作,拿大顶就是手头倒立,以头、手支撑地面倒立,前滚翻又叫“张跟头”,踩着高跷翻跟头,难度可想而知。另外还有“打折身”“趴蛤蟆”等动作。这几个连续动作需要在四五分钟内完成,除了这些角色,东舍坊高跷队的节目人物还有武松和石秀、青蛇和白蛇、渔翁、赶驴人,还有《西游记》和《八仙过海》故事里的各种形象。每场节目短小精悍,整场表演下来,短短的40分钟凝聚着高跷的精华,观之让人大呼过瘾。 120年前就名扬四方 常有外地爱好者来学 济南的高跷锣鼓队不止一支,但东舍坊高跷却是历史传承最久的一个,早在120多年前就已名扬四方。今年76岁的东舍坊高跷队会长董文臣家可谓高跷世家。董文臣说,清光绪年间,东舍坊就成立了高跷会,“我父亲那一辈兄弟五个人都会踩高跷,我这代七个兄弟也都玩,姊妹们也会踩一些基本的动作。”如今他的儿子董华鑫是东舍坊高跷艺术团的团长,16岁的孙子也跟着他表演起了踩高跷,这门技艺传承到了第七代。 民国初年,其他地方的爱好者都来济南东舍坊学习高跷,董文臣说,那也是东舍坊高跷最活跃的时候,“甚至到灯节的时候,大家都从南门进城游玩,只要东舍坊高跷不进城,就不开城门。” 沉寂20年后重组 成员平均54岁 上世纪90年代,随着东舍坊片区开始拆迁改造,原有的居民被分散到其他三四个社区,东舍坊高跷也因此沉寂了20年。2013年8月,董文臣、李传运、王立国等几个高跷爱好者出资购买了服装和道具,发起成立了东舍坊高跷艺术团,后来添了武术队,成员很快达到八九十人。2014年,东舍坊高跷成为济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每逢正月初六至十四,高跷队就全员出动,沿着趵突泉、泉城路、大明湖、百花洲转场演出,每到一地都能吸引来大批市民围观叫好。 谈到东舍坊高跷的未来,队员们最期待的就是能有更多的年轻人参与进来,“成员的年龄偏大,平均在54岁,最大的已76岁,现在队里还有七个孩子跟着学习,最小的7岁,都是成员自己的孩子。”李传运说。(综合自齐鲁晚报 济南日报 舜网)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