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诸子百家 >

中国人离不开中庸

http://www.newdu.com 2017-12-13 中国孔子网 陈志强 参加讨论

    我是一个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企业家,通过五年多对国学的广泛学习和践行,我发现作为一个中国人,中华民族的一员,谁也离不开“中庸”,它已经融入到我们血液里,体现在我们的行为中,是我们认识万事万物,为人处世的基本原理。并构成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
    首先,什么是“中庸”的“中”?众所周知,万事万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发展变化的,而这种发展变化虽然是动态的,却又遵循一定的规律,那我们怎样才能认识这种动态的规律呢?让我们先在变化的因素中,先假定一个“不变”的“参照物”,我们把这个参照物命名为“中”的“中横线”(见图1。为了便于理解,我分步配以示意图)。
    
    中间一条横线表示“中”的“中横线”,是事物变化中的参照物,而带有波峰和波谷的曲线为“事物曲线”,表示事物的变化状态。左边表示事物的开始或开端,右边为事物的延续和发展方向。从这个图我们不难看到“中横线”和“事物曲线”时而交接成一个“点”,而且一个波峰和波谷的振幅过程中有三个交点。见图2
    
    我们把这些点叫“中”的“在中”(或时中),从这里我们清楚的看到事物的发展和变化不都是在“在中”的,而更多的时间是不在“在中”上的,我们把事物不在“在中”上,但又在波峰和波谷之间叫做“偏中”(见上图2)。而“在中”和“偏中”就构成了中庸之道的运动和变化过程。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围绕其“中横线”动态的波动前进,要么“在中”,要么“偏中”,都不可能是直线运动,而且这种运动的波幅或大或小,也就是“偏中”的时间或长或短,但万变不离“中横线”,由此可知,“中”是按一定规律动态变化的,这种变化又可叫做“易”,易就是“变”,儒家经典《易经》就是帮助我们认识事物是如何发展变化的,进而帮助我们认识事物的规律。
    那么,为什么事物的存在形式不是静止的,而是以“中”的动态平衡存在于宇宙之间呢?我们在研究和认识事物的过程中,会发现任何事物都是受到相互对立或相反的两个因素左右,这两个完全相反对立的因素,我们的先哲称之为“阴和阳”(见图3),《道德经》第二章:“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也是描述这种规律。
    
    我们把中横线以上的部分统称为“阳”,同理其下统称为“阴”,我们不难看出事物在发展和运动过程中,只有“在中”时,既不在“阴”也不在“阳”,而“偏中”时或在“阴”或在“阳”。如果我们再把“偏中”细分,可分为“上偏中”和“下偏中”,很明显:“上偏中”为“在阳”,“下偏中”为“在阴”。当事物在阳时,阴会对其产生吸引力,同理,当事物在阴时,阳又对其产生吸引力。事物就是在“阴阳”的对抗中找到其平衡的,这就是“中”。 而形象诠释这种变化规律的,莫过于“太极阴阳鱼”图(如图)。
    
    那什么是“中庸”的“庸”呢?而“庸”就是不易,不变。庸,又作平凡,平淡,一般等讲,换句话说,只有平平淡淡才能永远不变。
    综合所述,“中”就是认识事物的“变”,“庸”就是永恒的“不变”,而事物没有绝对的“不变”,只有在“变”中才有相对的“不变”,这就是“相对论”,也就是“中庸”思想。这种事物的“中庸”思想也可称为事物的“道”,如果具体到某类事物,我们就称作“某某道”,如夫妻之道,商业之道,朋友之道,医学之道,饮食之道,生存之道等等。
    其实,我们每时每刻都生活在世间大道中,人类生活的过程就是在不断认识和适应各种“道”的过程。“道也者,不可须臾离者也,可离非道也。”(《礼记·中庸》),就是说“道”是片刻也不能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了;“道”和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而且片刻也不能分离。我们天天都生活在“道场”中,所以我们经常会问别人:你知“道”吗?也就是你懂不懂得这个事物的规律?人们也总会习惯地回答“知道”或“不知道”。而在山东的很多地方,会听到人们问:你看这事“中不中”呀?别人会回答“中”或者“不中”。
    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德经》第四十二章)。周易讲:“一阴一阳之谓道”(《周易·系辞上》)。而儒家把这种事物动态平衡的结果直接叫做“和”。而中庸的最高境界就是“致-中-和”。图4的“在中”就是“致中”,其结果就是“和”。所以“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中庸)。
    
    谈到这里或许大家已经明白了“中庸之道”,也或许明白了“道之中庸”,那么为何《道德经》开篇就说:“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呢?上面讲过,任何事物的动态发展都要受到阴阳两个因素的左右,时而“偏中”,时而“在中”,但当其受到其它因素影响时,其偏中的振幅就会改变,当其改变仍然可以受阴阳两个因素限制而上下振动,也就是还有“在中”的存在时,该事物的“中”还在,故“道”也存在。但是当事物受到其它因素影响,朝一个方向振幅过大,以致于不能折返,也就是无限“偏中”了,这时候“中”就被破坏,阴阳失调,道也就被破坏。没有了“在中”,也就无法“致中和”了。见图5 和图6 。所以“道可道,非恒道。”当然道都被破坏了,其名就“名可名,非恒名”了。
    
    
    让我举几个例子:任何夫妻之道,都是受男女两个因素组成,按照“在中”和“偏中”的规律生活在一起,总起来讲是“和谐”的,一旦其“中”被破裂,夫妻之道也就结束,在这个时候双方都要把“道”找回来(即复婚),但如果不能找回来,只有各自再去和别人建立自己新的“夫妻之道”了。同理:宇宙的运转之道也是如此。我这里想说说中医,其实中医就是融合并依据“中庸”思想发展起来的传统医学。《黄帝内经》说:“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这里就道出一个“中庸之道”,人体就是一个完美的生命之道,当一个人的身体受到其它因素影响,如天气冷暖变化,饮食等影响,其生命之道的规律被破坏,就得病了,这个时候我们去看医生,就是通过医生的帮助把生命之道找回来,重新达到平恒。如果找不回来平恒,生命之道也就彻底结束了,所以一般的医生治病就是利用中庸的原理把生命之道恢复,重新达到平恒。而作为一个医生,其最高境界就是不让人生病,换句话说,就是不让人的生命之道失去平恒,这叫治“未病”,而对于个人来讲,不让自己生命之道的“中”失去平恒叫“养生”。一个国家也是如此,不让国家的治理之道的“中”失去平恒,叫做“治未乱”。所以我们在了解了“中庸之道”后,就要善于维护事物的“中庸之道”, 如:企业管理,家庭维护,朋友亲情,客户关系等都要让道持续发展下去。其实我们在生产生活中除了“维护”中庸之道外,我们也要善于“利用”中庸之道,比如,为了创造和创新事物,我们可以利用其中庸之道中的“中”的规律,利用第三因素故意干涉或拉大其“偏中”的振幅,以致于“大起大落”,从而能够引领事物的发展,但不要使“偏中”的振幅失控,否则就把这个事物的“道”破坏了,该事物也就不存在了。
    在我们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文明史上,中庸思想的产生几乎伴随着人类文明史的始终,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善于观察日月星辰等自然现象,从“天人合一”的自然规律中,认识了中庸之道。儒家的创始人孔子是先秦文化的集大成者,承前启后,把中庸之道传授于弟子,而其孙子思为我们留下不朽的著作中庸。
    中庸思想最早出现在《尚书》,其中记载了很多关于古代圣王执中、行中的例子。在《尚书?大禹谟》中,有被宋儒称为“十六字心传”的著名箴言:“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尚书?洪范》记载中就有中道的思想:“无偏无颇,无偏无党,王道荡荡。”由此,我们可以把《尚书》中强调“执中”的政治智慧,看作是中庸之道在政治中的较早应用。而“中庸”一词最早的出现在《论语?雍也》中。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意思是,中庸乃至高的道德修养境界,长久以来,很少有人能够做得到了。《中庸》第六章《大智篇》孔子认为中庸是人的最大智慧,其中最有代表意义是舜的政治,“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好察迩言,抑恶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认为舜能深入考察,调查研究国情民意,分析善恶,权衡利弊,以中庸为原则,作优选决策,制恶扬善,去管理社会。在《中庸》《祖述篇》,孔子进一步说明舜,是以中庸之道去制订文武治世方策;上律天时,发展农业;下袭水土,发展生产,防治灾害,优化环境,达到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不息,大德敦化的和谐世界。所以中庸之道,至少是从尧舜开始贯穿于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我们人类的始祖伏羲,根据日月星辰和自然界的变化,创立了八卦,八卦也体现了中庸思想。
    后期出现的两大圣人孔子和老子,他们都是中华文化的集大成者。老子讲的大道侧重于“天道”,孔子讲的大道侧重于“人道”。“天道”就是自然之道,是宇宙的运行规律;孔子讲的“人道”,主要是探索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规律,孔子帮我们了解人性本身,以及人类的发展与归宿。这两位人类的大智慧者,用其大道为我们诠释了宇宙的起源和人类的归宿,而其中的哲学基础就是中庸之道,实在是伟大至极。
    《道德经》开篇就说:“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意思是说:道,这种对立与平衡是可以找到其规律的,这种规律就是“中庸之道”。但“道”这种“恒道”只是相对的,而不是永恒的。我们可以给“道”赋予各种各样的名字,同时也不难理解,这种名字也不是永恒不变的。
    孔子创立的儒学讲的是“人道”,即 “人性之道”与“人伦之道”。儒学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以 “仁、义、礼、智、信”为核心的儒家思想理念,并以这些思想理念规范社会,成为道德准则,使人类社会有序生活、和谐发展。据此,我们可称为儒家思想的五大中庸价值观。
    一、“人仁”中庸观:
    作为一个人,只要长得是人样都可以称之为“人”,而对于“仁”字,我们可以理解为两个以上的人的生存形式,即“团队合作”,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其中人类“团队合作”的重要因素就是相互关爱。
    也就是说对于“人”而言,可以简单地的理解为“个人主义”,而“仁”也可以简单理解为“集体主义”。而极端的个人主义和极端的集体主义都是不可取的,也就是个人和集体之间必须达到“平恒”,即找到那个“中”的规律。实际上,对我们一般人来讲,一个人不能光“为己”,也很难做到光“为公”,在这两者之间找到“中”,才是最好的“中庸之道”。
    二、“义利”中庸观: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放于利而行,多怨。”“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儒家很少谈利,因为获取利益是人的本性,根本不需要再去强调,只要是人都有获取利益的要求,所以儒家强调重义轻利,见利思义,反对见利忘义。实际上儒家并不反对“利”,因为只讲“利”,不讲“义”是小人。而只讲“义”,不讲“利”是圣人。我们既不愿当小人,又很难成圣人,怎么办?那我们就在“义”和“利”之间找到那个“中”,即“以义取利”的“中庸之道”。
    三、“礼欲”中庸观:
    子曰:“不知礼,无以立也。”“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人有很多欲望,这是人类天生就具有的自然本能,比如:食欲,性欲等等,这些欲望不用加以强调,人们自然都会。可是如果大家都随心所欲,为所欲为的话,社会必然会乱,人与人之间也就没有了基本的安全保障。为了使社会和谐发展,儒家把人的各种欲望,用约定俗成的“礼”来约束,让人在“欲望”和“礼”之间,找到那个既符合“礼”又可以满足自己“欲望”的那个“中庸之道”。
    四、“智学”中庸观:
    子曰:“知者不惑”“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儒家强调:人必须要不断地增长智慧,以求达到不惑境界。而如何才能增长智慧?子曰:“好学近乎知”,就是说爱好学习,就能增长智慧。而且学以致用是学习的真谛,然而大多数人天性懒惰,不愿意主动学习,有些人学习了很多知识,却不能运用到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这都是不可取的。所以要找到“学习”和“智慧”间的那个“中庸之道”,做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五、“信言”中庸观:
    子曰:“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敏于行,而讷于言。” 要了解一个人,主要是从他的语言。在社会生活交往中,人与人要打交道,就要通过语言。其实说话人人都会,可是说了后能否兑现最为关键!所以儒家主张言行一致。孔子的弟子有子说:“信近于义,言可复也。”,也就是说只有说的话符合“义”才能去做,许下的诺言才可兑现,这才叫言行一致。不符合义,这不叫信。所以在“言”和“信”之间要找到“中庸之道”。
    总之,老子的“天道”与孔子的“人道”,构成了天人之道,即“天人合一”之道。 而“天人合一”之道的理论基础就是“中庸之道”,作为一个中国人,中华民族的一员,我们岂能离开“中庸”而独存?我们中国人离不开中庸,所以才叫“中国人”,就是懂得中庸之道并以此为人处事的人。其实,世间之人都离不开中庸。它不仅是我们为人处世的法宝,也是我们打开宇宙万物之门的一把钥匙。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