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资源 >

四川发掘64座新石器时代遗存 川西南历史提早2千年

http://www.newdu.com 2017-12-13 四川日报 吴晓铃 参加讨论

    
    遗址鸟瞰。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图
    四川人从哪里来?又是沿着怎样的轨迹在巴蜀大地上迁徙繁洐?12月8日,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外公布凉山盐源县皈家堡遗址2016年考古成果。随着距今4600年前的64座新石器时代遗存出土,揭开了古人入川后其中一个迁徙轨迹:川西高原的先民们,可能有一部分沿横断山脉南迁到了今日的盐源盆地。这些遗迹的出土,将川西南地区历史提早了至少2000年!
    
    玉石料
    1个月考古改写川西南历史
    据皈家堡遗址现场考古负责人左志强介绍,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盐源盆地发现了以老龙头墓地为代表的灿烂青铜文明。神秘的蛇蛙铜俎、三女背水铜杖首、铜蛇尾杖等青铜器物,奠定了盐源在中国青铜文明研究中的重要地位。但这个独特的青铜文明从何而来?为了找到盐源所在地区的文化序列,成都市考古研究所与凉山州博物馆等在盐源盆地开展了系统考古。10月10日至11月9日,考古人员对皈家堡遗址600平方米的范围进行发掘,成功揭露了64座新石器时代的遗存。
    左志强说,在此之前,盐源盆地年代最早的考古发现也就是战国时期。然而通过动植物考古、石器岩性与生产分析等多项科技考古工作,考古人员发现,这片遗址的年代距今至少4600年以上,一举将川西南地区历史提早了2000年。
    这片新石器时代的遗存,包括了7座房址、54座灰坑、1座器物坑、2条灰沟等。遗址中既有整齐叠放的石刀和陶器,也有石斧、石锛、纺轮等器物。记者看到,这些石器的制作相当精细:用来打猎的箭镞被磨到了两三毫米厚,石头吊坠也极具对称之美,已经修复完成的陶钵、陶壶等器物,可以明显看到精美的刻划纹和戳印纹。左志强说,这些发现,说明当时的人们已经开始捕鱼、打猎;而把生活器物进行装饰,也说明当时的人们已经具有相当的审美情趣。通过动植物考古,考古人员还在泥土中发现了粟、黍等旱地植物遗存以及鱼、马、猪等动物遗存。它们可以帮助今人想象:早在4600年以前,这里的人已开始了种植和渔猎的多种农业。
    
    陶壶
    南丝路4600年前已有“雏形”
    4600多年前的皈家堡遗址是孤立存在的吗?盐源盆地地处青藏高原东缘、横断山区中部,是黄河上游甘肃、青海地区经川西高原南下进入云贵地区文化走廊的重要组成部分。左志强说,从遗址所处年代和出土器物特征,能勾勒出当时人群从川西高原一路南下的移动轨迹。
    在最近几十年的考古发现中,考古人员已基本确定古蜀人正是从距今5500年左右的茂县营盘山遗址等地,渐渐走出深山、进入四川盆地。从盐源皈家堡遗址所处年代和出土器物来看,可以推测当时有一部分人一直沿着横断山脉南下,进入了盐源一带。他们在川西南繁洐生息,却又和云南西北部地区保持着文化交流。
    左志强说,此次出土的敛口钵、喇叭口高领罐等器物,风格与营盘山遗址出土器物造型接近。但陶钵、壶上繁复的纹饰,又与云南出土的新石器时代器物很像,说明受到了金沙江中游南岸文化的影响。这一发现,对于认识中国西北与云南北部地区在距今4600年前文化互动、人群移动,具有重要的个案研究意义,也可以看出川西南走廊、川滇通道在距今4600年就已经开辟,为“南方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
    
    陶钵
    盐源青铜文化之源尚待揭秘
    然而,盐源的青铜文化为何独特而灿烂?此次考古仍不能揭秘。
    上世纪80年代以来,盐源青铜器物相继出土。铜鼓编钟、短戟长剑,造型独特、纹饰精美。被认为是四川青铜文化中,除三星堆和金沙之外的第三大考古发现。盐源作为文献记载中人的中心聚居区,它在战国时期创造了瞩目的青铜文化。如今在同一地区发现了更早的人类遗存,是否可以证明青铜文化找到了根?左志强认为,盐源青铜文化从何而来,如今仍是未解之谜。“皈家堡遗址的发现,可以说明它在南北文化交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是盐源历史文化之根,延伸了此地的历史厚度。或许正是它所处的这个重要廊道位置,才受到了来自北方草原文化以及巴蜀文化的影响,创造了独具特色的青铜文化。”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