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资源 >

近代藏书楼盘点 你不知道的传奇故事

http://www.newdu.com 2017-12-13 雅昌艺术网 杨晓萌 参加讨论

    极高的文化修养,足够的钱财和权力,深谋远虑的管理头脑,后代世世藏书的构想和决心……
    近日,“烟云四合——清代苏州顾氏的收藏”展在苏州博物馆开启,过云楼与顾氏家族的传奇故事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作为中国士子文人永久的精神家园和圣殿,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相继出现过几千座藏书楼,“北四阁南三阁”、 “南瞿北杨”、“清朝四大藏书楼”……除过云楼外,这些藏书楼背后有哪些传奇故事?
    
    过云楼:走专而精路子注重收藏名家书画
    苏州顾氏家族的私家藏书楼过云楼,曾有“江南收藏甲天下,过云楼收藏甲江南”之誉。由顾氏家族后人顾文彬于同治十二年(1873)所建,主要安放顾文彬的书画收藏及太平天国期间购藏流散在外的江南私家藏品。顾文彬之后,过云楼经过顾氏家族六代人150年的传承,共收藏有宋元旧椠50种,精写旧抄本165种,明板书籍149种,清朝精印本175种,总计539种、5000余册。加上未入册的普通线装书,过云楼藏书当在万卷以上。此外,还收藏了王羲之、吴道子、苏轼、米芾、赵孟頫、吴镇、等名家真迹359件,走专而精的路子是其收藏的基本准则。
    
    资料图
    顾家极为重视书画与古籍的保护,顾文彬曾将保管书画的注意事项、识画识人的要领刻于过云楼门楣之上,这也是顾家世代子孙默记于心的藏书家规。
    1937年,苏州遭日寇轰炸和侵占,顾氏家族倾全族之力保护这些文物,至新中国成立初期,顾麟士的四子顾公硕决定将过云楼和大部分藏品捐献给国家,1960年苏州博物馆建立伊始,顾公硕又将珍藏的元代王蒙、明代文徵明、唐寅、祝允明、董其昌等名家珍品和清代刺绣等文物计124件无偿捐出。
    皇史宬:中国最古老的皇家档案库
    皇史宬是中国现存最完整、最古老的皇家档案库,由明代嘉靖皇帝于1534年命人修建,专门用以保存和珍藏皇家史册及历任先帝的实录和宝训。为保证玉牒、实录、圣训不遭火烧、潮湿、虫蛀、鼠咬及风雨侵蚀,嘉靖要求做到“金匮石室”。因此皇史宬内殿宇墙厚五米,均为石造,地面须弥座用汉白玉雕成。殿内放置的152个大柜也是樟木雕龙包以镏金铜皮。除了皇室档案,嘉靖还把《永乐大典》副本存在其中。
    
    皇史宬樟木雕龙大柜
    
    皇史宬樟木雕龙大柜皇史宬藏《金匮图》
    入清以后,虽然皇史宬被逐渐改建,但专门用于存放明朝皇家档案的皇史宬却留存下来。只是将其中存放的玉牒、实录、圣训搬进紫禁城,只收藏清朝的档案。就这样,中国历代所修每个皇帝时期的编年大事记多有失传,而明清两代各朝实录则比较完整地传留到今天。
    天一阁: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私家藏书楼
    浙江宁波的天一阁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私家藏书楼,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素负“南国书城”之盛誉。建于明嘉靖四十至四十五年(公元1561—1566年)之间,原为明兵部右侍郎范钦的藏书处,曾珍藏有范钦收藏的七万余册书籍及众多珍贵碑帖。在藏书类别上,出身寒门的范钦并不像多数藏书家那样钟情于历史珍本秘籍,而是把眼光聚焦于其他藏书家不甚重视、或无力获得的各种地方志、政书、实录、诗文集以及历科试士录等。作为私家藏书楼,天一阁之所以能够传承400余年,与范钦最初的管理制度分不开。为了保护自己的藏书,范钦立下规矩:烟酒后切忌登楼,不准擅领亲朋好友开门入阁及留宿阁内,更不准擅自将藏书借出外房及他姓者,凡违者处以不能参加祭祀祖宗大典的惩罚。范钦去世后,他的儿子及子孙后代在此基础上又增加了新的规矩:天一阁的钥匙分给各房,不论家族如何壮大,开阁就必须各房一致同意;子孙无故开门或入阁或擅为他人开门,都要遭到严厉的处罚。久而久之,天一阁竟成了神秘的禁区,再也无人登楼,无人进阁。
    
    资料图
    藏书世家范氏就是用这种近乎苛刻的忠诚及使命世世代代守护着天一阁,并为为我们留下了中国现存最早的私家藏书楼,亚洲现有最古老的图书馆,世界最早的三大家族图书馆之一。
    宁波的藏书楼除天一阁外,还有抱经楼和五桂楼。抱经楼建于1777年,与范氏天一阁、郑氏二老阁齐名。楼主为卢址,藏书多从其他藏书家处购得。
    宁波五桂楼建于1807年,是黄澄量所建私人藏书楼,曾藏书6万余卷,有“浙东第二藏书楼”之称。其中《明文类体》在清朝文字狱时期保存了明代四百多家文集奏议,最为史家看重。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