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的祭祀文化本质上是一种人文教化,它深蕴的意义在于,通过这种人文教化,培养人们对于天地自然的敬畏和谦卑,对祖先的感恩,对生命的敬重;进而淳化社会道德风尚,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从而使人得以安身立命。而“祭孔大典”就是一种生动形象又喜闻乐见的教化方式。 汉高祖幸鲁祭孔图(资料图) 祭孔沿革 作为国家行为的祭孔礼制可以追朔到二千五百多年的春秋时代。公元前479年,孔子辞世。此年,鲁国国君鲁哀公就开始祭孔,并称孔子为“尼父”。首开帝王祭孔的是汉高祖刘邦。公元前195年,汉高祖刘邦过鲁,以太牢(猪、牛、羊)祀孔子,并诏诸侯、公、卿、将、相至郡,先谒庙而后从政。刘邦不但开后世帝王祭孔之先河,而且开了后世帝王令地方长官上任前先谒孔庙后从政之先河。 汉明帝刘庄子于永平二年(59)下令“学校皆祀圣师周公、孔子,牲以犬”(《后汉书?礼仪志上》),这是国学、郡学祭祀孔子之始。刘庄又于永平八年(65)亲临辟雍,以太牢致祭孔子。永平十五年(72)刘庄至鲁,幸孔子故里,祭祀孔子及其七十二弟子。 此后,历代帝王或身临,或派员到曲阜和太学祭孔。久而久之,祭孔形成了一种国家礼制行为二、八月的第一个丁日(上丁)在孔庙举行祭孔大典,这就是“丁祭”。后来,祭孔又多了一个“舞”(舞蹈),祭孔典礼逐步正规化、程式化,有孔、乐、舞三部分组成。孔子诞辰日(阴历八月二十七日),这一天祭孔仪式最为隆重,既是家族的大典,也是国家的大典。祭孔大典的程序、规格、主祭陪祭官员、祭品等由朝廷颁定。整个祭典是在朝廷钦定的乐舞中进行的。 礼制规格 古代中国的祭祀规格,《周礼》作了如下描述:“天子八佾,诸侯六,大夫四,士二。”佾是古代乐舞的行列。八佾就是八行八列六十四人,六佾就是六行六列三十六人,依次类推。 历史上的祭孔规格有两种,一种是中祭,另一种是大祭。 中祭规格始于南朝?宋的宋文帝元嘉二十二年(445),祭孔规格定为“以上公之礼,舞用六佾,设轩悬之乐,乐陈三面“北魏孝文帝太和十六年(492),朝廷规定祭孔用“轩悬三乐”、“六佾之舞”,并行“三献礼”。明成化以前,祭孔属诸侯的规格。笾豆各十件,舞用六佾(舞人的行列)。孔庙当时属中祀(太庙为大祀,因为太庙是天子的宗庙,行事天之礼)。明成化以后,祭孔用大祀,但无明文规定。直至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清廷才明文规定升祭孔为大祀。 大祭与中祭的不同之处非常多。有三点是最主要的:一是根据礼仪,大祭用八佾舞,舞生八行八列共六十四人。中祭用六佾,六行六列,共三十六人。二是大祭时皇帝及皇帝成员亲临。中祭则为地方最高行政长官主祭。三是建筑规格不同。 清乾隆时,孔庙祭仪规定有六种: 一、释奠。这是唐宋以后专行于曲阜孔庙的一种祭仪。每年四次,每季的仲月(二、五、八、十一月)上丁日举行,所以叫“丁祭”。国子监和州县孔庙每年只春秋仲丁二祭。 二、月朔释菜仪。每月初一(朔日)举行,较为简单,只行一献礼。 三、月望行香仪。每月十五日(望日)在大成殿、崇圣祠、启圣殿、家庙举行。 四、岁时常祭仪。是孔氏家祭,每年七次在家庙、崇圣祠举行。 五、告祭仪。如衍圣公家中有事,奉祝文告于家庙的一种祭仪。同岁时常祭仪。 六、祭中兴祖仪。五月二十九日,中兴祖孔仁玉(五代乱世,孔子四十二代孙孔光嗣遇害,光嗣独子孔仁玉恢复文宣公爵位,使孔子祀事绵延不断,所以,孔组尊孔仁玉为中兴祖)。主要祭仪为从家庙迎出孔鲤、孔伋、孔仁玉神主至诗礼堂,行三献礼(神主即木制牌位)。 清代祭孔大典木版画(资料图) 祭孔礼仪 祭孔礼仪或称祭孔典礼。它的专用名称叫做“释典礼”。释、奠均为陈设、呈献之意,指的是在祭典中,陈设音乐、舞蹈,以及呈献牲(三牢)酒、果、蔬菜等祭品,以表对孔子的尊崇。祭孔礼仪分为:迎神、初献、亚献、终献、撤撰、送神等六部分。 迎神,就是请出孔子及四配的牌位,由主祭人(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进香,行三拜九叩礼,乐奏昭平之章。歌词为称颂孔子生前的功德。其文是:大哉孔子,先觉先知,与天地参,万世之师,祥征麟绂,韵答金丝,日月既揭,乾坤清夷。 整个过程,用六佾或八佾的乐舞,演奏金声玉振,古朴悠扬的韶乐,吟唱孔子德侔天地、道贯古今的颂词。如曲阜孔庙在元代祭孔的祭文中有:“尚资神化,祚我皇元”,“阐我皇风,四海永清”的颂词。从中可以看出,祭孔一方是出自对孔子的敬仰,但最重要的是为皇权服务的政教合一。 初献、亚献、终献是整个祭孔活动中的主体部分,由主祭(一人),陪祭(二人)分三次把酒类、蔬菜、肉类、干鲜果品等祭品奉祀到孔子像前,“三献”分别奏宣平、秩平、叙平之章曲,用六佾舞。月台上站立三十六名舞生,身穿蓝色长袍,头戴黑色平顶方角帽,脚蹬皂鞋。舞分文舞、武舞两班,每班又分两组,每组八人,相对而立。武生在前,右手执戚,左手执干;文生居后,右手执羽,左手执龠,在八音齐备的乐器伴奏中,舞生跳起祭孔乐舞,每一舞蹈造型代表一个字,舞姿刚劲舒展,具有古典美。 撤撰,乐奏懿平之章。 送神是祭孔礼仪的最后一部分,乐奏德平之章。歌词为:凫泽峨峨,洙泗洋洋,景行行止,流泽无疆。聿昭祀事,祀事孔明,化我蒸民,育我胶痒。 祭孔的六个乐章高度评价了孔子伟大的一生,歌颂了他那博大精深的儒学思想和对整个社会文明的教化作用。 祭孔活动的主祭官、陪祭官、乐生、舞生、歌生共二百多人,身着清朝服饰,神情肃穆,祷告虐诚,整个场面庄严典雅,有置身于古代传统文化的氛围之感。 “祭孔大典”的演变 公元前478年,即孔子死后第二年,鲁哀公下令在曲阜阙里孔子的旧宅立庙,将孔子生前使用的衣、冠、车、琴、书册等保存起来,并且按岁时祭祀。这是诸侯祭孔的开始。 从晋明帝太宁三年(325年)开始,—年始有四大祭。以后历代加增,每年的祭孔活动大小50多次。主要有“四大丁”,也叫“四大祭”,在每年春、夏、秋、冬的丁日举行;“四仲丁”,在大丁后的第十日举行;“八小祭”,在清明、端阳、中秋、除夕、六月初一、十月初一、生日、忌日举行。此外,每月初一、十五有祭拜,一年二十四节气还有二十四祭。但是,在所有祭祀中,历 来以春秋两次大祭为主,尤以秋祭为重。后来将每年的大祭定在农历八月二十七日孔子诞辰日举行,再后来改为公历的9月28日。孔子文化节就是根据传统的祭孔时间来确定节期的。 公元前195年(汉高祖十二年),汉高祖经过鲁国,以太牢祭祀孔子。这是帝王祭孔的开始 。 汉元帝(公元前48--33年),征召孔子第十三代孙孔霸为帝师,封阙内侯,号褒成君,赐食邑八百户,以税收按时祭祀孔子。这是封孔子子孙为侯,以奉祀孔子的开始。 公元29年(建武五年),汉光武帝派遣大司空宋宏到曲阜阙里祭祀孔子。这是帝王派遣特使祭孔的开始。 在此以前,所有祭孔典礼都在曲阜孔庙举行,直到公元59年(汉明帝永平二年),于太学及郡县学祭祀周公、孔子。从此,中央政府所在地及各地方政府也都在学校中祭孔,祭孔成为全国性的重要活动。 公元72年(永平十五年),汉明帝赴曲阜,祭祀孔子及七十二弟子。这是祭孔有配享的开始。祭祀孔子的礼仪称正献礼,祭祀配享者的礼仪称分献礼。 自公元1年(汉平帝元始元年),孔子被封为褒成宣尼公、公元739年(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孔子被封为文宣王,祀孔升为中祀后,祭孔活动逐代升格,宋代扶摇直上,明代达帝王规格,清代更是登峰造极。祭孔仪式也随之愈来愈完备而隆重,作为“国之大典”,曲阜祭孔由皇家操办,各地孔(文)庙祭孔均由地方行政长官主持,规模宏大,耗资必巨。 唐开元二十三年(735年),唐玄宗亲祭孔子,并作《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诗。以“夫子何为者,栖栖一代中。地犹鄹氏邑,宅即鲁王宫。叹凤嗟身否,伤麟怨道穷。今看两楹奠,当与梦时同。”“感叹”孔子的际遇,并示崇敬与深切缅怀。 宋代起,不仅祭祀孔子及十哲,而且以历代大儒从祀。南宋建炎二年孔子四十八代裔孙随宋高宗南迁,以浙江衢州为南宋孔庙之地举行国祭。 元代加封孔子尊号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增设四圣神位:复圣颜回,宗圣曾参,亚圣孟轲,述圣子思;孔子之后袭封衍圣公,天下郡学书院皆修孔庙以时祀之。 明代虽改称孔子为至圣先师,但崇祀有加,祭孔又祭四配、十哲,从祀先贤先儒近百人。 清代以京师国子监为太学,立文庙;雍正中又追封孔子上五代王爵;同治中,祭孔上升为大祀,礼乐仪注拟于君王;阙里有颜、曾、孟、子思四庙。清朝每年都要举行两次大型祭祀孔子的仪式,即仲春上旬丁日和仲秋上旬丁日的上丁祭祀,简称“丁祀”。每逢祭日,午夜过后参祭人员便齐集孔庙门前,凌晨3时许,祭祀仪式开始,先是钟鼓齐鸣,经奏乐、迎神等一套仪式后,直至破晓方告“礼成”。随后祭祀用过的三牲(猪、牛、羊)分成若干块分送主祭和陪祭,分享祭孔贡品,算是一种荣誉。按照规则,皇帝亲临祭孔,则拜于大成殿中;遣亲王恭代,则拜于大成殿檐下的月台;遣大臣代祭,则拜于大成殿阶下。祭孔活动一直延续到辛亥革命后。 民国期间,政府明令全国祭孔,对“祭孔大典”的议程和礼仪作了较大变动,如:献爵改为献花圈,古祭服改穿长袍马褂,跪拜改为鞠躬礼等。 纵观“祭孔大典”二千二百年的历史演变,虽然代有所变,却始终万变不离其宗,历朝历代无不循例而制礼作乐。 正是孔子文化的强大教化力量,以及受到这种教化力量熏陶的古人和今人的坚守与传承,让“祭孔大典”这一古老的东方艺术瑰宝得以千古流传。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