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诸子百家 >

第四章 驭臣之策,正名责实弄权术(19)

http://www.newdu.com 2017-12-13 左手韩非子右手道德经 newdu 参加讨论

    汉朝时期由于藩王专权不听号令,直接威胁了汉景帝的统治,于是想削弱藩王的势力。主张削藩的先后有晁错和主父偃两人,虽然他们都力主“削藩”,但在“削藩”的方式上却提出了截然不同的建议。
    晁错建议汉景帝用“削藩令”迅速硬性削藩,结果触发了“吴楚七国之乱”。后来主父偃认真吸取了晁错的教训,建议汉景帝改用“推恩令”逐步软性“削藩”。汉景帝将一个大藩国划分为若干个小藩国,分封给藩王的子孙。几代之后所有的藩国都将趋于瓦解,通过广封列侯达到了制止藩王坐大的目的。
    主父偃向皇帝建议的政策充分利用了人性的弱点,暗合了人人都想得到封地的愿望,当事人也愿意,所有的孩子大家都有份,自然落得皆大欢喜。如果哪个藩王不干,他的儿子们首先会把他给收拾了,还用汉景帝亲自动手么?
    用自私的心理去克制自私的心理,结果巩固了君主的权利,这的确是个绝佳的办法。
    好的君主之所以好,是因为他能引导人民自觉地遵守社会道德、法律法规,使人民在为自己作出贡献的同时也为他人和社会作出了贡献。抓住欲望去引导人民,让他们顺其自然满足自己的欲望,这就是最好的统治之道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