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乃苍仍在坚守手工制作门笺。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房德华 摄 门笺是剪纸艺术的一种,俗称过门钱、门吊子或花纸,在山东境内主要流行于临沂、潍坊、枣庄等地。在临沂郯城有句谚语,“过门钱儿,落门钱儿,落到地上都是钱”,寄托了人们对门笺纳福求祥的良好祈愿。 近十几年来,机械加工门笺抢占了大部分的销售市场。手工加工者从数百户锐减至仅有几户,依靠质朴的乡土气息和心琢手凿的韵味退守定制、收藏、展演等相对高端的市场。 靠做门笺盖起小洋楼 今年58岁的郯城县马头镇万高册村村民张乃苍,蹒跚学步时就围着上一辈人做门笺的桌子转悠,14岁时掌握了全部技能。如今,作为代表性人物,他已是通过认证的临沂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 2015年底,张乃苍花费30多万元,在村里盖起了使用面积达400多平方米的楼房。建房子及添置新家具的钱,正是他和家人制作门笺赚来的。 当地的门笺,由红纸或彩纸镂空凿刻、粘贴而成,一般由5张不同颜色的门笺构成一套。在除夕当天,按照“红东、绿西、黄当中”的顺序张贴在门楣上。 门笺看似简单,实由制版、凿刻、换芯套色、粘贴等十余道工序而成。其中凿刻是核心工艺,最难掌握。时至今日,张乃苍仍是家里唯一精通这道工艺的人。做门笺时,他的妻子、儿子、儿媳等只能帮他打下手,做其他稍微简单些的工序。 “天南海北过来订货的人多到踩坏门槛,拿不到货就住下,等着我们赶制。”张乃苍说,上世纪70年代末到2000年前后,是当地手工门笺业的辉煌时期。 当地政府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1980年,只有160多户人家的万高册村,春节前3个月生产了100多万套门笺,产值达90余万元。在当时,这个数额足以让人引以为傲。 “不做了,早不做了” “不做了,早不做了。”18日,在手工制作门笺较为集中的马头镇万高册、小马头等村寻访民间艺人时,得到最多的回应是他们有的已经改行,有的转为批发销售机器加工的门笺。整个马头镇,现在仍坚持手工制作门笺的从业者仅有数人。 本世纪初,电脑制版、机械加工等现代化生产手段被引进门笺行业,一台设备一天可以生产出5000多套门笺。而传统工艺,一家老小齐上阵,一天也仅能做成十几套门笺。 “十几年前我就不干了。”今年46岁的马兴廷说,他曾经背着整袋的门笺,徒步或骑着自行车到过高密、诸城等地销售。后来感觉这个行当太苦,再加上出现了机械加工的门笺,虽然门笺的销售市场依然火爆,但手工门笺出活慢,赶不上机器的速度,成本又比机器的高,还不如出去打工挣钱多,成家后他就改行了,村子里的其他同行也是因为同样的原因不干了。只有他的父亲马德标,坚持到老,做了一辈子门笺。 两年前停手那年,马德标从入秋后就备料,到过完春节,他做出的门笺只卖了五百多元。“还剩了一摞到现在也没卖完,你们不来采访我都忘了。”18日中午,马德标从床头的纸箱里翻出层层包裹的门笺,向记者展示完以后,他又对大儿子说要拿到过几天的腊月集上接着卖。 收藏展演市场有商机 “与流水线出来的门笺相比,手工门笺的价值应该体现在传统和艺术上。”张乃苍说。对一般消费者而言,机械加工与手工制作的门笺区别并不明显,两者的价格差异是主要的选择标准。 面对日渐萎靡的盈利前景,仍坚持手工技艺的张乃苍等人,另辟蹊径,主打定制、收藏、展演等盈利较高的市场。 18日,张乃苍正收拾行装,准备赴济南参加由省文化厅组织的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月系列活动。类似展演活动以及到学校开展的手工兴趣班培训,近几年他已参加了数十场。 同时,在当地政府部门的扶持下,手工门笺还借鉴摄影、绘画等艺术形式,演变出厅堂装饰类产品,一改只在春节挂到门楣上的消费模式,拓展了消费渠道。“一套量身定做的门笺,加上木框装裱,从以前的几元钱一套能卖到两三百元一套。”张乃苍说,尽管目前这款产品的销售量不大,但随着大众审美需求的提高,手工门笺质朴的乡土气息和心琢手凿的韵味会逐渐被接受,市场前景很乐观。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