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诸子百家 >

第四章 驭臣之策,正名责实弄权术(16)

http://www.newdu.com 2017-12-13 左手韩非子右手道德经 newdu 参加讨论
        韩非认为:医生吸吮病人的伤口,口含病人的污血,不是因为有骨肉之亲,而是因为利益所在。所以车匠造车的目的,就是希望别人富贵;棺材匠做好棺材,就是希望别人早死。这并不是车匠仁慈而棺材匠狠毒:别人不富贵,车子就卖不掉;别人不死,棺材就没人买。本意并非憎恨别人,而是利益在别人的死亡上。所以后妃、夫人、太子的私党结成了,就会希望君主早死;如果君主不死,自己权势就不大。本意并非憎恨君主,而是利益就在君主的死亡上。所以君主不能不留心那些希望自己死亡的人。
    推而广之,不但医生和病人之间、匠人和买主之间,就是国君与后妃、夫人、太子之间都是一种利害关系。韩非还认为,就是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也是一种利害关系。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也是一种利害关系,那些没有血缘的骨肉之情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不用说也是一种利害关系。
    韩非甚至还认为,人为了利会“忘其所恶”。黄鳝像蛇,蚕像毛虫。人们看见蛇就惊恐害怕,看见毛虫就汗毛竖起。但是养蚕的妇女拾蚕,捕鱼的人捉黄鳝,因为利益在这上面,也就忘记了害怕,都成了孟贲、专诸那样的勇士了。人们为了利,可怕的东西不再可怕了,可恶的东西也不再可恶了。总之在韩非看来,人的本性是好利自私的,因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纯粹的利害关系。
    韩非虽然没有专门讲人性论,但他实际上发挥了荀子的性恶论,以此作为他的社会观的理论基础。他认为每个人都追求自己的利益,因此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是利害关系。《韩非子·外储说右下》引用田鲔教他的儿子田章的话:“主卖官爵,臣卖智力。”认为君臣之间是一种买卖关系。臣尽力卖命,国君用封爵俸禄作为交换条件。
    韩非指出:君臣不一条心。君主靠算计蓄养臣子,臣子靠算计侍奉君主,君臣交往是算计。危害自身而有利于国家,臣子是不做的;危害国家而有利于臣子,君主是不干的。臣子的本心,危害自身就谈不上利益;君主的本心,危害国家就谈不上亲近。君臣关系是凭算计结合起来的。
    既然君臣之间的关系是以计算利益为基础的,那么领导者使用下属就有很强的功利性。领导者为了发挥下级的能力和积极性可以说是费尽心机,需要掌握一套行之有效的御人术。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