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者,舟也;庶人,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荀子·王制》 相信大家对这句话一定非常熟悉,后来它的另一种形式“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因为贞观君臣李世民与魏征的故事而脍炙人口。但实际上,它的最早出处是《荀子》。意义可以说是一目了然:君王就好比船,百姓就好比水。水可以浮起船,也可以掀翻船。由此可以简单概括为“民水君舟说”。 我们知道,先秦时期百家争鸣,纷纷提出自己的治国思想。这里的“民水君舟说”就是荀子提出的一个重要的政治思想。荀子非常重视民众的力量,他认为,民众是社会基础,也是君主之所以能够成为君主的唯一源泉。 这里,他用“水”来比喻民众百姓,用“船”来比喻君主,可以说是非常生动、妥当的。船只有小小一只,水却广阔无边,水具有载舟、覆舟的能力,说明民众具有拥戴或者反对君主的主动性力量。百姓服从了统治,君主的地位才能得到巩固。那么如何使百姓服从统治呢?荀子说,要选用贤良,提倡孝敬父母、友爱兄弟,收养孤儿寡母,资助贫穷的人。 后来,魏征在与唐太宗李世民的论政中引用这个句子,应该就是看到了这句短小的经典中巨大的能量。《贞观政要·论政体》记录下了这一段魏征与李世民的对话。贞观六年,唐太宗对大臣们表达了古往今来君主耳目容易受到蒙蔽的忧虑,让臣子们多多上谏言。 他引用了《尚书》中的话:“可爱非君?可畏非民?”意思是说,人民所爱的不是君主吗?君主所畏的不是人民吗?他清醒地认识到,人民的力量是巨大的。这时,魏徵对答说:“陛下应该经常保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那样谨慎的心态,居安思危,那么大唐的气运自然会久长。”接着,他便引用了《荀子》中的这句话:“臣又闻古语云:‘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肯定了百姓的“可畏”,他们是君主统治最重要的基础。 《荀子·王霸》曰:“用国者,得百姓之力者富,得百姓之死者强,得百姓之誉者荣。三得者具而天下归之,三得者亡而天下去之。天下归之之谓王,天下去之之谓亡。” 《荀子》中的这段话同样非常有智慧。这里的力是效力,死就是献身,誉乃称誉。理解起来也不困难:治理国家的人,能够得到百姓为他效力的就富裕,能够得到百姓为他现身的就强大,能够得到百姓称赞的就有名望。这三者都具备了,天下就归顺他了;三者都不具备的,天下就背离他了。天下归顺就叫王,天下背离就叫灭亡。 这一句经典同“民水君舟说”一样,都体现了古代的仁政、民本思想。在荀子这里,“王”的意思并不是坐上君主之位,享有了生杀予夺的无上权力,而是所谓的“天下归之”,也就是天下都归顺他。天下归顺的原因并不是因为君主本身的地位,而是因为得到民心。 怎样可以说是得到民心了呢?荀子提出了“三得说”,也就是得到百姓为他效力、得到百姓为他献身、得到百姓对他称赞,这样的君主,可以说是“天下归之”而“王”了。否则,得不到百姓的拥戴,就算是拥有君主的尊号,也可以说是自取灭亡了。 这样的民本思想到现在也具有现实意义,大到治理地区得不到民众的认同,领导企业得不到员工的认同,小到管理班级得不到学生或同学们的认同,那么,这些管理人员一定是遇到了问题,也难以维持当下的局面了。 在现代社会,虽然已经没有了封建君主的存在,但我们依然可以牢记与遵循荀子提出的这些措施与美德,就好像能使“水”上风平浪静,社会非常安定有序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