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童话中“灰姑娘”的故事,几乎已是家喻户晓。然而很少有人知道,世界上首创“灰姑娘”故事的人,是唐代的济南名士段成式,而灰姑娘的原型是一个中国姑娘。 中国版的“灰姑娘”——《叶限》,收录在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之《支诺皋·上》中。大致情节是:从前有一个叫叶限的姑娘,父母双亡,后母经常虐待她,叫她上高山砍柴,下深潭提水。一天,叶限打水时捉住一条“赪鳍金目”的小鱼。她很喜欢,就偷偷带回家养了起来。这鱼很通人性,只有看见叶限时才会浮出水面。后来,“其母知之,每伺之,鱼未尝见也。因诈女曰:‘尔无劳乎?吾为尔新其襦。’”后母发现秘密后便支走了叶限,穿上叶限的衣服,到池塘边把鱼杀死吃了。叶限回来后,“不复见鱼矣,乃哭于野。”这时,“忽有人被发粗衣,自天而降,慰女曰:‘尔无哭,尔母杀尔鱼矣。骨在粪下,尔归可取鱼骨藏于室。所须第祈之,当随尔也。’”伤心的叶限随即将鱼骨收藏了起来,后来叶限需要什么,鱼骨都会满足她。节日到了,后母带着亲生女儿去参加节日聚会,让叶限留下看家。叶限见后母走远了,就向鱼骨祈求,让她穿上翡翠衣装金色鞋,也去参加聚会。叶限在集会上被妹妹发现,就慌忙往回跑,匆忙中丢失了一只金鞋。后母赶回家,只见叶限正抱着一棵树睡觉,这才消除了疑心。后来,一位邻国国王得到了那只金鞋子,下令让全国的女子试穿,最终却没有人适合。于是,国王四处寻访金鞋的来历,终于找到了叶限。叶限的美貌和悲惨遭遇感动了国王,他把叶限带回国并娶她为王后。叶限的后母和妹妹,“即为飞石击死。洞人哀之,埋于石坑,名曰‘懊女冢’。洞人以为禖祀,求女必应。” 这篇精彩的笔记小说原文仅有600多字,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私有制下家庭生活中的矛盾。在善与恶的对比和较量中,故事通过幻想的手法,使受欺凌者最终获得幸福,为恶者则遭到毁灭的下场。段成式以简练生动的笔触记叙了一个心地善良、美貌绝伦的“灰姑娘”艺术形象,为后人保存了珍贵的民间文学遗产。从上面情节也可以看出,叶限和灰姑娘的故事,主要结构高度相似,只是细节上有些差异。应该说,“叶限姑娘”是世界范围内“灰姑娘型”童话的发端之作。据考证,欧洲最早出现“灰姑娘”的故事,是在16世纪的意大利。到17世纪,法国作家贝洛才将其收入《鹅妈妈的故事》。19世纪,又被德国的格林兄弟演绎为童话故事。1982年,美国《学校图书馆杂志》刊文称:“中国叶限故事是欧洲著名的《灰姑娘》故事的基础,西方人知道这个故事,至少比中国人晚了一千年。” 叶限金鞋的最大特点是,鞋很小,谁都穿不进,只有叶限一人能穿进。这个细节很可能来自于中国古代的小脚。此外,最早的“金鞋”,传到欧洲后最终翻译成了“水晶鞋”。有研究者指出,德文中的“灰”(Ascnhn)的发音与“叶限”很相似,极可能就是“叶限”的音译。 (作者系济南文史专家 资深媒体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