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资源 >

湖南桂阳发掘明末清初炼锌遗址 还原古代炼锌工艺流程

http://www.newdu.com 2017-12-13 中新网 邓霞 参加讨论

    
    从高处远眺桐木岭遗址中的冶炼单元。 邓霞 摄
    11月8日,记者跟随考古专家实地探访了位于湖南桂阳县的桐木岭冶炼遗址。该遗址已揭露面积约2000平方米,发现一个焙烧功能单元和两个冶炼单元。专家初步推测,这是一处开始于明末清初、废弃于清代中晚期的炼锌遗址。
    今年7月-9月,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北京大学等单位对桂阳县境内的10处炼锌遗址展开专项调查,并对其中保存较好的桐木岭遗址、陡岭下遗址进行了主动性考古发掘。
    
    考古人员介绍桐木岭遗址中的冶炼作坊。 邓霞 摄
    桐木岭遗址位于桂阳县仁义镇大坊村炉沙坪组,面积约11万平方米,此次整体发掘的是该遗址最大的一个山体平台,共揭露面积约2000平方米。
    记者从高处俯视,发现该山体台面呈“品”字形,分布有一个焙烧功能单元和两个冶炼单元。主持此次考古发掘的莫林恒领队介绍,当时,锌矿矿料要先运输至焙烧区进行粗加工,然后再分送至冶炼单元的冶炼作坊里精炼。考古人员在作坊里发掘了明代典籍《天工开物》中所记载的冶锌工具,如坩埚、冷凝兜、冷凝收集器等;并采集到矿石、焙烧后的矿料、粉粹后的矿渣等样品。
    
    考古人员介绍,槽形炉上要以三个坩埚为一排摆放。 邓霞摄
    走进冶炼作坊,可以看到每个作坊均以槽形炉为主体,分布着搅拌坑、洗煤坑、沉淀坑、提炼灶、堆煤区、碎料区、环形护坎、柱洞等遗迹,在其旁边还配套有房屋设施。莫林恒介绍,房屋遗迹中还发掘出一些日常生活器具,包括青花碗、青花盘、陶壶、陶罐、陶盆、陶缸等,另有少量的乾隆通宝和嘉庆通宝。
    在古代各类冶金技术中,炼锌技术出现和成熟时期最晚。炼锌遗址的发掘在考古界也较为罕见。
    
    冶炼作坊中的槽形炉。 邓霞 摄
    考古专家认为,桐木岭遗址出土的遗迹、遗物对了解古代冶炼流程、复原古代炼锌工艺提供了实证;对于认识古代冶炼场址的功能分区、规模、矿工的生活水平及生产力状况都有进一步的了解。
    桂阳县矿产资源丰富,开采、冶炼历史久远,素有“千年矿都”之美誉。唐代时期就有专门铸造钱币的桂阳监在郴州设立;明清时期,桂阳成为重要的铸币矿料来源地之一。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